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鼎力值得重點關注

年報跟蹤】

浙江鼎力(603338)

標題: 高空作業平臺的領軍者

日期:2018/5/5

當日股價:61.4

當前PE/PB:38/4.8

推薦買入價:現價

目標價:

【公司簡介】

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高空作業平臺龍頭企業。公司一直致力於各類高空作業平臺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公司主要產品遠銷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打入德國、日本、美國三大主流國際市場。2015年3月公司在A股上市。

【核心看多邏輯】

公司是國內高空作業平臺行業的開拓者、培育者和推動者,有著較強的技術優勢。當前國內高空作業平臺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作為行業龍頭,公司將顯著收益,另外公司在國外市場開拓上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行業信息】

高空作業平臺簡介

高空作業平臺屬於高空作業機械,是為滿足高處作業的需要而設計和生產的一類專用設備,它可以將作業人員、工具、材料等通過作業平臺舉升到指定位置進行各種安裝、維修操作,併為作業人員提供安全保障。一些大型高空作業平臺具有較大載重量並配備液壓發電機,能在施工過程中向工作平臺提供獨立電源,從而可以允許作業人員攜帶各種機器設備到達空中作業位置,進行切割、焊接、打磨和噴塗等複雜操作。

高空作業平臺是一種新型登高作業設備,可替代吊籃、腳手架等傳統登高機械,能大幅提高高空作業的安全性及作業效率,廣泛用於建築施工、鋼結構安裝、室內外裝修、建築物幕牆清洗、倉庫、超市、大型設備製造、機場、車站、大型展館。

高空作業平臺行業現狀

歐美地區是全球高空作業平臺消費的最大市場。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美國家在高空作業平臺的銷量增速上有所放緩,但在絕對量上依然是全球最大。歐美髮達國家經濟總量巨大,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創造了大量的高空作業平臺應用需求,再加上歐美國家人均資本佔有率高,為高空作業平臺等先進作業工具的普及提供了物質基礎;其次,這些國家在生產安全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標準、法規以及監管制度,基本杜絕了不安全的高空作業行為,使得高空作業平臺成為相關施工和作業過程中首選的裝備;最後,歐美髮達國家的施工作業中人工成本高昂,通過高空作業平臺的使用來達到提高工效已成為較為普遍的做法。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其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的發展。

在歐美市場中,終端用戶往往並不是直接購買,而是通過向租賃公司租賃來使用高空作業平臺產品。這些國家的工程機械租賃業已經非常成熟並具有較大的規模。美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業收入在2013年為72億美元,並預計在2015 年將突破85億美元。租賃商對高空作業平臺的購買需求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為了維持現有設備存量規模,而對服役到期設備進行替換;第二,是當需要擴大設備存量時,除對陳舊設備更新以外,進一步追加的購買量。

全球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穩健增長。2015年全球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設備保有量約為112萬臺,較去年增長9.8%。美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2014年底設備保有量已超50萬臺,較2013年增長7%;歐洲十國(包括: 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英國)高空作業平臺2014年租賃市場保有量也達28.5萬臺。

國內高空作業平臺起步晚、發展快。我國目前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容量較小,產品尚未被廣泛應用。

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加快,高空作業平臺前景廣闊。①目前國內市場腳手架和吊籃等傳統登高工具使用普遍,但由於其缺乏安全保障導致高空事故頻發。隨著安全生產製度保障逐步健全和完善、施工安全意識日趨加強,以高空作業平臺替代傳統腳手架作為專用登高設備的需求必然增加。②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為機械化作業替代人工作業、高空作業平臺替代傳統高空作業工具提供了良好機遇,此外利用高空平臺施工可提高施工效率。高空作業平臺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航空航天、電力、船舶、物業、建築橋樑、倉儲超市等各大行業的應用範圍將不斷擴大。③我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業務的崛起也將促進下游行業領域的應用得到開發。目前國內高空作業平臺租賃使用方式逐步得到終端客戶認可,行業規模呈快速增長態勢。

行業競爭格局

國際市場上,歐洲、北美和日本目前是高空作業機械的主要生產地。規模較大的幾家高空作業機械生產商包括美國的Terex、美國的JLG、法國的Haulotte,加拿大的Skyjack和日本的Aichi。這些廠商的品牌知名度高而且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2013年全球高空作業機械前 20強制造商銷售收入共計82.2億美元,其中上述5家公司的銷售收入總額為58.5億美元,佔前20強銷售總額的71.2%。

我國本土的高空作業平臺製造企業中有較多企業產銷規模偏小,產品規格不全,未形成系列,相關研發能力不足。產品的供求關係方面,中高端以下的產品領域存在一定競爭,具備生產能力的企業較多,且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高端產品方面,如大高度的臂架式高空作業平臺、大載重量的越野剪叉式平臺由於受技術能力限制,國內生產企業很少,僅有浙江鼎力等少數企業能夠提供。

