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機新談:Nikon F90x

現在來談Nikon的90系列實在是遲了一點。

目前市場上二手的F90x價格,95新的二手F90x機身和新的F80d價格相當。操作上F80要好過F90,其間有6年的時間跨度。但從設計者的角度,兩者之間的可靠性能是有本質區別的。

F90是經過專業考驗的,而F80是為業餘愛好這設計的,該機適合那些想買F100但沒錢,買F80又不甘的愛好者。

下面對F90X進行一些評論,也談到和F100與F80的比較。

N90s 是美國型號。在世界其他國家,該機名稱為F90x。 本文中,我將一直使用N90s這個名稱。當然,如果你生活在其他國家,我要說的是,這個型號和F90x表示同樣的機器。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1994年,我和Galen Rowell (Inner Game of Outdoor Photography的作者)去南非的博茨瓦納旅行攝影三週。這三週中一直處於灰塵、汽車顛簸,讓我體驗了Nikon設備可靠性能。回來後,我就賣掉了我原來的Minolta Maxxum設備,並花5000美金購進了一套Nikon系統。看上去花了一大筆錢,但我更看中的是設備性能。我可不希望當美景呈現在眼前時器材卻沒準備好或者手頭沒有合適器材拍攝。

我選擇了N90s作為我的主打機身而不是F4。[至於N90s和F100的比較,見本文註解]。我的一些攝影圈中的朋友,特別是那些一貫認為高價器材才是好影象的保證的朋友們感到疑惑不解。但是假如你瞭解這兩部相機之間的差異,你也許能理解為什麼了。

比較一下

F4 好於N90s的優點有:1、可互換的取景器 2、反光板鎖定 3、便利(傳統)的操控 4、稍高的連續過片速度 5、100%視野

N90s 好於 F4 的優點有:1、更快更好的對焦 2、較輕的重量 3、更符合實際的矩陣測光 4、低價格

只有無反光板鎖定和無100%視野讓我在二者之間選擇時有過點點猶豫。

現在,我使用我的這臺N90s已經有六年了,其間曾既去過高緯度的阿拉斯加,高海拔的秘魯安第斯山脈,也在內地很多地方旅遊。對這部相機的優點和缺點可說了如指掌。

概況

N90s是部專業素質的自動對焦相機。其內部的寬區對焦芯片CAM246可以對較快移動物體進行焦點預測。自動對焦感應器能在EV 1~EV 19範圍內工作(ISO100,f/1.4),最高可到EV21。與N90不同,N90s可在從1/8000秒到30秒之間用1/3檔的速度調整(N90為半檔調整)。你可以選擇單張拍攝,或者2幅/秒和4.3幅/秒的連續攝影。

市場上有很多人對其多程序模式有議論。我個人的意見,標準的自動程序、光圈優先、速度優先和手動模式已經足夠了。當然N90s除此之外還包括了7個附加的自動程序:人像、防紅眼、風景、剪影、運動和近攝。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如果使用D型號鏡頭,相機的8分割矩陣可以綜合對焦點的距離進行評估。你還可以選擇傳統的點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使用曝光補償鍵可以以最小1/3檔在+/-5檔的範圍內進行補償。曝光和焦距由相機上的對應鎖定鍵進行鎖定。對於有DX編碼的膠捲,其 ISO值由相機自動設定

對常規閃光,閃光同步速度為1/250秒。閃光可由5分割矩陣系統測定,也可進行TTL閃光,防紅眼,慢門同步,以及後廉同步。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取景器視野為92%。取景器中顯示、對焦圈範圍、測光圈範圍,信息欄顯示快門速度、光圈、曝光模式、對焦方式,曝光補償、閃燈充電完畢、計數器。

N90s可使用以往任何F卡口鏡頭(早期AI口需要改裝)。和其他專業Nikon相機一樣,使用4節AA電池。有景深預測鍵。自拍延時可在2到30秒間調整。還有一個有用的功能,就是可以用沿時功能一次觸發快門而拍攝兩張。

機身重755克(無電池)

手感

一拿起N90s你就會立即感覺到它的質感。有人也許會說它沉,但它並不能算是臺沉的相機,說它做工紮實倒更恰當些。N90s明顯比我用過的Minolta相機重,但製造質量一點也不差,甚至擁有更多的墊圈和按鍵。(找根寬的揹帶吧,你的脖子感覺會好受點)。

