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庫德洛的公開信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 亞洲時報(2018.7.19)

  • http://www.atimes.com/article/open-letter-to-larry-kudlow-you-need-a-different-china-strategy/

親愛的拉里:

中國威脅到了美國的優勢地位,特朗普總統對此感到擔憂。但你的方法是錯誤的,會產生與你期望或想要截然不同的結果。

當你說:"我不認為習近平主席有意跟進我們所做的討論,我認為總統對這些談判很滿意,我很支持他對中國保持壓力。"北京聽到則是:“我們可以通過減少對美國的出口來嚴重損害中國經濟,內部政治壓力將迫使中國領導人投降。”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首先是你沒有與中國談判,而是試圖讓其領導人丟臉。

其次是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正在減少,而不是增長。中國的大部分出口都是針對亞洲的,亞洲也是中國出口增幅最大的區域。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你打算對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關稅?美國人不想為智能手機,電腦,顯示屏或其他便宜的消費類電子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這些電子產品促成了美國股市的技術繁榮。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中國對美國的絕大部分出口產品是消費品,尤其是電子產品。這些商品大部分是中國用進口零件組裝的,中國在其中的經濟增加值只佔三分之一左右。中國長期存在勞動力短缺問題,正在將低收入工作轉移到亞洲低工資國家。如果你對來自中國的消費品徵稅,美國消費者將支付更多,而中國將通過1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加速低工資就業轉向其在亞洲建立的新經濟區。

這種轉變已經進行了多年。這是我在2013年為Reorient Group(現在的雲峰金融)做報告時發佈的一張圖表。Reorient Group(現在的雲峰金融)是一家香港投資銀行,我在那裡擔任董事總經理。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簡言之對消費品徵收的關稅只會令人失望。你的想法晚了十年,而且還差了1萬億美元。

中國欺騙,中國骯髒,中國搶技術,中國強迫美國公司合資,中國各方面都做壞事。但這不是大問題,正如你今天在CNBC上所說的那樣,不要擔心美國技術的“皇冠上的寶石”,那些是舊皇冠上的寶石,新皇冠的珠寶來自中國的實驗室。

在軟件方面。2002年中國最大的電信設備公司華為(Huawei)因思科(Cisco)的代碼、漏洞和所有漏洞而被抓。如今華為在研發上的支出超過了微軟,它僱傭了成千上萬的歐洲工程師。而美國的數學和物理研究生項目陷入了困境,因為中國(以及其他外國學生)已經停止了申請(外國學生大約佔關鍵STEM學院研究生的五分之四),中國人不再來美國了,因為他們不需要去美國,他們可以在國內接受同樣好的尖端技術教育。如果我們在大學失去了優勢,那麼我們的優勢在公司層面上還能持續多久?

這裡有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美國觀察家未能預測中國崛起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我們不相信共產黨領導的國有經濟能夠成功。2001年Gordon Chan就出版了他的著作《中國即將崩潰》,然後中國的人均GDP增長了五倍。2015年整個經濟學界都認為中國進入金融危機,因為其儲備減少了1萬億美元,然後中國以每年6%到7%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經濟規模每十年翻一番。

與世界上其他所謂的新興市場(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等)不同,中國將人口從農業轉向城市。過去35年裡有6億人(相當於兩個美國)從鄉村搬到城市。在此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增長了45倍。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談論“中國模式”是誤導性的,這是1868年明治天皇復辟後由日本人發明的亞洲模式。到1905年日本在陸地和海上擊敗了俄羅斯。到1936年它設計並製造了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零式。日本在1941年開始與美國競爭,當然日本人口是美國的一半,更不用說我們的英國和其他盟國了。而中國的人口是我們的四倍。

美國限制中國人獲取美國技術是絕對正確的。我建議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例如,美國對軍方購買的任何高科技產品應當100%美國造。我們不要過於擔心中國過去竊取了什麼技術,而應更多關注中國未來可能發明什麼技術。

如果中國在量子計算方面領先於我們(中國正在努力),他們將獲得像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美國在半導體領域一樣的優勢。到那時一切都完蛋了。

