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千年宋刻孤本竟爲民國總統曹錕舊藏

宋刻難求,舊時便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之說。即將亮相中國嘉德2018春拍中的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竟有51冊、160卷。而此前,全世界的圖書館,目前已知的,僅有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和南京圖書館中藏有4冊11卷。因此,開拍前此事就引發各方關注。

失傳千年宋刻孤本竟為民國總統曹錕舊藏

《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是由宋人陳鑑纂輯歐陽修、宋祁、範鎮、呂夏卿等修撰的200卷《新唐書》詳節。詳節,簡單理解,類似於現代的參考資料——宋代科舉需考策論,史書太過龐大,難以全讀。於是,陳鑑就一邊讀一邊看哪個好就記下來,以方便考生進行考試。除此之外,陳鑑還編輯過《西漢文鑑》和《東漢文鑑》。

即將亮相嘉德春拍的《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裝於箱中,精緻小巧,一個女孩便可雙手環抱。這種版本,被稱為“巾箱本”。巾箱,是古人裝頭巾用的小篋。巾箱本,則是一種版本類型——指中國古時刻印的版框開本極小、可以裝在巾箱裡的書本。體積小,攜帶方便,甚至可放在衣袖之中。這更證明其多是為方便科舉考生閱讀之用。

中國嘉德古籍部負責人介紹,此書僅見著錄於北京線裝書局出版《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失傳千年,未曾見於其他任何一本書目著錄。1980年5月全國古籍善本書目普查開啟之後此書曾驚鴻一現,但未及窺得全豹,又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38年後重現,人們可知於其內容豐富而詳細,甚至可以當作一部新發現的宋版《新唐書》來對待,在史料和校勘學方面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1980年6月,由於全國古籍善本書目普查而驚現於世的這套宋刻本,受到了著名古籍專家顧廷龍先生的關注。《顧廷龍年譜》記載,1980年6月15日,顧廷龍先生去天津圖書館閱書,調閱了這套《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關於這次調閱書籍,天津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回憶文章中記錄稱:“其中有些書為‘文革’中查抄書,現已退還。”此書的第一冊,鈐蓋一枚“天津圖書館註銷章”,即對應此事。

通過這51冊宋刻本,世人終於得知《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的版本信息——由宋人陳鑑纂輯,是對歐陽修、宋祁、範鎮、呂夏卿等修撰的200卷《新唐書》的詳細摘錄。

據版本學家考證,該書原為直係軍閥領袖、民國時期第五任大總統曹錕所藏。曹錕1938年離世前,將這套宋刻與家中其他珍藏一同作為家藏重器,鄭重傳於後人。該書還赫然蓋有“胡氏收藏宋本”的印鑑。專家介紹,“胡氏”指的是胡若愚——畢業於國立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張作霖的座上賓、張學良的拜把子兄弟,民國時期曾任北平市長、青島市長。當年,正是他策動了張學良東北易幟,而後帶著張去南京見蔣介石。這套宋刻本,應是當年胡若愚贈予曹錕的一份厚禮。

至於胡若愚的舊藏為何到了曹錕手中,這依然是個謎。但可以肯定的是,胡若愚與馮國璋有聯姻——胡若愚的兒媳是馮國璋的女兒;而馮國璋與曹錕亦是親家——馮國璋的孫女馮海嵐嫁給曹錕之孫曹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