對你的手指來說,N90s有一些功能的操作比較自然,而有些則不行。(我的手比較小)。快門和曝光鎖定鍵分別處在我所希望的位置上。但曝光補償、焦距鎖定和對焦方式選擇則不然。儘管我一直努力使自己適應它,但對我的食指來說,曝光補償鍵離快門還是太遠。自動對焦鎖定需要使用你的無名指去做一個和快門方向成90度的動作,而且按鍵小,不容易發現(幸運的是,還好不需要花比按快門大太大的力氣),我從沒有有效地使用過。對焦模式的選擇位於五稜鏡的左下方,幾乎可以肯定,如果想改變對焦方式,你的眼睛就必須離開取景器。

位置設計得最愚蠢的就是液晶照明按鍵,太靠近目鏡了。

所有控制皆為組合鍵設定(閃光、對焦、曝光補償、ISO、曝光模式、過片模式):按下相應按鍵並轉動法輪。由於取景器中提供了相當豐富的信息,一般來說,改變上述設定不需要將眼睛離開取景器。此外,無論如何,瞭解並熟悉相機的各個功能設定有助你充分使用相機。毫無疑問,這是可行的,我見過的箇中高手在改變設定時從不看相機頂上的大LCD。我在使用該相機的頭三週裡,第一週一直在摸索如何控制,到第三週,我幾乎已經精通了該機的使用。

該相機一個比較好的設計,就是如果程序模式或者關閉相機並不會影響到上次的設定。但這個設計也會帶來麻煩:如果使用較頻繁,你就會發現這個設計很好;不過如果你不怎麼用它,也許這個設計就不那麼招人喜歡了。舉個例子,你正在拍攝雪景,一般來說會使用+1到+2的補償(為的是使得雪拍出來不發灰),然後你回家了,一個月後,再把相機拿出來拍你的女兒,麻煩就有了,因為相機裡仍然保持了一個月前的補償設定,雖然取景器中的信息欄和相機頂部的LCD中有補償提示,但這一提示很容易被你疏忽。另一方面,當打開相機,一些你熟悉的設定就不需要改變,如光圈優先,點測,1/3檔的ISO調整等。

所以,我使用N90s的原則是:

原則1:開機後清零。

原則2:打開相機後查看LCD信息。

拿起相機,擰上鏡頭,裝上膠捲,打開相機,然後設置模式,所有這一切簡潔明瞭。相機後背有雙開關保險——幾乎不可能發生任何意外。而當你想打開後背時,只需要一隻手就可以完成操作。儘管發生過忘記重新設定ISO偏移補償的失誤(見原則1),我在裝膠捲時從沒有發生過其他失誤。

我的這臺N90s已經被近乎摧殘地使用超過了6年(曾被綁在山羊背上,被摔過,從山坡掉下時被樹撞過,淋過雨,被從顛簸著的滿是塵土的汽車上彈射出來摔到髒的路上,還有更多)。在五稜鏡上有兩處不容易看到的非常小的刮痕,除非你從正上方看(真誇張);橡膠的眼罩已裝不上目鏡,但還好目鏡本身有個橡膠墊圈。只有這些了。還不曾有任何其他相機在我手上經過如此折磨。順便說一句,如果N90s後背的橡膠膜開始剝落,打電話給Nikon USA,過段時間他們會寄來免費的新後背(不公平)。

關於手感的結語:假如你是從F801/N8008升級,由於操作相似,N90s將相當容易上手。如果你是從F50/N50或F70/N70升級,那麼需要適應開始一段時間。Nikon的N/F自動對焦系列選用了三種不同的操作方式,不同型號間的新手均需要重新學習,我真不能理解為什麼Nikon要這樣做。

模式

基本的程序模式工作得很好。能根據你所用鏡頭作調整(例如,在同樣的光線條件下,對長焦鏡頭選擇更快的快門速度和更大的光圈)。更好的是,假如你不滿意程序給出的組合,你還可以使用法輪對程序作偏移調節。對抓拍,它工作很好,和你所期望的一樣(我常用光圈優先模式拍攝)。

我早就對用戶定製模式有特別的偏好,但對Nikon的這7個特別多程序模式還是應該嘲弄幾句。簡而言之,沒一個能有廣告上吹得那樣好。

多程序模式中所謂的一個超焦距模式(Hyperfocal Program (HF))並不是真正的超焦距。舉個例子,真正的超焦距模式應該查看你聚焦的地方,選擇距離,然後相機經計算重新選擇焦點和光圈,使得從你所選的前景直到無窮遠都清晰。幾次試用該模式的經驗告訴我,相機只是簡單地選擇一個小光圈(典型的f/11)。更糟糕的是,沒有一個變程序模式可以使用法輪進行程序偏移。所以,你不能對變程序模式產生的錯誤作糾正,沒用。

