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推半導體國產化 未來或將掌握價格主導權

4月13日報導 日媒稱,我國正式推進設備投資加速半導體國產化,2018年底或將開端供給三維NAND閃存芯片。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12日報導,半導體公司愛德萬測試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不無驚訝地表明:“兩三年前仍是無法信任研製能順利進行,現在卻大不相同了。”他說的是我國國有半導體公司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科技公司。該公司正在武漢推進三維NAND閃存芯片批量生產項目。據稱,這個批量生產項目在2018年底至2019年將完成急速開展。

報導稱,三維NAND閃存芯片可用作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的回憶設備。它的單位回憶容量高於傳統平面產品。

報導稱,我國政府2015年提出“我國製作2025”,鼓舞開展半導體工業。我國在製作電子設備方面佔有較高比例,半導體是最大的進口種類。為改善交易出入,有必要提高半導體自給率。

世界半導體設備與資料安排猜測,2018年我國的半導體制作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13億美元,比前一年添加40%。

報導稱,今後會怎麼樣呢?IHS馬基特公司首席分析師南川明表明:“2020年以後的NAND供需將取決於長江存儲科技公司。”如果將該公司的一切方案考慮進去,那麼2021年將呈現供大於求的狀況。從2019年到2021年,容量為256G的NAND價格估計將以年均20%至30%的起伏下降。

據報道,不少人以為,長江存儲科技公司目前僅供給低端產品。保證技術人才供給等課題沒有處理。

中國力推半導體國產化 未來或將掌握價格主導權

但報道以為,在中小型液晶屏商場,我國企業開始也是經過向我國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供給低端產品而不斷提高商場份額的。日韓製造商佔有優勢的高端精密產品與我國產品的價格距離已縮小至10%左右。

報道稱,在供給和需求方面,我國把握價格主導權的年代或將降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