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專業精神咋一步一步丟了?

中国人的专业精神咋一步一步丢了?

1

說說最近購物的感受。

第一件事,網上購買韭菜根,肥料和竹竿。結果,等待十天後收到了肥料,其他都沒有收到,詢問客服,客服輕描淡寫的說,前些天家裡有事兒,忘了。我說退款,對方說好。可退款時發現,收到一樣後,無法退,又去問,客服告知老闆的微信號,把未發貨的款項退回。

全程,客服沒有任何道歉,也沒有任何主動解決問題的姿態,但你問一句,他就答一句,看似也沒毛病。

第二件事,網上購買定製的長桌,告知對方尺寸是120✖️70✖️50,分別是長、高和寬。結果,收到貨一看,高是50,寬是70。即便是一隻豬,也知道這尺寸不是桌子而是茶几。

退貨時,也是這樣,問啥回答啥,多一句也不說,給你退,但極其冷漠。其實,稍微認真一點,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第三件事,去複印戶口本,告訴店員複印那三頁,店員卻馬馬虎虎地印了兩頁,然後開始打遊戲;讓她再印一頁,不情願,然後接著打遊戲。我站半天,也不告訴我多少錢。

這位店員,也就是20歲左右的樣子,但一臉百無聊賴的樣子,像極其了機關裡的中年婦女。

2

不好意思,我用了機關中年婦女這個詞。

從服務水平和專業精神來看,網店和打印店這樣的地方,當然不是最差的。如果你去機關或壟斷機構辦事,坐在玻璃窗後面的中年男男女女,才是最可怕的。那種冷漠,那種你錯一個標點符號也要數落你半天的臉難看勁兒,讓人想罵人的感覺。

網購、打印這些破事兒,我很少自己幹,也很少去機關辦事,當然,重要的事去了有關領導說句話,也很舒服的受接待。但我總是覺得,無論你是機關幹部,還是小店的一個店員;無論你月薪是一萬還是三千,既然在那裡做這件事了,為什麼就不能做好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我一直不明白,最起碼的專業精神到底去哪兒了?到底是如何一步步丟失的?

這方面,大型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做得好。我日常感受,招商銀行、攜程、工行、順豐、京東、美的,服務是比較好的,很專業。有一次買海爾的產品,客服很沒有禮貌,我當即退貨了。

3

服務好的,無一例外是市場化的企業,是非壟斷性的。這是最基本的判斷。

遙想當年,電信牛得一塌糊塗,安裝一部電話,都要交初裝費,而今三家爭雄,拼命提高服務水平。當年郵局是大爺,每次去郵局寄送物品,都是被數落,各種不對,現在好了,打電話叫快遞,方便得很。

但市場化也分三六九等,就送貨而言,京東自營的比其他好,順豐比那幾個通,幾個達,都要好得多。

你去機關就不一樣,就一家,你沒法選別的,別無分號,所以大家有時候忍氣吞聲。我覺得,即便只有一家,碰到頤指氣使的工作人員,假設大家都有血性,也斷然不會如此猖狂。

這就是第二點,有些機構當大爺,壟斷之外,就是中國人喜歡委曲求全,不想鬥爭,每個人都這樣,也就慣壞了那些大爺。君不見,到某些國家的海關,看到中國人索要小費,看到白人卻不敢,這就是中國人自己造成的——不維護自己的權利,不敢去爭。

4

我們再看看內因,那些損人不利己的人,到底為啥如此缺乏專業精神。

工資低?獎金少?沒小費?我不認為這些合適的理由。工資低就可以對顧客撒氣嗎?獎金少了就可以以公僕的身份對人民群眾發飆嗎?不行的。

小費的事,咱們不要比西方。服務最好的日本,是沒有小費的。

我認為,這裡面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一定有深層的原因,這需要一些社會學的定量分析,對不起,我沒有數據,我只能憑感覺講講。

這是社會浮躁導致的。

整個社會很浮躁,都想著一朝暴富在大城市買房,公司職員大都想著巴結領導,升職加薪。這就導致好事都搶著幹,風光的事兒都搶著幹,細緻的事兒沒人去幹。老老實實做事兒,老老實實服務的人,堅持專業精神一點點做事的人,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也得不到應有的報酬。

在歐美國家,認真做事的資深專家很有地位的,可以和主任或部長一樣,出門坐商務艙,北歐國家規定出差補貼等根據工作年限。這樣就鼓勵大家不是都做官,而是認真做事。

認真做事,就是專業精神,做好自己的事。但在中國,這樣的人很容易吃虧。

我一個好朋友,比我大幾歲,一直在做記者,到現在每次參加會議,都認真準備,認真提問,我特別欣賞並佩服他的堅守,他的專業精神。但可惜,據我瞭解,他在單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5

前些年,本來專業精神提高了,這幾年卻又下降了,讓人哀嘆。各個單位各種學習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專業精神。

靠喊口號,背語錄,社會是無法進步的。

最後,談談根本問題——教育。

專業精神,如專業的服務精神,老一代缺乏,但老一代至少還上心,儘管做事不那麼專業。可新一代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一茬不如一茬,個性很鮮明,做事不是那麼具有專業精神。

這和留什麼髮型,穿什麼衣服無關,而是和教育有關。

老一代,教育不夠。可現在,初中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了,大學的招生數量也逐年提高,但文明素質和專業精神沒有大幅提高,甚至基本的禮貌和禮儀都缺乏足夠的培訓。

而所有這些,日本在小學五年級就完成了。所以,真正讓我悲觀的,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一代,反而專業精神越發丟失了。

微信公眾號;【 worldcomment 】

給您客觀、好玩的國際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