目前,Terex、JLG等歐美企業均已經在我國設立生產基地,並計劃以此覆蓋中國及亞洲市場。與此同時,我國本土的製造企業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也已獲得了長足發展。湧現出浙江鼎力、京城重工、湖南星邦等內資企業,其產品具備了與國際巨頭同臺競爭的水平。市場競爭方面,國內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業目前處於起步階段,但發展速度很快。

從國內高空作業平臺的供求關係來看,中高端產品供不應求,行業內龍頭企業市場份額較高,有能力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數量偏少。這種高端產品產能不足的情況使得國內軍事工程、造船、超高空作業等領域存在被進口產品佔領市場的情況。

一段行業從業者的分析

高空作業設備其實很早就進入國內了,JLG與Genie都是很早就在國內設立辦事處,進而投資建制造廠。早期的設備主要用在航空公司及船廠。一直以來在工程機械領域都算一個非常冷門的產品。在我記憶中,應該是在09年開始,隨著國內電商物流和電子行業的大發展,高空平臺作為室內安全施工的絕好工具開始流行起來。大量的設備租賃公司開始湧現。我的部分同行也有自己獨立出去創業專注在這個領域,現在來看,成果也很不錯。

然而這個產品發展才幾年目前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苗頭,租金的價格戰愈演愈烈。隨之廠家的銷售價也在下滑。目前市場的保有量已經有12000臺(也有說是20000臺),這個數字距離美國的50萬臺,日本的30萬臺當然差很遠。但是畢竟這個產品還沒有真正的在建築施工領域廣被接受,還是集中在庫房與廠房施工中。從現在情況來看,我個人覺得市場暫時已經有飽和跡象,當然如果能夠推廣開來,融入到城市化進程中,還是大有可為。

在這個行業幾乎都是以設備租賃業為主。沒有流行的原因在於人工成本還是太低,香港這麼小的城市有近萬臺高空設備,原因在於施工人員的工資實在太高了。但凡能節省一點人工,施工單位都為選擇上建築機械。

【公司介紹】

主營業務

公司主要致力於各類高空作業平臺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自行走直臂式、曲臂式、剪叉式、鋁合金桅柱式、桅柱爬升式和高空取料平臺等六大系列80多個規格的高空作業平臺,具有自行走式、智能操控、安全無險、超大覆蓋等特點。

高空作業平臺發展歷程

在成立之初,公司並非生產高空作業平臺,而是生產物流叉車。經過幾年的發展,董事長許樹根注意到當時自行走式高空作業平臺在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應用廣泛,而在國內並未普及。同時國內專門生產自行走式高空作業平臺的企業尚未形成氣候,許樹根發掘到了這座潛藏的富礦,於是自行走式高空作業平臺很快在鼎力走馬上線。通過鼎力科研人員一系列的技術攻關,鼎力品牌迅速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並且成功走出國門,得到了國內外用戶的廣泛認可。

2009年以前公司生產的高空作業平臺主要是小型、輕型產品,如門架式、鋁合金桅柱式以及小型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公司於2009年在高空作業平臺產品的研發上取得突破,業務重心開始向中高端高空作業平臺轉移。產品系列不斷豐富,規格逐步齊全,先後在作業高度、載重量等方面取得進展,之後又在產品智能化、節能環保性能方面不斷升級。目前初步形成了在同行業中較為完善的產品佈局。

公司的銷售模式

公司銷售分為境內銷售和境外銷售。國外銷售採用經銷商和租賃商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國內銷售以租賃商銷售為主,公司將產品銷售給租賃公司,由租賃公司將產品出租給各個下游客戶。公司銷售工作由銷售部牽頭,基於公司“以銷定產”的產銷模式,公司非常重視產品生產部與銷售部的銜接,通過提升產品、服務質量來提升市場營銷競爭力。報告期內,公司以優質的產品,穩健的市場建設步伐,成功打入德國、日本、美國三大主流國際市場,銷往全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租賃商遍佈全國各省市,並逐年擴大。

核心競爭力

1.技術創新優勢

高空作業平臺是綜合了機械、新材料應用、電子電路、自動控制、液壓傳動與控制、嵌入式計算機等技術的產品,其研究開發對於綜合技術的要求很高。公司自創立以來始終堅持致力於高空作業平臺相關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公司目前已擁有專利189項,其中發明專利4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兩項。公司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3項,先後承擔並完成多項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並已取得國防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審查認證委員會頒發的三級保密資格單位證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頒發的裝備承製單位註冊證書,並被註冊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承製單位名錄》。

當前公司已經通過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管理體系認證,出口產品已通過德國 TUV萊茵、歐洲CE、美國 ANSI、澳大利亞 AS/NZS1418、俄羅斯 CU-TR、和韓國KC認證。

公司建有鼎力歐洲研發中心及省級企業研究院,這將有利於獲取世界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工業生產技術,縮短新產品研發週期,加速研發創新的全球化。

15年公司的研發投入為1586萬,佔營收比重為3.3%,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83,佔總員工比例為16.5%。12-14年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維持在3.6%左右。

2.系列化及產能優勢

公司建有省級企業研究院,憑藉強大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公司目前共有六大系列80多款產品,工作高度可覆蓋3米到100米,實現了各種作業範圍的全面覆蓋,能夠為各種需求的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採購服務。