還有嗎?人像模式常選擇最大的光圈。這不是十分有用,除非你有大光圈鏡頭。而那樣的話,還不如你設定好光圈用光圈優先模式。人像的防紅眼模式只是簡單地預閃SB-25或觸發SB-26的小燈泡;除此之外,和普通人像沒什麼兩樣。(再重複一遍,你可以通過正常程序設定該功能,而不需要使用特殊模式。)

風景模式類似於超焦距模式,但相機總是選擇光圈在f/5.6和f/16之間,且無法景深預測。運動模式總是把速度選擇在1/250到1/500秒之間(也許你會想,該模式下焦點預測想必會算出應該使用多高的快門速度,但它沒有這個功能)。近距模式選擇相對較大的光圈(對大部分鏡頭會選f/5.6),看起來和近距範圍內有限的景深相矛盾。

唯一一個能接近廣告中宣傳效果的是剪影模式,前提是光線條件合適。假如,只是假如,假設有一個物體位於明亮背景之前,該模式確實似乎會忽略該物體而以背景亮度曝光,從而得到剪影。儘管如此,這種情況下,決大部分專業攝影者還會使用手上的測光表對光線的分佈情況再加以確認。

曝光

八分割矩陣測光相當準確。在水平攝影時它忽略了背景和天空,而且使用D鏡頭時的閃燈補光簡直可以說十分完美。(注意,N90s沒有像F4一樣有垂直感應器,所以它在拍攝縱幅畫面時不能很好地忽略背景和天空的光線)。我曾拿它和我的Minolta測光表比較,結果完全正確。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假如你不喜歡矩陣測光,我建議你使用點測。點測只測量畫面中央不到1%的圓形區域。將測光模式選擇到點測,使相機中心圓對準一中性灰物體,就可以得到曝光參數。前提是,假如自動曝光鎖定能更容易按住和真正鎖定(可是,你卻不得不在整個過程中一直按住曝光鎖)。

N90s取景器中的信息欄的亮度讓人很容易讀取信息。有一種可能性,就是N90s能知道外部的光線情況(但似乎可能性不大)。在手動模式時,取景器中顯示一個電子模擬的測光表,1/3的步長顯示+/-1的曝光量。和我曾使用過的其他相機不同,N90s的曝光系統設計讓我覺得很自然,提供的信息很有用。

自動對焦

我說不出比N90s更好的自動對焦系統了。可以這樣說,在大部分情況下,N90s比我的眼睛還要快。對焦括號標誌內所包含的範圍可能使新手誤解。使用寬區對焦時,相機並不能對連續運動的物體提供焦點預測。當你半按快門,一旦對焦括號內的運動物體對焦後,對焦點就保持鎖定,不管該物體是否還在對焦區域內。N90s的自動對焦檢測寬度要比N6006、F801/N8008和F4寬。當然,如果需要,你也可以選擇窄區對焦。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如何實現焦點預測功能則需要你去熟悉和了解。我的建議是先嚐試幾卷膠捲拍攝以不同速度向你迎面而來的自行車。注意發現從畫面中心出發的和沒有從畫面中心出發的不同,注意發現對焦鎖定後拍攝和直接按快門的不同,注意發現從垂直畫幅和水平畫幅之間的不同(自動對焦在拍水平畫幅時工作較好)。

與我的Minolta 7xi不同,較長的鏡頭在N90s也可以對焦。自動對焦只對光圈大於f/8的鏡頭有效。我曾試過在300/4的鏡頭上接個2倍的增距鏡(要知道,對於自動對焦系統增距鏡常若麻煩)。在暗的環境,SB-26閃燈發出一束紅光用於輔助對焦。由於這是個自動對焦,只能使用圓偏光鏡。最後,假如使用手動對焦鏡頭,取景器中的合焦提示很有用。

