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諸葛亮累死後,司馬懿卻終生沒進攻蜀國,是不敢還是不想?

在中國幾千年的生命中,大家說起三國人物,其中必會談及司馬懿這個司馬懿是個奇才,小時候就能通讀經書,長大後更是在多個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為什麼司馬懿對自己的死敵——諸葛亮如此的恐懼。

為何諸葛亮累死後,司馬懿卻終生沒進攻蜀國,是不敢還是不想?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劉備已死,諸葛亮只能承擔了蜀漢江山所有的爛攤子。劉備死後把新復漢室的重任留給了諸葛亮,沒過幾年諸葛亮整頓好國內事務就出兵魏國,這時候魏國中能和諸葛亮一較高下的,大概就只有司馬懿一人了。雖然諸葛亮幾次的北伐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是他沒有放棄。諸葛亮可是三國時期大一大人物,司馬懿從各個方面幾乎都遜色於諸葛亮,司馬懿心中也明白這一點,他就採取了避其鋒芒的戰略。而諸葛亮一方呢,則是採用離間之計,司馬懿與曹真之間的矛盾與一封造反信,讓魏國國內出現騷亂。因為這樣,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成功了,不過最終以馬謖失街亭而告終。

為何諸葛亮累死後,司馬懿卻終生沒進攻蜀國,是不敢還是不想?

在第五次北伐時中,諸葛亮身患重病,最後離世。司馬懿是個多疑之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是害怕這其中又有什麼計謀。然而司馬懿不敢攻打蜀國並不是單單自己內心可恐懼所致。因為諸葛亮在生前囑咐將領在他死後建造一個木人像,在兩軍陣前司馬懿一看諸葛亮還坐在小車上,就被嚇壞了。可見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司馬懿無可能及。

為何諸葛亮累死後,司馬懿卻終生沒進攻蜀國,是不敢還是不想?

當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升任為太尉,不久,遼東太守紅松淵造反,魏明帝派司馬懿前去鎮壓,司馬懿作戰整整一年多在平定戰火。就在此時司馬懿收到了魏明帝的詔書說自己身患重病,怕是要不行了,叫司馬懿早點會京城。收到詔書的司馬懿也是不敢怠慢晝夜趕路,回到洛陽,淚流滿面的走到魏明帝曹叡的床邊,向太醫詢問皇帝病情。魏明帝曹叡二話沒說,便拉起司馬懿的手,眼睛直直的看著太子齊王,說要把帝位交給曹芳,希望司馬懿能好好輔佐年幼的曹芳,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司馬懿一直沒有時間對蜀漢進兵。

為何諸葛亮累死後,司馬懿卻終生沒進攻蜀國,是不敢還是不想?

曹芳坐上皇位之後,司馬懿的野心漸漸膨脹,想要把魏國收入囊中。剩下的對手就是曹爽了。如果把曹爽排擠下臺,那麼魏國的大權就半入司馬懿手中了。但是司馬懿不敢明爭,因為曹爽怎麼說也是佔有大量兵權的。只能暗地裡與曹爽勾心鬥角,就在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成功把魏國大權全面接管,此時的魏國也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之後司馬懿的心思都放在進攻吳國,因為諸葛亮死後蜀國已經沒有了威脅,所以完全沒必要去攻打,對於司馬懿來說,最重要的是奪權而已。

為何諸葛亮累死後,司馬懿卻終生沒進攻蜀國,是不敢還是不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