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完成後,公司將新增高空作業平臺產能6000臺/年,高空作業平臺總產能將達1.1萬臺/年,可以進一步增強公司競爭力,完善產品結構,保證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公司募投項目採用德國進口的數控激光切割機、自動折彎機器人,日本進口自動焊接機器人及自動化前處理流水線、自動化噴塗流水線及自動化總裝流水線,能在大力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也提高產出效率。

3.上市後加速發展

公司於2015年3月上市,在募投項目解決產能瓶頸的同時,也加快了綜合収展的步伐,對內成立融資租賃子公司、產品標誌性交付中國商飛公司等,對外簽訂海外定製產品大單、投資意大利智能伸縮臂叉裝車公司等,均展現了公司內外兼修、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斱向和行動力。

管理層

許樹根:公司創始人,1965年出生,曾任杭州叉車總廠石橋分廠採購科長,杭州鼎力機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浙江鼎力機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現任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瀋水金:曾任杭州叉車總廠石橋分廠車間主任,浙江鼎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廠長,現任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生產管理部經理。

於玉堂:高級工程師。曾任職於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南陽汽車製造廠、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第二石油機械廠,曾任廊坊新賽浦石油設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現任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技術開發部經理。

許志龍:曾任杭州叉車總廠石橋分廠技術員,浙江鼎力機械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現任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生產管理部副經理。

【財務分析】

1.營收及利潤

2011-2015年,公司的營收從2.44億增長至4.79億,年化複合增速為18.4%;淨利潤從2011年的3900萬增長至2015年的1.26億,複合增速為34.0%。利潤增速顯著高於營收增速,主要是公司營收提高的同時,淨利率水平也不斷得到提升。

2015年公司的營收增速為28.0%,淨利潤增速為36.7%,扣非淨利潤為1.13億,同比增長25.4%。扣非淨利潤增速略低於營收增速,是因為公司的毛利率略微下滑。

公司的原來的業務主要有高空作業平臺和叉車兩塊,近幾年叉車所佔營收比重越來越小,到2015年叉車的營收貢獻基本可忽略不計了。公司的高空作業平臺又以剪叉式平臺、桅柱式平臺和臂式平臺為主。15年剪叉式平臺營收為3.28億,在總營收中的佔比為68.5%,同比增長18.3%,近5年的複合增速為45%;桅柱式平臺營收為9289萬,佔比19.4%,同比增長66.5%,複合增速為34.5%,增速較高的原因是公司收到美國前兩大家居建材超市的合計2777臺高空作業平臺訂單;臂式平臺的營收為4278萬,佔比8.9%,同比增長106%,複合增速為28.4%。

公司的產品市場可分為國內和國外兩塊。15年國內市場貢獻營收2.30億,佔比為48.1%,同比增長為50.3%,近5年的複合增速為19.2%;國外市場的營收為2.42億,佔比為50.5%,同比增長12.0%,複合增速為17.5%。國內市場增速較快,主要系國內高空作業平臺興起,新租賃增多所致。

2.毛利率和淨利率

2011-2013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從36.5%提升至43.7%,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較高的高空平臺業務在營收佔比越來越高;14年毛利率為43.85%,與13年基本相當;15年毛利率為41.0%,同比下滑了2.8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公司募投項目已逐步釋放產能,為擴大銷售公司對部分產品降低了銷售價格,且公司產品結構發生變化,臂式平臺和桅柱式平臺銷售營收佔比增加而剪叉式平臺比重有所下降。

2011-2013年,公司的淨利率從16.0%提升至24.5%,變化原因在於同期的毛利率不斷提升;14年的淨利率同比沒有明顯變化,15年淨利率較14年提高了月1.7個百分點。15年公司的毛利率有所下滑,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速分別為39.8%和42.5%,均高於營收增速,淨利率的提升主要與政府補助有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實際淨利率應該有所下滑。

3.資產質量

2011-2014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由44.7%降到26.6%主要系公司的總負債比較穩定,而淨資產是在不斷提升。2015年公司成功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下降到15.7%。

2011-2013年公司的ROE穩定在30%以上,14、15兩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14年的下滑主要原因是淨利潤的增速只有10%,低於淨資產增速;15年則因為IPO募集資金導致ROE大幅下滑。公司ROIC的變化趨勢基本與ROE一致。

4.應收賬款、存貨、現金流和貨幣資金

15年公司的應收賬款為1.01億,同比增長33.1%,2011-2015年公司的應收賬款複合增速達到63%,顯著高於營收增速。應收賬款雖增速較快,但1年期以內的佔了96%。11-14年的存貨比較穩定,在8000萬上下波動,15年存貨增至1.37億,同比增長56%。存貨的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產能擴大,加大了原材料的庫存。

2015年公司的經營現金流為1.12億,同比增長30.2%。2013-2015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與扣非淨利潤均比較接近。15年公司的貨幣資金達到2.98億,同比增長154%,主要系收到IPO募集資金所致。