我的經驗是,N90s的自動對焦系統很好。比我用手動對焦速度要快。微距攝影除外,我拍攝主體甚至不在中心也一直使用該功能。

閃光燈

讓我感興趣的是,市場上三大攝影器材廠商的閃燈技術有何不同。Canon的閃燈沒有過人之處,比較中庸。Minolta是第一家有無線閃光功能的,我常在Maxxums上使用雙燈離機閃光(Nikon新的閃燈也可以離機閃光,但還是不如Minolta的閃燈系統)。Nikon的特色是慢門同步和後廉同步。的確,對我來說,Nikon的後廉同步功能很吸引人。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我也喜歡在用Nikon拍攝時用閃燈補光。Galen Rowell曾經常提到一個所謂的神奇補光參數(即:在Nikon閃燈上設定-1.7EV補償)。看了他的拍攝,我也開始嘗試使用該技術補光。現在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我在拍攝絕大多場景時均使用了神奇補光。(正如同Galen所說的:在拍攝時控制反差比暗房中控制反差要容易得多)。N90s和SB-26是一對完美的結合。我一直使SB-26保持在-1.7的神奇補光狀態。當我需要補光,只需要把閃燈裝到相機上,然後拍攝。不需要補光時,把閃燈拔下就是了。這只是個小小的經驗。這個方法甚至還可以用於離機閃光(可以使用SC-17連線)。1/250秒的同步速度可以讓你在拍攝時有更大的自由,而且在超出閃燈工作距離時相機也會給你提示。

更好的是,閃光操作是與相機的曝光系統協調工作的。前提是必須使用D型鏡頭,因為閃燈和曝光系統均需要知道焦點位置。相機的矩陣系統可用於初步的曝光測算(閃光曝光系統使用5分割矩陣)。在光圈優先時,相機也能告訴你背景是曝光過度還是不足。(由信息欄中顯示的HI或-表示,在慢門同步模式,LO表示曝光不足)。

SB-26還可以在N90s上實現高達1/4000秒的高速同步。但這時閃光燈指數相當低,你必須很靠近被攝物才行。

缺點

1、一些控制不必要地煩瑣。相處久了,操作就得心應手起來。但是如果你只是偶爾使用一次,你就會發現一些操作需要重新學習和熟練。

2、比起F4唯一不足的是沒有反光鏡鎖定(如果需要的話,只能使用自拍以減輕震動)。而其他一些功能則可以使用MF-26數據後背實現。MF-26提供瞭如多重曝光等功能。MB-10提供豎拍快門和可使用包括鋰電池等多種電池的電池倉。

3、沒有包圍曝光,但如果有MF-26後背,該功能也可實現,但操作不太方便。

橫向比較

我不太熟悉目前流行的Canon和Pentax的機型,所以無法在它們之間作比較。

最近的Minolta型號是600si。我也曾用過7xi和700si,大概和N90s屬於同一檔次。Minolta相對較輕,塑料感重點,設計更加符合人體工程。Minolta的自動對焦聲音較大,對焦範圍廣,但是沒有N90s的對焦系統好。我發現不同Minolta機器的曝光參數差別較大,有時過1擋。而在我用過的三四臺N90s之間則差別很小。Minolta的無線閃燈系統比Nikon強,而Nikon的閃燈測光更準確一點。另一方面,Minolta的幾種型號要比N90s的便宜很多,對一個愛好者來說真是很難選擇(一個決定我選擇取向的是n有全機械手動相機FM2n作備用機身)。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Nikon家族中F70/N70和N90s最為相象,從功能上兩者幾乎相同,只是多加了包圍曝光和內置閃燈,對程序模式作了一些細小的改動。但F70/N70的價格更加大眾化(US$500-600),而當時市場上的N90s很少有低於$1000的標價。對於高級愛好者和專業攝影,N90s始終是誘人的。儘管我不喜歡N90s的人體工學設計,但你的確可以做到眼不離機實現所有操作。彩色的LCD讓人覺得F70/N70的控制設計有點離譜。在F70/N70上改變設定可不如N90s上容易。另外,景深預測功能也增加了選擇N90s的籌碼。最後,N90s的外殼也更強壯,我的野蠻使用可以證明這一點。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通過對N90s的調查我對它很有信心。用它拍的片子比以前的相機好不少。我也收集了不少其他相機,從過去直到現在,N90s一直是我擁有的最好的。

後記

許多人問我F100和N90s的差別,應該買那個。以下簡短的比較也許有助於幫你作出決定。

F100優於F90x/N90s:

F90x/N90s優於F100:

用戶設定

稍稍輕一點

目鏡屈光度調節

低價格

內置包圍曝光(F90x/N90s也有,但需要數據後背)

較長的電池使用壽命

更快更好的自動對焦,特別對不在中央的物體

一些傻瓜曝光模式(沒人去用它)

稍稍好一點的防水性能

取景器擋片

操作和其他流行的Nikon機身相近(F5和F80/N80),

可更容易地上手而不要熟悉過程,

控制如AF鎖更容易按到

放大倍率96%對92%

對於F80/N80,我也曾用過,幾次使用的經驗告訴我這是臺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均可以取代N90s的相機,除了可靠性和電源。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老機新談:Nikon F90x/N90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