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測字法:借用旁人的言語以及周圍的事物,加上字合併而成...

假借測字法

借用旁人的言語以及周圍的事物,加上字合併而成,組成新字後再綜合判斷結果是否吉凶的這種方法稱作“假借測字法”。如寫一個‘立’字,逢人在旁,則是‘’,有水在一旁就是‘’,有女在旁,則為‘’。

假借測字法:借用旁人的言語以及周圍的事物,加上字合併而成...

假借可分為:

(1)借時:借早晚、朝夕、干支、節令、季節、節日、假日、年月

  (2)借地:借空間、方位、地名

  (3)借人:借生肖、本命、姓名、男女、老幼、服飾、顏色

  (4)借物:借山石、花草、樹木、河流、動物、物品

  (5)借聲:借人物言語、借其他聲響

  (6)借語:借成語、詩文、典故

  (7)借意

假借測字法:借用旁人的言語以及周圍的事物,加上字合併而成...

有一個故事是有兩個讀書人赴鄉試,他們都以‘’字求測,測字先生說:“你們當中有一個人會高中,而另一個人會有喪事。”結果後來果然應驗。有人問其中的道理,他說:“喪父者問的時候,恰好有人涉水從這裡經過,因此是個‘’字,斷他有喪事。考中者問的時候,恰好旁邊有人站在他身邊,這樣就是‘’字,因此斷他考中。

假借測字法:借用旁人的言語以及周圍的事物,加上字合併而成...

還有一個故事是乾隆時候,福建鄉試場後,士子們一起去測字,一個人左手拿著一塊玉,右手寫個‘’字,問鄉試如何?測字先生說:國之美玉、國內一人,今科考第一人也。旁邊另一人一看也寫個‘因’字,測字先生說:次科不就,後有恩科,可望得志。因為第一個人無心而寫,而第二個人確實有心而寫,‘因’和心組成了恩。”這時旁邊有個人看了,拿著摺扇,指著這個‘因’字說:“我也測這個字。”測字先生皺著眉頭說:“你的扇子加這個‘’字,成為‘’字了,不好考不上了。”

假借測字法:借用旁人的言語以及周圍的事物,加上字合併而成...

字例如下:

旦(借為春)午(借為夏)申(借為秋)夕(借為冬)以上例子是用一日的時刻假借為四季之序。

立(逢人借為位,遇水借為泣,有女必為妾,得男可成童)

子(旁有女人,則事必好;若有小孩在門下,為字,此二字都是借人事為用)

口(見鳥過也,有欲鳴之象;見木過,主中字)

心(聞音樂定然得意,在水邊心境沁徹舒坦)

化(見花為妙,遇草好觀賞,聽旁邊人言語必有訛)此三字都是借事物運用,其餘都可以以此類推。

假借測字法:借用旁人的言語以及周圍的事物,加上字合併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