【2016財報分析】

1.一季報

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為1.24億,同比增長31%;淨利潤為2882萬,同比增長24.4%;扣非淨利潤為2574萬,同比增長12.8%。

公司的營收增速呈現加快的趨勢,應該是國內市場表現良好,不過一季報裡沒有說明,具體原因還有待跟蹤觀察。扣非的淨利潤的增速顯著低於營收增速,主要原因是營業成本的快速增長導致毛利率有所下滑,同時公司的銷售費用增加較快,同比增速達到64%。

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為-4175萬,上年同期為-1400萬,資金流出主要原因是存貨增加值較大,同時報告期內出現了一筆數額較大的其他應收款。公司的貨幣資金為3.6億,較期初有所增加,主要系報告期公司的短期借款增加了1個億。

總的來講,公司的營收維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但利潤方面則受原材料價格、產品銷售價格及公司營銷投入等多方面影響,具體變動較難估計。

2.半年報

上半年公司營收3.17億,同比增長40.5%,淨利潤8422萬,同比增長35.9%,一季度是公司收入淡季,二季度公司業績增速超過一季度,公司發展良好,業績保持非常高的成長。

毛利率方面,公司這幾年非常穩定,二季度維持在41%的毛利率,淨利率也非常穩定,保持在26.6%,和15年幾乎一致,同比小幅下滑一個百分點。公司的營業成本增速完全同步營收增速,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2%管理費用同比增長74%,略高於營收增速,導致淨利率同比小幅嚇唬。

因為淨利率小幅下滑,同時週轉率也同比小幅下滑,公司的ROE比去年同期下滑1.3個百分點。

週轉率下滑主要是因為應收款同比增長了57.5%至1.49億,作為和基礎建設息息相關的行業,公司的應收款增速應該值得我們重視,未來繼續惡化的概率不小。公司的存貨也略高於營收的增速,目前為1.57億。所以在利潤大增的情況下,公司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反而下滑了17%至3320萬,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公司業績高增長除了自身行業景氣度維持外,和IPO項目的投產也有關係,報告期內,公司募投項目“年產6000臺大中型高空作業平臺項目”順利建設完畢,新增高空作業平臺產能6000臺/年,公司高空作業平臺總產能可達1.1萬臺/年,有效解決了公司產能瓶頸,這是公司業績保持高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8月初,公司再度公告定增擴產。

定增公告:

2016年8月2日公告,公司以42.76 元/股價格非公開發行2596萬股,募資金額不超過11.1億,分別用於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臺建設項目9.8億,補充流動資金1.3億。

項目計劃在浙江省德清縣開工建設。通過建設原材料及下料廠房、焊接廠房、機加工及結構件庫、塗裝廠房、總裝配廠房等,購置工藝設備,構建年產3200 臺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臺建設基地。項目總投資 97690 萬元,建設期為30個月,達產後將有效提升公司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臺生產能力。

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已在高空作業平臺的研發上確立了優勢。報告期內,公司新增專利3項、發明專利3項,合計擁有各類專利192 項,多次參與制定高空作業平臺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通過與參股公司意大利 Magni 合作成立鼎力歐洲研發中心,公司有能力獲取世界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工業生產技術。在未來,隨著公司銷售收入不斷增長、淨利潤不斷增大,公司亦有資金實力加大高端產品研發投入力度。公司致力於高空作業平臺相關技術的研發和創新,獲得了領先國內同行的技術優勢,在國內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同時全球高空作業平臺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下,給本項目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目前,公司產品已成功進入德國、日本、美國三大主流國際市場,銷往全球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租賃商遍佈全國各省市,並逐年擴大。公司已通過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 等管理體系認證,出口產品已通過德國TUV 萊茵的歐洲 CE、美國 ANSI、澳大利亞 AS/NZS1418、俄羅斯 CU-TR、和韓國 KC 認證等。中國作為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是高空作業平臺行業的新興市場,近年來發展速度快,未來空間巨大。自行走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先於臂式高空作業平臺普及是新興市場的重要特點。

公司原有的業務在保持逐步做大的節奏,同時通過IPO和潛在新的定增項目實施,能進一步加速佔領中高端高空作業平臺市場,使得業績繼續保持高增長。當然我們需要密切留心整個實體經濟下滑對公司在內地業務上的衝擊,不過,好在公司營收增長目前主要還是靠海外市場,2016上半年海外市場同比增長56%,內地市場同比增長21%,差距明顯(也說明內地市場的拓展空間很大)。

最後,不得不考慮公司在這幾個季度有刻意做高業績做高定增價格的訴求,所以公司利用應收款和存貨的調節,使得上半年業績增速特別好看。這是一個風險點。

【補充信息】(2016半年報)

