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視頻公開冤枉一個8歲的孩子爲小偷,到底是「多大的一件事」?

01

4月4日的時候,貴州的一位孩子家長唐先生在天涯論壇發出帖子,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錄視頻公開冤枉一個8歲的孩子為小偷,到底是“多大的一件事”?

唐先生的孩子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就在剛過去的3月30日,孩子被他們班的班主任李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公開指認為小偷!並且錄下了所謂的“認罪”視頻。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居然一下子變成了老師口中的“小偷”?還在全班同學面前公開指認?還錄了視頻?不知道原委的人還以為這老師和孩子有著多麼大的血海深仇一樣。

開心爸爸看了班主任錄的所謂的認罪視頻。

“老師問你,你有沒有拿過班上同學的東西?”

“拿過……”

“大聲說!”

“拿過。”

這還不算什麼,當唐先生把這件事情反應到教育局的時候,教育局的一個工作人員居然說,就算是老師冤枉了這個孩子,那也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啊?

開心爸爸就呵呵了,好一個“這是多大的一件事啊”。

02

據幼兒教育專家統計,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過被冤枉的經歷,不管是被爸爸媽媽所冤枉還是被老師所冤枉。

錄視頻公開冤枉一個8歲的孩子為小偷,到底是“多大的一件事”?

在被冤枉後,有的孩子表現很激烈,哭鬧著要告訴家長這事情不是我做的,我是被冤枉的,用這種方式來引起家長的重視與同情;有的孩子呢?表現更加反常,就像是沒有這件事情一樣,悶著不說話,任家長如何問都不說,自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更有甚者,趁家長不注意,直接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對孩子來說,被冤枉本身就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像是唐先生的兒子,不僅僅是被冤枉,而且還是對著全班的同學被指認,還被拍下認罪的視頻。所有的事情是逐步遞進,在一步步的摧毀著孩子的信任感。解決問題有一萬種方法,而這個老師選擇的是最差勁的一種,如果孩子有什麼事情的話,老師的責任一點都不能推卸。

被冤枉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這值得每個爸爸媽媽所重視。那麼在孩子被冤枉這件事情上家長該如何去做呢?

03

錄視頻公開冤枉一個8歲的孩子為小偷,到底是“多大的一件事”?

準確判斷真假

對於家長來說,自己是不是冤枉了孩子,從孩子的舉動中就能夠分辨出來。

一般來說被冤枉了的孩子要麼反應激烈要麼閉口不語,但是不管是什麼反應,盯著他們的眼睛,總是會帶著委屈帶著難過的。這些對於父母來說,觀察到根本就不難。準確的判斷孩子是不是被冤枉了,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

冤枉孩子後的表達

如果說是家長真的冤枉了孩子,要做的就是第一時間向孩子道歉並表達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受。比如。對不起寶貝,爸爸冤枉你了,爸爸知道把不是自己做的事情讓自己承認了,這會讓你很難受,爸爸也很難受。如果我們真的是很真誠的話,一般孩子是會原諒我們的。在得到了家長的理解之後孩子才會把注意力從問題上轉移到如何解決問題上。這才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應對被冤枉的積極地心態轉變。

下次的保證

既然這次是我們冤枉孩子了,那麼下次如果再有類似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先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明確事情的經過在採取行動表明我們的態度,而不是想當然的去認為就是孩子做的。

04

錄視頻公開冤枉一個8歲的孩子為小偷,到底是“多大的一件事”?

那麼孩子如果像是開頭說的那樣,是被老師所冤枉的呢?


家長更加應該積極地關注孩子的變化,首先表明爸爸媽媽是相信你的。但是你需要和爸爸媽媽說清楚這件事情的緣由,為什麼老師會冤枉你,是不是我們平時比較調皮,老師心裡面就想當然的認為這件事情就應該是我們做的。那麼我們以後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別讓老師給我們貼上調皮的標籤呢?

其次,家長需要自己尋找證據,事情發生以後光靠嘴上說孩子是被冤枉的是沒什麼用的,還是應該找到證據來證明確實不是自己家孩子做的。同事也讓孩子明白對付被冤枉最好的武器就是用不是自己做的的證據來狠狠地懟回去。

最後,家長需要同老師談,隨便的貼標籤,冤枉孩子根本不是一件小事情。就算是孩子多管不過來也不是隨意冤枉一個孩子的藉口。

05

錄視頻公開冤枉一個8歲的孩子為小偷,到底是“多大的一件事”?

有人說,孩子就是父母的樣子。

對於被冤枉後我們的處理方法,孩子最終會模仿學習並且應用到他的生活中去。只有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寬恕孩子的錯誤,孩子才會輕鬆地認識自己的錯誤,寬恕別人的錯誤。而如果是毫無理由的冤枉,我們也要讓孩子明白不要唯唯諾諾,勇敢地站出來,和他們說不!

我們不要做冤枉別人的人,我們也不要做被別人冤枉的人!

(開心爸爸,80後新手爸爸,專注於孩子習慣培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願與大家一起分享成功孩子的經驗。喜歡我的朋友們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