不要指望建立反華聯盟。歐洲已經抓住機會在我們背後與中國達成協議。上週,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合影時,德國最大的製造企業大眾汽車(Volkswagen)、寶馬(BMW)、戴姆勒(Daimler)、巴斯夫(BASF)和西門子(Siemens),宣佈將在中國進行數百億美元的新投資。寶馬將擴大與華晨汽車的合資企業,每年生產51.9萬輛汽車。它還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與長城汽車(Great Wall Auto)共同生產電動版Mini。該公司還同意從中國的CATL公司購買價值47億美元的電池。CATL剛剛宣佈在德國南部建立新工廠。大眾汽車(Volkswagen)今年早些時候宣佈,到2022年將在中國投資180億美元,並將建造6家工廠,生產電動汽車。

美國現在每100人擁有91輛汽車,中國每100人擁有15輛汽車,而中國的人口數量是美國的四倍。如果中國的汽車保有量水平上升到韓國(每100人擁有46輛汽車),它要生產或進口大約4億輛汽車才能達到這個水平。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通用汽車在美國銷售的汽車數量更多),德國人才剛剛開始進入市場。

與此同時,歐洲和日本已經簽署了“日歐自由貿易協定”,德國的《明鏡》指稱這是對美國的“警告”。

世界沒有和美國站在一起,而是在對抗美國。中國及其“一帶一路”(從土耳其到菲律賓)代表著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貿易戰可能會對經濟增長造成輕微影響(據大多數估計,每年GDP增長的0.5%至1%),但隨著亞洲市場的擴張,它將安然度過與美國的貿易戰。

中國龍確實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創新。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美國發明瞭CMOS芯片製造、LED屏幕、半導體激光器,並創造了數字時代的所有技術。但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只是在這些技術上取得了微小的進步,沒有發明任何真正的新東西。

在特朗普當選後,我將重複亨利·克雷塞爾博士和我在“ 華爾街日報”上提出的建議:

首先,鼓勵創新,這是經濟增長的前提。美國無法收回失去的大部分工作,但美國人可以創造新的和更好的工作。毫無疑問,華盛頓應該積極捍衛知識產權並執行反傾銷法。但這還不夠。

儘管私人投資者應該承擔將新技術商業化的所有風險,但聯邦研發支持是關鍵。國防研究的民用衍生品為我們提供了過去30年的許多新產品。然而聯邦研發支出佔經濟的比重幾乎下降了一半,從1987年裡根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頂峰時期的1.2%,降至2013年的0.73%。下一屆政府應該在2018年前將研發支出提高到GDP的1.2%。

其次,確保由此產生的創新轉變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高科技是資本密集型的,現代製造業是昂貴的。但首席執行官們認為市場鼓勵的是那些熱衷於資本投資和股票回購的公司。為了改變這種行為,立法者可以給予公司稅收激勵,以投資美國的資本資產。

華盛頓還應該對敏感的防禦技術實施嚴格的國產化規則。五角大樓的許多軍事系統都依賴於進口部件。僅憑安全原因這一點就應改變採購規則,要求在美國製造關鍵部件......

1957年,俄羅斯發射了人造衛星,在太空競賽中取得了領先地位,美國則積極支持科學和工程教育。這使得美國成為世界創新的領導者。現在又到了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

美國應該與地方、州和聯邦政府支持的德國模式的技術機構合作,提供密集的科學、技術和數學培訓,引導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崗位,並最終獲得高薪的工業工作崗位。美國正處於一個轉折點。要麼自暴自棄,要麼重振雄風。

你的朋友,大衛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大衛保羅戈德曼(1951年9月27日出生)是美國經濟學家,他在亞洲時報的以“斯賓格勒”為名開辦專欄

《克萊蒙特書評》(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稱,《亞洲時報》的“斯賓格勒”專欄吸引了數百萬讀者。他對全球事件的分析受到高度重視。前中央情報局國家情報委員會副主席赫伯特邁耶(Herbert E. Meyer)說,“讓情報界的任何人說出世界上最傑出的情報機構,我們都會給出同樣的答案:《斯賓格勒》(Spengler)專欄,他的文章提供了比中央情報局(CIA)、軍情六處(MI6)和摩薩德(Mossad)加起來都更為深刻的洞見。”

致库德洛的公开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