1.設立租賃公司

(1)公司於16年6月15日發佈公告,計劃投資2億元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上海鼎策融資租賃公司。本次投資設立融資租賃公司,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拓展公司業務領域,為有資金需求的境內外客戶提供融資平臺,有利於促進公司的產融結合,實現“以融促產、以產帶融”的良性互動局面;另一方面,有利於公司藉助上海自貿區開放式的平臺,接觸國內外較廣闊的市場,並享受自貿區的優惠政策。此次投資,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有利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增強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公司作為國內高空作業平臺領導者,目前國內200餘家的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商中幾乎95%都有采購公司的產品,客戶基數巨大。同時行業處於發展初期,下游租賃企業大多在經營中面臨資金缺口。融資租賃公司的設立幫助客戶解決採購中資金不足的痛點,同時還能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賺取一定利息收入,未來融資租賃經營範圍不排除向其他領域延伸。

招股書中的經銷商和租賃收入佔比:

2.同行業競爭對手變化

自2016年5月31號以來,浙江鼎力的股價較為強勢,直接原因應該就是5月27日晚中聯重科宣佈終止收購特雷克斯(Terex)公司。之前市場一直擔憂的特雷克斯旗下全球最大高空作業平臺品牌傑尼(Genie)公司與中聯重科聯手將搶佔浙江鼎力國內市場的利空得以解除。

3.產能投產

根據項目計劃,項目自竣工後投產,投產第一年達產60%,第二年達產100%。截至2014年12月31日,項目尚未竣工,無產能投放。公司原有產能為5000,新項目投產後總產能將達到11000。(招股說明書資料)

4.中金調研

我們近期調研了浙江鼎力的租賃商客戶,主要內容如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業務快速發展。2013 年國內僅10~20 家高空平臺租賃公司(浙江省2 家),目前業內已有150~200家(浙江省10家);當前市場保有量3萬多臺;高空作業平臺相對於腳手架成本、效率、安全性優勢明顯,未來仍將保持30%快速增長,遠期有望對腳手架形成完全替代。

租賃價格下降,近期開始企穩。2013年一臺10m剪叉車的租金有8000~9000元/月,2014年6000~7000元/月,2015年4000~4500,2016年在4000左右,近期價格企穩,主要是由於成本回收期延長,新進入者減少;

目前10m車成本回收期3.5~4年:2013年10m 車售價10萬元,租金8~9千元/月,按70%的出租率1.5年可以回本,2016年售價9萬元,月租金4000元,成本回收期3.3年(75%出租率);扣除稅費,3.5~4年回本。6m車回本更快,約2.8年。

租金的價格的變動,反應了國內高空作業平臺的發展可能不會如預想的那麼快。

5.訂單說明

2015年公司先後接到美國第一大家居建材超市The Home Depot,INC.和美國第二大家居建材超市 LOWE'SCOMPANIES, INC.的1080臺和1697臺門架式高空作業平臺訂單。1697臺的訂單價值為526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為3314萬(按6.3來算),1080臺的合同價值大概就是2100萬,合計約5400萬。年報裡是把門架式高空作業平臺算咋桅柱式類。

2011年,公司與美國的BALLYMORE COMPANY, INC簽訂了《The 3560 UnitsLift Project Contract》的銷售合同,約定從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公司向BALLYMORE COMPANY INC銷售3560臺門架式高空作業平臺,截至2012年末公司已完成該筆訂單,因此公司2013年門架式高空作業平臺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較2012年度大幅下降。

1697臺是15年6月初簽訂的,1080臺稍早一些,這些合同估計15年基本完成,或許有一部分要等到16年一季度交付,如果沒有新訂單,這一塊業務可能下降。

6.增資Magni和新產品

公司增資Magni收購20%股權,Magni是一家歷史悠久的意大利家族企業,該家族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機械製造行業。公司創始人Riccardo Magni先生擁有40多個本國和國際的發明專利,全面應用於旋轉式和固定式智能伸縮臂高位叉裝車。近年來,公司發展迅速,多項創新技術取得顯著效果,目前擁有超過150家經銷商覆蓋全球。據瞭解,叉裝車是基於裝載機和大噸位叉車演化而成的新興高空作業產品,其具有突出的越野性和強大的叉裝能力,被廣泛應用於各類資源性行業和工業建築行業。2015年前三季度Magni公司營收2665萬歐,淨利潤6萬歐。公司毛利率較低主要是由於大量研發投入導致。同時,Magni公司側重於研發和涉及,產品自制比率較低也壓制了盈利水平。

兩者合作成立了歐洲研發中心。此次收購將有利於公司實現研發全球化,吸收海外先進技術,吸引專業技術人才,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及產品競爭力,進一步保持公司在國內高空作業平臺行業發展的領先地位。

此外公司與Magni合作開發一款新型臂式產品,將顛覆之前的臂式生產模式,實現故障率的極大降低和輕量化設計。預計新產品研發成功並投放市場後,將實現在臂式產品領域的絕對優勢。意大利技術與本高效產能的結合也為後續產品線延伸提供了更多可能。

【2016財報下半年】

1、三季報

2016年1-9月公司的營收為4.97億,同比增長41.6%;淨利潤為1.34億,同比增長33.6%;扣非淨利潤為1.25億,同比增長了43.1%;第三季度,公司的營收為1.81億,同比增長了43.6%;淨利潤為5000萬,同比增長30.1%;扣非淨利潤為4800萬,同比增長了60%。

