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家人的情懷經營公司,員工和企業都變得幸福感

私信小編"激勵"兩個字,免費發送1小時員工激勵視頻哦

導言:其實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與人的性格一樣,每個企業都有,只不過企業文化是否可以給到員工一些正能量,正激勵。今天咱就探討一下,關於稻盛和夫是如何打造"家人情懷"的。

稻盛和夫:家人的情懷經營公司,員工和企業都變得幸福感

不過這裡稍微簡單介紹一下稻盛和夫。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現名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 最令人稱道的是,在2009年,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登門邀請稻盛和夫出山擔任日本航空公司(負債1.5235萬億日元)這個將近破產公司的董事長。2010年2月1日出任破產重建的日航,到2011年3月底共424天。一年創造了日航歷史上空前的1884億日元的利潤,是"全日空"利潤的三倍,前一年同期日航的虧損額也有約1800億,這一來一去將近3600個億日元,超過了為拯救日航日本政府3000億日元的注資。但是,今天稻盛先生們不是談他是如何成就日航的,今天談的是,他是如何給企業注入"家人情懷"的。

一、我們能做!(樹立客戶、員工對企業的信心。讓大家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京都陶瓷創業之初是依靠松下電子工業的訂單支撐下來的,但是為了公司的長久發展,今後必須要開發新客戶。

於是,稻盛先生先於營銷部跑遍了日立製作所、東芝、三菱電機、索尼、日本電信電話公社電信通信研究所等研究開發顯像管、信號收發器、真空管等電子管的製造商和研究所。

因為U型管這樣的新型陶瓷高壓絕緣體是新材料,沒有太多銷售業績,所以推銷是要花很長時間的。

"這是稻盛先生們開發的高壓絕緣材料,品質出眾,請您一定試用一下。"稻盛先生給對方拿出樣品,觀察對方的反應。

這其中,有的廠商表示出興趣,"你們能生產這樣的東西嗎?"說著就把圖紙給稻盛先生看。那些產品幾乎都是日本前所未有的產品,按照目前的技術,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精度和機能的。但是稻盛先生當即表示"稻盛先生們能做"。

如果是老廠家能製作的產品,客戶就會下單給他們信賴的公司,無名的京都陶瓷只能接其他公司做不了和拒絕的訂單。

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如果沒有需要的設備,稻盛先生們就向有這種設備的工廠、工業試驗場租借。在對方剛下班的時候去,到第二天早上,他們要開始工作之前又把設備還回去。

這樣一來,稻盛先生們就得通宵工作。

就這樣,稻盛先生白天管理公司,夜晚進行研發,一人身兼二職投身到新產品的研製開發中。

稻盛先生一遍又一遍,向部下反覆訴說工作的意義,闡述艱苦的勞作中包含的"大義名分",讓大家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因為總是在下班時才開始講解,所以等到講完,往往已經夜深,但大家總是很專心,聽得津津有味。

二、拼命地度過今天,就能看清明天(要努力到神靈出手相助的地步)

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工作讓大家疲憊不堪。大家認為如果這樣下去的話,也許能撐一週或十天,但無論如何不能長久。

也有人勸稻盛先生說:"這就像馬拉松,應該合理調配節奏。"

對此,稻盛先生是這樣回答的:"一個新人怎麼會有閒暇去考慮——這是個漫長的旅途,稻盛先生要慢慢地走。稻盛先生們在整個業界的馬拉松比賽中,是最後一名起跑的,毫無疑問是個業餘選手,全力奔跑還不知道能否追得上。或許拼命跑也未必能有勝算,但稻盛先生們也應該在開始的時候,就

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跑!"

早會的時候,稻盛先生都會鼓舞員工:

"如果你拼命地度過今天,自然能夠看到明天。如果拼命度過明天的話,就能夠看到下一週。如果拼命度過這個月,就能看到下個月。如果拼命度過今年的話,就能看見明年。重要的是盡全力對待眼前的每一個瞬間。"

始終保持火一般的熱情,不論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什麼事情,一概以"極度"認真的態度面對,這樣日積月累就能創造稻盛先生們人生的價值,就能將自己的人生之戲演繹得精彩紛紜。

