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和蒙曼你更喜歡誰?

手機用戶53142706739


說實話,兩個都談不上喜歡。但要說討厭,大概于丹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的了。

先說二人在學問上的差距。于丹是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碩博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目前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碩導組長。兩個人方向不同,似乎僅從學校上來說,也一時很難決斷二人究竟誰高誰下(雖然很明顯北大肯定是比北師大好那麼一點)。但在這一點上,不足以作為憑據。畢竟修行在個人。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二人在講學時候的表現,于丹講的《論語》,錯誤百出,其實很能說明一個問題,即她學術基礎不牢,但她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文辭優美,很能讓人乍聽之下以為真理,確實吸引了不少人。這也難怪,她是傳媒學院副院長,深知傳媒規律。但她的學問,細細思考,卻會發現,她的觀點和解讀在很多方面都站不住腳,滿是雞湯,信口開河。竊以為,于丹的文學基礎可以,寫個把文章不成問題,做個把演講也能讓人聽著熱鬧,但學術基礎,太差。不嚴謹也就罷了,信口開河是為哪般?就因為群眾大多數都不讀書?你到底是在普及《論語》還是禍害《論語》呢?

那麼,蒙曼是不是就無可挑剔呢?其實倒也不見得。比如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面,講一些小典故的時候,也能明顯感覺到她的不夠嚴謹。也有人就其歷史著作中的有關問題指出錯誤,覺得她身為北大博士不該犯如此錯誤云云。

總而言之,二人都算是學術明星罷了。明星不是包裝出來的嗎?包裝出來的,談何真實呢?真正肚子裡有多少貨,恐怕專業的人士一看便知。

再說說兩個人在人品素養方面的差異。在這一方面,于丹就差太多了,盲目自大講排場不說,身為學者竟然搔首弄姿、著黑絲襪演講,以至於被人趕下臺去。羞也不羞?你到底是名妓呢還是學者?而蒙曼老師呢,雖然近幾年來也算是“紅人”了吧,也只見其臺前幕後溫文爾雅,笑容可掬,至少沒有任何關於其人品的負面報道。相較而下,高下立現。

其實,學海無涯,生而無涯,作為人,無論多有學問,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知識盲區,正如《莊子》中“望洋興嘆”的河伯一樣,很多人一取得一點點成就,就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把什麼人都不放在眼裡。殊不知,越到高處,視野越應該開闊,越應該知道自己不懂的還有很多。而於丹輩,竟然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滿了”,繼而到處炫耀宣傳,大講排場,無異跳樑小醜。

真正的智者,知道自己真正知道什麼,也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很多。

上善若水,靜水流深。


半瓣花上閱乾坤


說句直接點的,對於丹和蒙曼這二位都不喜歡。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要對一切流行的東西都有所提防,保持一個客觀的思考,而不至於人云亦云。

于丹,沉醉於明星光環不學無術的典型

這兩位都是從央視的《百家講壇》走出來的學術明星,叫學術明星不如叫心靈雞湯勵志大師。

于丹的拙劣我已經在悟空問答專門回答過兩次了,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在高校中應該安靜做學問的人,利用官二代的身份、對傳播規律的諳熟,在電視文化上成就明星之位

做了明星以後,基本上更不安心於學問,從北師大官網上能獲取信息,差不多都是《于丹論語心得》衍生出來的儒家相關的課題研究,研究範圍嚴重雷同。

剛去確認了下,北師大官網已經看不到她的學術研究列表了,有心人可以去收集一下。

除此之外,

作為公眾人物,于丹從來不注重自身形象。2012北大百年講堂的崑曲名家年度雅集,代表觀眾發言時,因為穿著打扮不合時宜不說,還發表了與身份、場合嚴重不符的講話內容,以至於被群噓下臺。

而在微博編造張大千大風大雨天氣開門窗迎接風雨的謠言,則暴露了其不學無術的一面。可以說,這是一位學術圈的盲流。

蒙曼與于丹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區別吧

蒙曼呢,相對於丹來說,學術功底似乎更加紮實一些,在《百家講壇》上販賣的內容也要學術含金量超過於丹一些。

但是任何學術人物,在電視文化的放大、歪曲下,也不會保持原來的本色。

她在講唐代人物的時候,對一些歷史人物的判斷大都值得商榷,比如說武則天的書《蒙曼說唐:武則天》中“武媽真是個智慧無邊的人,既能實現願望又能全身而退,這個女人太強大了,放到現在,也是鳳毛麟角的。”諸如此類的口水話比比皆是。

她日常的一些觀點也滿是雞湯味道,“談笑風生是一種氣場”“總有一種才華比美貌更豔驚四座”,可能這是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