公司前三季度的營收保持了較高增速,扣非淨利潤的增速依次為12.8%、49.6%和58.5%,呈現加速增長趨勢。根據中報顯示,公司的營收增長主要來自海外市場,國內的增速只有20%(15年國內的增速達到了50%),但提供三季度業績增長的可能不是海外市場,而是公司的融資租賃業務,公司在自貿區成立的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在8月底取得牌照後馬上開始貢獻利潤,目前投放了2個多億。

第三季度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增速明顯超出營收增速,主要原因為公司的毛利率有所提高(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至41.7%),同時公司的期間費用增速控制得較好,扣非淨利率有所提升。

公司的營收增長是不錯,但應收賬款的增速也一點也不落下風,報告期內公司的應收款為1.67億,較年初增加了65.4%,較上年同期增長了76.5%。關於應收款的大增,公司的解釋是主要系銷售收入增加所致,同時對部分老客戶適當延長信用期以致應收賬款有所增加。14、15年公司的應收款一直較為穩定,今年二季度起應收款的絕對值提升得較快。此外公司的存貨為1.65億,同比增長了32.5%,其增速和絕對值都不低了。過去幾年,公司存貨環比一直呈現增長趨勢。

應收款的大增長直接導致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下滑,公司前三季度經營現金流從上年同期的7000萬大幅下滑至-1.14億。

注意到公司的報告期內長期應收款為2.25億(現金流量表上有一筆2.33億的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往年該項數目較小),主要系子公司上海鼎策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本期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所致;其他應付款為4000萬,主要系子公司上海鼎策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收到的業務保證金增加所致。查看公司網站,租賃公司的業務類型主要有直租業務、售後回租、廠商租賃和其他租賃。個人關於公司解釋的理解是:公司生產好設備後賣給租賃公司,但租賃公司並沒有向公司付款,這當中就產生了長期應收款;買到設備後,租賃公司又將設備回租給上市公司,這個過程公司拿出了真金白銀。以上兩個過程導致了公司現金流的下滑。

未來看點:1)租賃業務繼續貢獻利潤;2)臂式新產品即將亮相,拓寬公司產品結構。

總的來講,公司的經營數據比較亮眼,但三季報信息不多,對於公司的後續發展還要持續跟蹤。

2、年報

2016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6.95億,同比增長45%;淨利潤為1.75億,同比增長39%;扣非淨利潤為1.66億,同比增長48%;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1.42億,同比增長26.7%。16年第四季度,公司的營收為1.97億,同比增長54.2%;淨利潤為4100萬,雖然環比前兩個季度下滑20%-30%,但因為15Q4基數較低(-1.2%),因此16Q4淨利潤仍同比高增長60.3%。

14、15年公司營收增速為分別為9.7%和28%。16年四個季度,公司的營收增速分別為31%、47.3%、43.6%和54.2%,不論從年度還是季度來看,營收增速都呈現穩定向上的趨勢。

16年四季度的營收高於二三季度的1.81億和1.92億,但是淨利潤卻低於二三季度,原因是四季度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顯著高於前三個季度。費用的高企,跟公司經營的季度性特點有一定關係,另外就是營收增長較快。全年來看,公司的銷售費用為3950萬,同比增長21.4%;管理費用為7220萬,同比增長了58.9%。管理費用的大幅增長,主要系公司加大研發力度,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支出為3600萬,同比增長126%。

16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為42.3%,較15年增長了1.3個百分點,過去5年內,公司的毛利率在40%-44%之間波動,變化不大。16年銷售淨利率為25.2%,較15年下滑了1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管理費用增長較快所致。13-15年,公司的淨利率維持在25%左右,變化同樣不大。

公司16年高增長主要依靠國外業務的高增長(+61.3%):

截止到16年底,公司的應收賬款達1.78億,同比增長75%,增速較高,主要由營收增長所致。看了下應收款的賬齡,98%以上在1年以內,收回的風險不大。公司的存貨為1.79億,同比增長29.7%。經營現金流較15年增加27%至1.42億,略低於淨利潤和淨利潤的增速。

公司當前賬上的貨幣資金為2.47億,較15年減少了約5000萬,主要投資活動流出了1.8億。

公司ROE為17.5%,較16年小幅提升一些(主要是槓桿率提升),ROIC為17.04%,較15年下滑1.8個百分點(主要是淨利率下滑)。

報告期內,公司在上海自貿區以自有資金兩億元人民幣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鼎策租賃,並已取得融資租賃資質。鼎策租賃的成立有望為公司打開新的銷售模式,為公司產品更多地進入國內租賃市場、把握國內租賃業發展機遇、領先完成戰略佈局奠定堅實的基礎。期內,上海鼎策的總資產為2.73億,淨資產為2.02億,營業收入為603萬,淨利潤為183萬。

16年國內的營收佔比為40.2%,從11-16年國內收入的佔比在35%-50%之間波動,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趨勢來。國內市場空間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但潛力什麼時候能轉化為真實的市場需求難以斷言。