"無論如何一定要成功"這種迫切的心情——再加上如實審視事物的謙虛態度——那麼,你就能抓住平日忽略的極為細微的線索,讓你將難題一舉解開。

稻盛先生把這稱為"神靈輕聲的提示"。因為稻盛先生感覺到,好像稻盛先生們拼命努力、苦苦摸索的樣子,讓神靈動了惻隱之心:"既然你如此拼死努力,稻盛先生就幫幫你吧。"因此,稻盛先生經常激勵員工:

"要努力到神靈出手相助的地步"。

三、團結一心是公司經營的基礎("接到了訂單!"大家都會像是自己的事情一樣高興)

稻盛先生經常使用"同志""夥伴"這樣的詞。

因為稻盛先生公司和其他一般公司創立的過程不同,是以稻盛先生為中心的8位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一起,由出資幫助稻盛先生們的各位朋友作為股東組建起來的。團結一心是公司經營的基礎。公司內部的關係不是經營者與員工這樣的縱向關係,而是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共同實現夢想的"同志"關係,也就是稱之為"夥伴"的橫向關係。

創業以來,稻盛先生們心連著心、歃血為盟、宣誓不惜一切為了大家而努力。像稻盛先生們這樣的小公司,如果大家四分五裂的話,那將一事無成。

10個人或者20個人組成一個大家庭,就會產生強大的一體感。

比如說,負責營銷的人飛奔回來說:"接到了訂單!"大家都會像是自己的事情一樣高興。

深夜,有人買來了街邊叫賣的烏冬麵,一句"面來嘍,大家歇一會兒快來吃吧。"整個工廠就沸騰起來。

這就是小小的街道工廠特有的魅力。

經營者要能夠向你的員工吐訴你心中對自己公司的夢想和目標,告訴他們:稻盛先生想要讓這家公司成為你們所有人獲得幸福的基盤。員工家庭的滿意度,代表員工的幸福感。員工的幸福感,代表著穩定的員工。而穩定的員工,代表公司穩定的無形資產。不斷累積的人力資產,是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帶著家人般的情懷來經營公司,員工和公司都會變得很幸福。

是的,企業就應該需要"家"一樣的企業文化。但是,國家文化不一樣,員工的素質不一樣,稻盛先生的一些理念在中國不一定能進行實行。所以,我們需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文化和員工的素質,推行一套屬於自己的"精神激勵"的管理模式。

我推薦:精神激勵——積分式管理

經營企業,不僅僅是單純的交易,同時也需要"精神激勵"作為驅動的。常做一個比喻:基本"薪酬"是米飯,價值考核"魚肉",積分式是"蔬菜"。人不能只吃肉食,雖然看起來強壯,但不健康。所以需要積分式的績效文化,讓企業健康發展。

有的老闆說:現在的員工好像不缺錢似的,尤其是90後,他們更加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在他們眼裡"錢真的不是萬能的"。

積分式管理,就是對人的能力和綜合表現用積分、獎分等手段進行量化管理,並通過引發員工的正能量,目的是全範圍調動人的主動性,全面衡量員工的表現和貢獻,建立積極、正面、快樂的績效文化。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稻盛和夫:家人的情懷經營公司,員工和企業都變得幸福感

很多時候,員工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尊重與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

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對員工後的尊重,也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稻盛和夫:家人的情懷經營公司,員工和企業都變得幸福感

分值多的人,可兌換的獎券就會越多,注:獎券在快樂大會上可參與抽獎,也可以去 福利商城兌換禮品。

稻盛和夫:家人的情懷經營公司,員工和企業都變得幸福感

【總結】積分式管理,是結合中國文化和企業的實際需要所提出,很有獨特的價值:(1)用分值量化員工表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比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2)即時激勵員工的每一個好的表現或不好的表現,每天、每週、每月堵在自動建立員工標杆,通過排名公平排除優秀;(3)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激發員工對榮譽的重視,挖掘人的內在需求'(4)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導入;(5)積分長效化,以豐盛的未來價值吸引員工長期服務;(6)將欣賞、快樂、獎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

如果有要了解更多KSF的知識,來解決企業一些人效低,企業浪費,員工積極性不高等痛點,可以購買《績效核能【行動版】》。

歡迎到評論區進行留言,您的評論、討論、轉發,一定是我們分享乾貨的更大動力!

曾任大型物流快遞公司高管、長期從事績效薪酬設計研究和薪酬績效企業、企業管理專家;

擁有將近十年公司戰略與薪酬績效實踐研究經驗

用心做您的終身績效夥伴!

更多關於的疑問,歡迎留言或私信與建明老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