她在《詩詞大會》的表現,符合電視傳播的規律,但是暴露出來詩詞修養存在明顯的短板。

一個學者,還是要懂點進退,硬著頭皮上,往往會適得其反,希望蒙曼能夠吸取于丹的教訓。


何殊我


前段時間羅新的新書發佈會,陸揚和蒙曼均出席了對談,羅新和陸揚是北大歷史系的教授,蒙曼也是北大歷史系博士畢業,現在任教於中央民族大學。這幾年隨著蒙曼參與了包括“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在內的一系列視頻節目和音頻節目,她的社會知名度扶搖直上,成為了學者明星。像“百家講壇”最早火起來的學者明星就是于丹,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有其合理性,但與我個人對於好的學術的想象,甚至學術明星的想象相差甚遠,都談不上喜歡,如果兩者比較起來,我只能選擇一個更不喜歡的,于丹。

首先,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講解《論語》,確實對《論語》的普及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于丹對於《論語》,包括一些經典著作不夠嚴謹,甚至漏洞百出的講解,讓讀到于丹解讀論語的人可能以為《論語》就是如此,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很可能是錯誤的,有可能會誤入歧途。作為北師大教授,這種知識層面的普遍不嚴謹,就讓人很難稱她是學者。

其次,于丹在出大名之後,顯得總是一副高高在上教育人的姿態,甚至有點“妖里妖氣”,在電視上一副道義凜然的樣子,與她講內容的紕漏百出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還有一點,于丹作為公眾人物,在一些公共事情,她的發言經常會引起大眾的反感,例如霧霾剛嚴重時,她那特濃烈的雞湯,讓大家關好窗戶敞開心胸,迎接未來蔚藍的天空,這讓人簡直無語。

這幾個方面讓于丹會更不讓人喜歡,蒙曼好一些,大概對這兩位的一個評價。


老李有刀


這兩女人,一豐腴一骨感,一娓娓道來一口惹懸河,無疑都屬學古論今的學者,最合適的稱呼為歷史老師也可稱教授級老師。

印像中的于丹講《論語》居多,對於初入門者,於老師講解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且引用歷史故事和當今事例頗為得體,堪稱一好老師;但作為對《論語》有所認識或深究者,于丹的駕馭《論語》的能力明顯力不從心,有些事例也顯牽強附會;對於研究儒學者,于丹可能自己也只算個學生。

蒙曼常在百家講壇講歷史,詩詞大會當點評,歷史,詩詞方面確實涉獵面頗廣,口齒伶俐,有些觀點也頗具深度和獨到,也只能算是教師兼學者。

于丹老師有點做作裝腔,蒙曼老師較於丹老師稍顯自然……作為女人,於老師可能會撒嬌,蒙老師可能固版些……


皓瑋馮建華


北方有佳人,大名叫于丹。

容貌十八歲,其實五十三。

百家有講壇,論語做開篇。

巡演海內外,孔子熱潮掀。。



爾後聊莊子,盛況勝從前。

售書六百萬,票子千萬賺。

富豪榜有名,電視常露臉。

由於才出眾,屢屢遭妒言。。



詆譭其造作,謾罵其假扮。

怒其胸不豐,恨其腰不纖 。

說其臀不翹,一張大餅臉。

惡其發不長,最煩常素顏。。



磐石誡世人,于丹慧而賢。

持重嵌儒雅,峨眉韻書卷。

倚馬立文章,下筆就千言。

最是無人及,一胎生四男。。




承德有美女,平泉藏碧玉。

迎春花盛開,蒙曼豔如許。

秀髮如飛瀑,柳眉掩杏目。

鼻直齒潔白,唇紅如丹朱。



身高一米六,體重百斤餘。

北大獲學士,年齡在奔五。

教育有嚴父,疼愛有慈母。

呵護是祖父,初戀是鄰居。



憶昔懵懂時,父母教書匠。

几上有鉅著,屋內有書香。

床上有蘇軾,枕邊有歐陽。

從此受神孕,腹中滿文章。



百家講壇上,大講武則天。

上下兩千年,歷史雲水間。

口吐蓮花展,徐徐史畫卷。

人物如在座。磐石聽傻眼。



關關鳴雎鳩,孤獨河之洲,

窈窕一蒙曼。君子可來求。


用戶99518326604


于丹和蒙曼,同樣是女性教授,同樣出版過二、三本書,同樣上電視開過講座,但從讀者和觀眾對她倆印象和評價來看,卻是差別迥異。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年齡上的十歲差異?難道是一個長得性感一個長得骨感?其實都不是。于丹講述的〈莊子心得〉〈論語心得〉,給人的直感就如在雲端裡踩棉花,雲裡霧裡,講了半天好像不是在講莊子孔子,似乎在講她自己,用當代人的雞湯去品味先賢的智慧,怎麼看都覺得於丹就是當代孔子當代莊子。而蒙曼講述的是隋唐時期的人物和故事,有女皇武則天,有太平公主,有唐玄宗李隆基。蒙曼的功力在於潛入隋唐深水區,對枯燥的歷史謎團進行抽絲剝繭,還原人物真相。蒙曼的解說給人的印象接地氣,可信度高。再就二位女教授出鏡打印象分。于丹高調張揚,銅臭味十足。蒙曼則平實低調,隨和而不失幽默。


