京劇演員馬少良的藝術成就怎樣?

無意蟬鳴


京劇界有兩位馬少良老師,演的都挺不錯的,其中一個為京劇武生馬少良,另外一個是京劇老生馬少良,他們二人都是京劇演員中的佼佼者,也都在天津京劇團裡工作過。

先說說京劇武生馬少良吧,武生馬少良出身京劇世家,其父親馬寶山也是當時的京劇演員,武生馬少良自幼就跟著父親學藝,13歲的時候開始登臺演出。

武生馬少良16歲的時候參加了愛北京春秋京劇團,18歲轉到天津建華京劇團,並且開始拜陳雲祥為師,以及向劉漢臣等京劇名家學藝,那時候他不僅演傳統劇目,還經常與楊榮環、孟憲榮等演員合作演出樣板戲。

到了1970年,武生馬少良被調入樣板戲《紅燈記》的劇組,之後就一直在天津市京劇三團擔任主演。武生馬少良的武術基礎好,舞臺經驗豐富,而且扮相英猛,戲路很寬。

武生馬少良的代表劇目有傳統戲《逼上梁山》、《伐子都》、《戰冀州》、《挑滑車》、《曹營十二年》、《古城會》、《萬水千山》,現代戲《農奴》、《赤道戰鼓》、《雪嶺蒼松》、《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再來說說老生馬少良,他也是出身於京劇世家,父親馬玉良為京劇老生演員。老生馬少良也是自幼隨著父親學藝,11歲的時候就登臺演出,15歲的時候參加天津市京劇團。

老生馬少良18歲的時候拜師於李少春,學習李派老生藝術,37歲的時候又拜了京劇名家李萬春為師,學習武生,所以這位馬少良既是老生,又是武生。

老生馬少良在京劇藝術上,深得李少春和李萬春的真傳,曾經獲得過梅蘭芳金獎大賽金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等,在退休之後,移居美國,現在為南開大學文學院的客座教授,如今經常往返於中美之間。

馬少良有很多經典劇目,比如老生戲《文昭關》、《烏盆記》、《問樵鬧府》、《殺驛》、《洪羊洞》、《南陽關》等,武生戲《武松》、《鬧天宮》、《連環套》、《八大錘》、《打金磚》、《長坂坡》等。

說起來這兩位馬少良先生還有些相似之處,都是出身京劇世家,都是自幼學習,都是從天津京劇團走出來的,也都受到很多戲迷朋友的支持與喜歡!


戲曲說


謝邀!馬少良老師原天津市京劇團(院)著名演員。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文武老生,宗師譚、餘之脈,擅長武生,兼演猴戲及紅生戲。其出身梨園世家,自幼隨父馬玉良習藝老生。曾先後拜在京劇大師李少春、李萬春門下,又向京劇前輩張世麟、厲慧良、程正泰、曹世嘉、郭仲麟等諸師學習,喜得親授,成就非凡,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成長起來蜚聲海內外的京劇優秀人才之一。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馬老師在津門中國大戲院常演《洪羊洞》、《王佐斷臂》、《走麥城》、《挑滑車》、《八大錘》、《鬧天宮》等戲碼,筆者曾有幸觀聽,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打金磚》中飾演的漢光帝劉秀。(因當時一月餘,先後看了三出《打金磚》一出《漢宮驚魂》。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宮,北京來的譚元壽先生、李光老師,華北戲院,山東來的宋玉慶老師,及中國大戲院為沽上父老獻藝演出馬少良老師。四位藝術家表演風格不同、演出唱唸“翻跌”各有千秋,且廣大觀眾就“餘腔譚功”的“劉秀”們,道一聲:“辛苦了,真賣力氣!”可謂“名優鬥戲”,均令觀眾戲迷歎為觀止。)

馬少良老師德藝雙馨,取師眾長、兼容幷蓄、繼承發揚。他所表演的優秀及經典劇目還有~傳統戲《問樵鬧府》、《南陽關》、《林沖》、《定軍山》、《響馬傳》、《潞安州》、《烏盆記》、《駱馬湖》、《連環套》、《九龍山》、《武松》、《長.漢》、《古城會》及~現代戲《火燒望海樓》、《六號門》等。就此,馬老師也曾獲全國第五屆戲劇“梅花獎”、生角”梅蘭芳”金獎等殊榮。同時也為國粹表演藝術的傳承留存“音配像”工作做了傑出的貢獻。

馬少良老師退休後,旅美寄居其女公子寓所,但仍志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發展。曾先後多次回國參加公益匯演,受聘於南開大學授教講學。並獲美國林肯藝術中心“終身藝術成就”獎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