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波士頓諮詢(BCG)發佈2018年價值創造者排名報告(The 2018 Value Creators Rankings)。報告顯示,在過去5年中,科技公司與媒體公司給投資者帶來了最大的投資回報率。芯片製造商英偉達居於榜首,奈飛緊隨其後,博通公司與騰訊分列第三、四位,貴州茅臺名列第十。在投資回報率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5家是來自亞洲地區。

該報告由波士頓諮詢公司定期發佈,反映過去五年中全球企業的股東回報率(TSR)。根據2013年至2017年五年間的股東回報率(TSR)排名,科技和媒體公司佔據前10名中的9個,排名前20位中的13個。來自航空航天、國防和醫療行業的公司共佔據前20名中的5個。

根據BCG研究,過去5年全球2425家公司的TSR中值約為15%。排名前十名的公司在2013年~2017年五年之間的TSR平均值達到了49%。英偉達和奈飛的TSR分別高達76%和71%,表現異常搶眼。

以下是2013-2017五年間平均股東回報率最高的50家企業:

排名 公司 總部所在地 所屬領域 股票市值/五年平均回報率

1、英偉達(Nvidia) 美國 科技 1173億美元/76.1%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2、奈飛(Netflix) 美國 媒體和出版 831億美元/70.7%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3、博通(Broadcom) 新加坡/美國 科技 1052億美元/54.6%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4、騰訊(Tencent Holdings) 中國 媒體和出版 4897億美元/53.6%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5、臉書(Facebook) 美國 媒體和出版 5128億美元/46.0%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6、索尼(Sony) 日本 科技 570億美元/40.8%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7、基恩士(Keyence) 日本 科技 680億美元/39.9%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8、亞馬遜(Amazon) 美國 零售 5635億美元/36.1%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9、Adobe Systems 美國 科技 864億美元/36.0%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10、貴州茅臺(Kweichow Moutai) 中國 消費品 1347億美元/35.1%

全球五年來投資回報率最高50家上市公司,英偉達、奈飛、博通前三

11、波音(Boeing) 美國 航天和防務 1756億美元/34.8%

12、Naspers 南非 媒體和出版 1203億美元/34.6%

13、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 美國 醫療保健服務 2136億美元/34.5%

14、安泰(Aetna) 美國 醫療保健服務 588億美元/32.8%

15、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美國 航天和防務 921億美元/32.4%

16、Anthem 美國 醫療保健服務 578億美元/32.1%

17、特許通訊(Charter Communications) 美國 電信服務 839億美元/31.8%

18、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美國 科技 1029億美元/31.0%

19、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美國 資產管理和經紀 689億美元/30.2%

20、微軟(Microsoft) 美國 科技 6599億美元/29.6%

21、Altaba(雅虎) 美國 媒體和出版 610億美元/28.5%

22、家得寶(The Home Depot) 美國 零售 2213億美元/27.8%

23、艾伯維(AbbVie) 美國 製藥 1544億美元/27.6%

24、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日本 電信服務 932億美元/27.4%

25、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 美國 航天和防務 607億美元/26.6%

26、萬事達卡(Mastercard) 美國 金融 1602億美元/26.0%

27、阿斯麥(ASML Holding) 荷蘭 科技 749億美元/26.0%

28、開雲(Kering) 法國 時尚和奢侈品 596億美元/25.7%

29、維薩(Visa) 美國 金融 2584億美元/25.6%

30、KDDI 日本 電信服務 604億美元/25.3%

31、空客集團(Airbus) 荷蘭 航天和防務 772億美元/25.2%

32、伊利諾斯工具(Illinois Tool Works) 美國 機械 572億美元/25.0%

33、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美國 醫療科技 761億美元/25.0%

34、史賽克(Stryker) 美國 醫療科技 579億美元/24.9%

35、碧迪(Becton Dickinson) 美國 醫療科技 570億美元/24.5%

36、Alphabet(谷歌) 美國 媒體和出版 7295億美元/24.4%

37、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美國 銀行 949億美元/24.3%

38、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日本 電信服務 863億美元/24.0%

39、HDFC Bank 印度 銀行 760億美元/23.5%

40、3M 美國 多樣化 1402億美元/23.4%

41、勞氏(Lowe’s) 美國 零售 771億美元/23.3%

42、萬喜(Vinci) 法國 建設 580億美元/23.2%

43、迪奧(Christian Dior) 法國 時尚和奢侈品 657億美元/23.2%

44、聯邦快遞(FedEx) 美國 運輸物流 668億美元/23.0%

45、貝萊德(BlackRock) 美國 資產管理和經紀 829億美元/23.0%

46、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 德國 運輸物流 577億美元/22.9%

47、奧馳亞集團(Altria Group) 美國 消費品 1363億美元/22.9%

48、Booking Holdings 美國 旅行和休閒 847億美元/22.9%

49、中國平安(Ping An Insurance) 中國 保險 1940億美元/22.8%

50、浦瑞興金融服務集團(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美國 銀行 687億美元/2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