行業發展趨勢和其他信息:

1)登高作業機械化程度加速,高空作業平臺需求依然強勢。一是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人口紅利消失,國內人工成本上升和用工緊張趨勢愈發明顯,高空作業平臺相較腳手架可以減少勞動力投入,降低施工成本;二是生產安全保障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特別是新《安全生產法》出臺,企業及施工人員對於高空作業安全意識增強,更願意選擇安全高效的登高工具;三是隨著施工單位越來越重視施工效率,高空作業平臺普及率將會進一步提升。

2)臂式高空作業平臺需求增加。國內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商數量多但整體規模較小,且設備需求集中在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隨著租賃商規模擴大和設備結構的優化,對於大型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大。公司通過鼎力歐洲研發中心和省級企業研究院,加大高端智能高空作業平臺的研發投入力度。公司2016年非公開發行項目“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臺建設項目”旨在提升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的製造工藝,提高效率,擴大生產能力。

3)11月10日,通冠租賃定製鼎力高空車(300臺)下線交機儀式在浙江鼎力新廠區內舉行。根據招股說明書數據,公司剪叉式平臺的均價在7萬左右,那麼此次合同金額約為2000萬。11月10日,公司股價大漲7%,盤中一度衝擊漲停,或許跟此事有關。(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為5億,合同影響也不算大)

4)12月初,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雙方合作意願的意向性、框架性約定,具體項目合作事宜將另行商議和約定。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共享技術創新、裝備製造等資源,在技術交流、技術合作、裝備研發等方面協同配合,實現強強聯合,共同攻克相關領域的技術難題。

5)16年公司計劃每10股派1.8元,現金分紅總額為2925萬,分紅率為16.74%,股息率忽略。

6)之前定增計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595萬股,2月28日公司發佈公告,調整發行數量,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改為不超過2492萬股。公司當前股本為1.62億股,即便是發行2595萬股,也沒有超過20%。

公司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業績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行業景氣度有望不斷提升,除了估值稍高一點之外,基本就沒有其他的不足之處。

【2017財報】

1、一季報

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為2.53億,同比增長了103.4%;淨利潤為6700萬,同比增長了133%,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了159%;經營活動現金流為-96萬,大幅優於上年同期的-4200萬。

資產負債表方面,公司的應收賬款同比大增138%至2.5億,環比增長了41.2%,原因應該就是營收大幅增長。公司的存貨為1.78億,較期初無變化,同比則是增長了13.6%。

一季度沒有披露任何信息,推測業績爆發因素:

1)公司下游爆發,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的終端客戶群體為建築施工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廣告公司、機場公司、地鐵公司等;直壁式高空作業平臺的終端客戶群體為建築施工公司、船舶建造公司、飛機制造公司、大型設備安裝公司等。這些下游客戶在2016Q4開始出現了週期爆發,帶動公司業績爆發。

2)公司去年下半年成立的新業務爆發,2億元投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鼎策租賃,展開直租業務、售後回租等金融租賃業務,16年鼎策的總資產為2.73億,營業收入為603萬,淨利潤為183萬(和中國飛機租賃有些類似),新的金融租賃業務貢獻了業績高增長,這一塊的估值不會特別高,按照金融租賃公司的估值給。

【補充】華創機械:浙江鼎力調研紀要(2017.4.26)

1.一季度營收與淨利潤水平實現翻倍增長的原因?

A:一季度增長來自於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均實現了快速的增長,國內去年三季度開始下游廠房建設、倉儲物流對設備的需求開始提升。一般來說第一季度都是需求的淡季,租賃商會在年前把設備回收回來做維修,年後先去自己的庫存,4月左右才有比較多的設備採購。但是今年過年期間需求很旺盛,租賃商的設備都沒有收回來,年後就有很大的需求缺口,所以對設備採購有很大需求。

A:海外市場去年下半年開始銷售渠道也開始逐漸打開,在韓國建立了分公司,在英國建立了子公司,而且通過Magni的渠道開拓歐洲目前比較薄弱的市場,Magni在歐洲有知名度,我們採用雙品牌戰略,將鼎力自身的產品也推廣了出去。美國市場我們也進入了幾個大的租賃商。

2.第一季度的產品結構和銷售地區結構是否有明顯變化?

A:沒有明顯變化,目前海外市場的佔比仍然是60%左右,產品的話剪叉式還是佔到75%-80%。

3公司海外業務的地區分佈如何?為什麼能增長的這麼快?

A:海外還是以歐美市場為主,美國市場佔到30%-40%,歐洲市場佔到25%-30%。

A:海外市場的增長主要是去年三季度開始銷售渠道開始打通,以前是採用經銷和代理的方式,市場難滲透,量上不去,現在我們改變銷售策略,直接設立分公司和子公司,並在當地設立配件庫,說明我們有能力做好售後服務。在歐洲的小國家則借用Mangi的渠道,採用雙品牌戰略。目前海外公司的訂單已經下到了6月。

4.公司的產能情況如何?

