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原來一直很喜歡馬化騰。

因為他的QQ和微信確實好用,既可以工作又可以娛樂,深信用過QQ和微信的人都由衷佩服和景仰如此了不起的創造人。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可是,如今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因為張生滿臉堆笑嗎?因為馬生過於嚴肅嗎?

雖然這世界很多人需要靠臉吃飯,但男人,尤其成功的男人不需要靠臉蛋的。

(中國另外一個如雷貫耳的馬生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不是為了讓讀者們感覺到真切一點,我也不會去百度搜他們兩個人的頭像。

至於他們有沒有見過我,我想只好等他們自己給讀者們答案了。

又或者等以後有機會,我當面和他們侃侃而談的時候,順帶問問他們吧。(準有人在偷笑吧?呵呵!)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言歸正傳吧,說句心裡話,我的喜歡,只是愛屋及烏的喜歡。

由於喜歡QQ微信,進而喜歡它的創造者馬化騰。(也許是他的員工發明的,因為難以追根索源,所以心裡只好當公司的頂層人物就是創造者了。)

而今日頭條,只是這兩年才開始接觸到的,一般只是看看別人轉來的精彩的文章,才偶爾知道它的創造者的名字叫張一鳴。

近期,我寫了一篇文章《離婚,已經大行其道!》,同一天投放於微信公眾號了得麼和近日頭條了得麼,結果居然是天壤之別。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當日,微信公眾號閱讀統計報告:107人閱讀。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當日,今日頭條閱讀統計報告:2.5萬人閱讀。發表評論有100個。

107 VS 25000!這是什麼樣的感覺?

107讓我感覺普通平庸,25000讓我感覺魅力無窮!

107是在貧困線上掙扎的苦力工,25000是在富豪榜邊緣的高富帥!

107是父母操心嫁不出去的剩女,25000簡直是嫁入豪門的郭晶晶啊!

啊,多麼鮮明的對比!

230多倍的差異!

興奮,異常興奮!

我開始留意到今日頭條閱讀量的時候是2157,接著半小時以後是4500,接著6000,。。。。。1.5萬!

天啊,太高興了。如果能有2萬個人閱讀就是奇蹟啊!

傍晚散步回來,看一下,哇塞,2.1萬!我的天!

世間果然有奇蹟!

奇蹟繼續發揮魔力,最後閱讀量居然是2.5萬!

這一刻,我多麼想握住張一鳴的雙手,熱淚盈眶地表達我興奮激動的心情啊!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閱讀量,那是因為投放平臺不同。

在微信公眾平臺發表的文章,由於受微信好友數量侷限,粉絲不多,推廣力度廣度有限,所以閱讀量不大。

而文章在今日頭條發表,平臺有扶持原創的計劃,自動給予推廣,推廣機器越是發現有人氣,越是加速推廣,所以閱讀量巨大。

曾經,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喜歡張一鳴多於馬化騰,想知道麼?

如今是什麼年代?

如今的年代是“得流量者得天下”!

我覺得在推薦推廣方面,今日頭條比微信公眾號強多了。

不知微信團隊留意到了麼?英明的馬化騰先生可有留意?還是要出其不意?

真心期待微信公眾號參考效仿一下今日頭條的給予一定推廣這一做法。

巨人不一定永遠都是巨人!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

山外青山樓外樓,一山還有一山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