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交易所關於港股通的共識與分歧

紅刊財經 胡東輝

最近有一則消息幾乎沒有引起市場關注,因為聽上去這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7月18日港交所發佈聲明,稱與滬深交易所就港股通在三方面達成了共識:一是互聯互通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是雙方共同認可和努力的大方向,會繼續健康穩定地發展;二是對不同投票權架構(WVR)納入港股通合資格證券需要充分考慮兩地市場的發展水準和監管實踐,三所將在滬深港通合資格證券現有納入制度基礎上加入一個穩定交易期機制;三是三所已商定成立聯合工作組,將盡快研究WVR公司納入港股通合資格證券的新補充機制具體方案和細則。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港交所的單方聲明,而非三大交易所的共同聲明,這說明港交所與滬深交易所之間就港股通的合資格證券納入標準是存在較大分歧意見的。

三大交易所關於港股通的共識與分歧

港交所望小米集團早日納入港股通

此前的7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同時發佈了“關於互聯互通機制港股通股票調入相關安排的通知”,宣佈自2018年7月16日起,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恆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中屬於外國公司股票、合訂證券、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的,暫不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範圍,其他股票調入調出正常進行。聯想到小米集團剛剛於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市場本來預期小米集團將很快納入恆生綜合指數,進而成為港股通標的。滬深交易所的這個通知,使得小米集團近期無望成為港股通標的。

港交所似乎有點坐不住了,很快對此做出了三點回應,其中第三點特別說到,香港交易所一直努力在第一家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在港上市前,能夠與內地交易所就這類公司納入合資格證券達成共識。香港交易所認為這類公司應該儘早納入互聯互通,原因是香港市場就接納這類公司上市制定了全新的規則和具有針對性的投資者保護措施,一般市值達400億港幣的公司才可上市,這一門檻高於現有74%的港股通標的市值。港交所提出的原因共有四點之多,並稱香港能夠發揮試驗田作用,過去H股和紅籌股就是很好的歷史證明,互聯互通機制更是體現“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最佳實踐。

顯然,港交所是比較迫切希望小米集團能夠早日被納入港股通標的的,而滬深交易所的通知則似乎就是要趕在小米集團被納入港股通標的之前來關上這道口子的。港交所表示將繼續與內地監管機構及交易所保持緊密溝通,以期早日確認將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的時間表,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投資新經濟公司的渠道。7月18日的港交所聲明應該就是溝通的結果,但沒有發佈三方共同聲明,說明分歧依然較大,而港交所有點迫不及待了。

內地和香港都很看重雙向資金流動

小米集團是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本來還可能是CDR第一股。但是小米集團的估值從1000億美元直降到543億美元,說明市場對小米集團的估值分歧很大,二級市場定位也很不穩定,從上市第一天破發,到其後幾天大漲,其波動幅度不亞於A股市場。如果在這個時候將小米集團納入港股通標的,將使內地投資者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同時也會吸納較多的南下資金。目前港股通資金持有港股上市公司股份平均佔比為11%,如果小米集團被納入港股通標的,估計將吸納約500億港元(約合428億元人民幣)資金,這對A股市場將形成不小的壓力。

從這次滬深兩個交易所協調一致的“通知”中也可以看出,這不是在滬深交易所這個層面所決定的,而是更高層面的決策。A股市場積弱已久,根本原因還是資金面緊張,目前市場圍繞2800點反覆拉鋸,如果這個時候再分流走更多的資金,那將雪上加霜。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港通、深港通最核心的理念是雙向開放,既有南下資金投入港股通,也有北上資金投入滬股通和深股通。實際上,在今年五六月份兩地市場比較動盪的時候,北上資金的淨流入有1000多億元,所以,我們討論問題時,不能只單看南下資金,實際上北上資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是很大的。

李小加點到了問題的實質,資金的流向是香港和內地都很看重的,也是可以放在臺面上討論的,但有些話則是不能放在臺面上說的。A股投資者由此也可以感覺到,監管部門還是很在乎A股市場資金面這個大環境的,也是呵護這個市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