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即将到来的电子身份证你需要了解以下8点

关于即将到来的电子身份证你需要了解以下8点

2018年4月14日,公安部首批5万张新一代身份识别卡在江西共青城免费发放。这标志着我国的电子身份认证工程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关于即将发行的电子身份证。

1 什么是eID

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我们这里强调两点,一是eID是由公安部颁发的,是一种政府行为;二是eID是一种在线识别方式。它必须依赖网络连接。这也是eID今天才开始试点的原因。

2 eID如何保存

作为网络电子身份标识, eID本质上是一个电子文件,那么如何来保存eID呢?

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eID只能加载于符合eID高强度安全机制要求的智能安全芯片载体,如:金融IC卡、社保卡等。eID功能在智能安全芯片内独立运行和存储,与载体上的其它功能(如金融、社保等)无关且互不干扰。未来或许在一些高端的手机上也能够保存eID。

关于即将到来的电子身份证你需要了解以下8点

支持eID的银行卡

根据载体类型的不同,eID目前主要有通用eID与SIMeID两种,其中通用eID常加载于银行金融IC卡、社保卡、USBkey等;SIMeID主要加载于支持SIM/USIM功能的载体,常见的有SIM卡、USIM卡、SIM贴膜卡、eSIM芯片等。

每位公民只可以选择在一个eID载体上开通eID功能。当更换eID载体时,只有将原载体上的eID注销,才能在新载体上启用eID。

3 eID如何使用

目前有以下三种方式:

  • 读卡器读取eID载体生成识别二维码,由手机或其它设备扫描二维码来获取身份信息

  • eID载体通过nfc通信来提供身份信息

  • eID载体通过读卡器连接电脑来提供身份信息

4 eID为什么能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eID的主要优势在于防止用户信息泄露。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向用户签发eID时,会以用户个人身份信息和随机数计算出一个唯一代表用户身份的编码,即用户的网络身份标识编码(eIDcode)。该编码不含任何个人身份信息,且不可逆推出个人身份信息。用户使用eID通过网络向应用方自证身份时,应用方会通过连接"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的运营和服务机构,请求验证核实用户网络身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一旦用户网络身份通过验证,应用方会得到一个与该应用相对应的用户网络身份应用标识编码(appeIDcode)。因此,虽然用户拥有唯一的网络身份标识编码(eIDcode),但在不同的应用机构只能得到不同的网络身份应用标识编码(appeIDcode),从而避免用户在不同网络应用中的行为数据被汇聚、分析和追踪,最大程度的保护个人身份和隐私信息。

5 如何申领eID

eID采取自愿申领的原则。

中国工商银行已在全国试点发行加载eID的金融IC卡, 目前你可以凭身份证到各地的中国工商银行网点申领。其他银行或机构的eID试点发行工作也将陆续展开。

6 eID可挂失、注销或重新开通吗

均可以。

用户一旦遗失了eID,可拨打eID登记发行机构的客服电话或到其营业网点进行挂失。挂失后eID功能即刻被冻结,避免了丢失的eID给用户带来潜在损失的可能。用户可在eID登记发行机构营业网点注销eID或重新开通eID。注销后,用户无法再使用eID功能,直到重新在eID卡上开通eID。

7 eID有有效期吗?

有。不过到期后可以进行在线更新,不需要像线下的身份证一样大致10天的换证周期。

8 eID是国内首创吗?

不是,欧盟多个国家已经颁发了eID来替代传统的身份证。目前已经发行eID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比利时、爱沙尼亚、奥地利、丹麦、芬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立陶宛、马耳他、卢森堡、荷兰、瑞典、冰岛、阿联酋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其中,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爱沙尼亚和奥地利已经普及,广泛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各个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