王榮聯1


我想之所以有人提出把于丹和蒙曼相比較這個問題,是因為這兩人可以說比較相似,都是文化人,這是其一;其二她倆都以知性女子的身份成了名人。當然了,要是無名小卒,誰也不會去拿她倆做比較。名人之間,總是會被拿來比較的,這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吧。比如拿錢學森和楊振寧比,拿魯迅和郭沫若比等等。

接下來我們從4個方面一一做個比較:

1.于丹和蒙曼從學歷和研究方向上看,略有不同。于丹是研究古代文學的,是古代文學碩士,並擁有影視學博士的頭銜。而蒙曼是研究歷史學的,是歷史學博士。

2.從成名時間來看,也差不太久。于丹是從2006年上了《百家講壇》解讀《論語》以及2007年解讀《莊子》等開始名聲大噪,並一路人氣飆升,從此後著書立說,還獲得2015“噹噹年度影響力作家”文化貢獻獎。蒙曼自2007年登上《百家講壇》,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大隋風雲》等歷史知識,爾後也出版書籍。相信廣大的老百姓應該是通過近兩年較火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認識蒙曼老師的。在《詩詞大會》上,蒙曼老師和康震老師的解讀真是珠聯璧合,各自展現了淵博的知識和頗深的造詣。

3.從兩人的歷史文學功底而言,似乎蒙曼的更紮實一些。于丹在講解《論語》的時候,出現比較多的爭議,原因就是她的解讀有時牽強附會,有時錯誤迭出。此外,于丹的解讀有心靈雞湯的嫌疑,往往過猶不及。這一方面來說,蒙曼要嚴謹得多,大部分的時候,從她嘴裡出來的名言、典故,八九不離十,而且解說牽強附會的時候要比于丹少很多。

4.從講臺上的表現來看,蒙曼的風格更受歡迎。于丹媒體經驗豐富,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富有感染力,屬於演說家那種類型的。很會營造氣氛,也很懂得人性,解說有迎合人們心理需求的暗示在內。而蒙曼就相對穩重,堅持自己的個性,在該說的地方多說,不該說的地方少說,適可而止,往往出口之語,比較優美,富有學者氣息。聽她的解說如沐春風,較為舒適。

5.作為學者,修養不僅僅體現在學術上,更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點上,于丹的負面新聞要比蒙曼的多得多。蒙曼幾乎沒什麼負面新聞。而於丹這方面就要多,比如年初在北大舉辦一場崑曲商演的時候,就出現於丹被轟下臺的尷尬報道。

綜上所述,相比于丹,我會更喜歡蒙曼老師。作為名人,無論是哪一行,總會有人評議的。享受成名及其帶來的福利的同時,自然也要承受超出常人的非議和八卦。主要是看當事人怎麼看待了。但在我看來,作為學者,傳授知識,講述經典,傳播文化,那是好事。但一定要不斷鑽研專業知識,同時提高自身的素養,在浮躁的社會,更需要他們保持一顆平常心。


琳隆婚紗


于丹水平太差,學問不足以駕御《論語》這部典籍。在講解《論語》時經常望文生義,錯誤百出。最討厭的是她在講解中經常夾雜些自己的私貨,大灌有毒的雞湯。有些錯誤是學識不足,可以原諒。有的純屬別有用心,故意曲解。可笑的是她以大師自居,頻繁在各類研論會中出現,丟真正中國國文研究人員的臉。她的出名在於央視這個壟斷的平臺,不是她有多高明。就算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去央視上講《論語》,也會比她強太多!


dhtno1


說實在話,我都不喜歡,因為我不是追星族。

自從我發了帖子《百家講壇》後,似乎朋友們對於丹頗有陳詞,下面我想就於丹再說幾句,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于丹的社會職銜。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繫系主任,現任央視新聞頻道、科教頻道顧問,北京電視臺首席策劃顧問。

看了于丹這些職銜,就應該相信于丹的實力和能力,她在講壇上叱吒風雲的表現,其實背後是有著淵博的知識做基礎,她能對《論語》誇誇其談,這也足夠證明他對《論語》的理解和感悟,也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前提,她在講壇上的講述,才能給人以一種演說家的感覺。

我看過央視對於丹的專訪,從中得知于丹在唸書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敢於冒險、喜歡探索、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有點男人性格的女性,可以說是一個知識型的女強人,我們從她在講壇上的表現,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這一點。

上了〈百家講壇〉後的于丹可謂是家喻戶曉,成了偶像,這和她個人的能力有著直接的關係,我深深的佩服她這一點,這就是我所要說的。


驕然


二位老師都喜歡,但我更偏向蒙曼老師。于丹老師在於丹說《論語》中多有錯誤,誤導了別人。最主要的是于丹出名了,派頭足了,聽媒體介紹說有一次於丹做訪問學者到法國訪問時,對住宿酒店極苛刻,稍不滿意,就惡語相加,那裡像一個佈道傳德的學者。

而蒙曼老師就不同了,無論是在臺上還是臺下,都和靄可親,在臺上微笑著娓娓道來,特別是對《唐詩三百首》的解說,成為了我的最愛。

人與人相比較,才能找出差距。一個于丹,一個蒙曼,兩個人,兩種治學方針,兩種精神世界。我偏向於蒙曼老師,你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