A:現在紙面上看公司的產能是11000臺/年,但是公司的實際產能很有彈性。目前剪叉式有兩條線,每小時可以生產3臺、4臺,一個月25個工作日、8小時制計算一年可以生產16800臺,臂式一年也有幾百臺的產能。我們目前採用單休、加班的制度,可以滿足產能需求,未來需求如果有大增長我們還可以採用雙班制。1-3月的實際產出是3600多臺。

5.公司在國內外的競爭優勢?

A:公司產品最大的優勢是質量好,我們採用的標準是比歐標嚴格兩倍,質量絕對頂尖。我們是業內唯一提出兩年質保的,因為我們對我們的產品有信心,兩年質保不會帶來額外的成本,其他公司就沒有這樣的自信,吉尼等大公司也只是給個別大客戶有兩年質保。

A:國內市場我們的產品價格比國內品牌高10%-15%,比國外品牌低15%-20%。現在國內客戶購買設備不僅僅看價格,還看融資成本、維修成本和售後服務質量,以及最後設備處理時候的殘值,鼎力的設備價格雖然高,但是質量過硬、售後好,殘值高,客戶越來越認同。

A:國外市場我們賣給租賃商的價格比國外公司低15%-20%。

6.鋼材價格上漲對公司成本有沒有大影響?

A:目前暫時沒有影響,一個是我們原材料成本佔比比較小,還有是我們的話語權大,供應商漲價有限,但是如果鋼材價格持續上漲的話會對公司成本產生一定影響。

8.為什麼國內臂式產品佔比低?臂式未來的發展?

A:主要還是臂式產品的價格高,租賃商要考慮他們的資金能力能否承受,而且臂式產品租金高,下游需求少,回本週期長,另外臂式產品結構複雜,需要租賃商組建日常的維護團隊。

A:臂式產品可以用於高架橋等施工環境比較惡劣的場景,施工高度高,適用性好,當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臂式的佔比會逐漸提高,目前國外市場臂式大概佔到40%,國內存量佔比為5%-10%,但是增長比較快,16年國內臂式產品銷量實現了翻番。

  10.融資租賃公司的進展?

A:融資租賃公司去年9月拿到牌照,現在資金已經全部放完。主要有兩方面業務,一部分是自己的高空作業平臺,針對自己的客戶去年年底總量大概3000萬,今年會放大(2017Q1業績爆發的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好的設備租賃,和我們主業沒有關係。

A:今年預計給6個億的授信額度,如果下半年行情好的話考慮提高。

11.與Magni共同研發的產品進展?

A:新產品還在測試研發階段,要求投放市場時是成熟的產品。

12.對今年的業績預期?

A:從目前的出貨量規模看,第二季度仍然會是一個旺季,另外高空作業平臺在挖機後8-10個月進場,挖機銷量增長還沒有傳導到我們。

A:一季度業績的增長也有去年基數小的關係,一般來說一季度是淡季,今年是淡季不淡,不能光從一季度表現來預測全年的業績增長。

投資決策分析:

公司當前的價格為57.6,市盈率(ttm)為43.9,動態市盈率(全年預估業績=一季度業績*4)為34.8。從往年的經營數據來看,公司一季度是公司的經營淡季,15、16年一季度佔全年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8.3%和16.6%,從這個角度來看,公司的動態市盈率的計算是偏高的。簡單的用一季度的業績增速133%乘以去年的淨利潤,將得到17年的淨利潤為4.08億,對應當前市值的PE為23倍。當然,17年全年要維持一季度的業績增速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在財報空窗期,市場有資金會這麼去預期。

公司的過去的估值一直比較高,最近幾年公司的業績增速不斷提高,尤其是17Q1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另外公司所處的行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即存在美好的預期),綜合這兩點,公司的估值不應該降低。

公司17H1的業績同比增長50%應該沒有問題,按規定公司需要在7月15號之前發佈業績預告。從調研紀要的數據來看,公司17Q2的表現會非常好,整體上半年的同比增速或許能超過100%。如果最終上半年的業績能超過100%,肯定會有先知先決的資金提前入場,公司的股價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提升,因而留給我們建倉的時間不是很多了,必須要迅速決斷。

今年以來,券商對公司的研究報告高達30份。浙江鼎力自身非常優秀,券商的關注度較高,疊加17Q1、Q2的業績表現,股價大概率會有所表現的。

公司的定增應該很快就有結果了。此次定增10億,如果最終成功實行,短期看雖然會攤薄收益,但是從長期來看,無疑能夠增強公司的實力,個人覺得屬於利好。

2017年3月14日公司已按照要求將定增的相關反饋意見回覆及時報送中國證監會。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尚需中國證監會核准,能否獲得核准及最終獲得核准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披露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的後續進展情況。(http://www.cninfo.com.cn/cninfo-new/disclosure/sse/bulletin_detail/true/1203158042?announceTime=2017-03-15 對定增項目有非常詳細的分析)

2、半年報

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為5.53億,同比增長74.6%,淨利潤為1.5億,同比增長77.6%。單看第二季度,營收為3億,同比增長了55.9%,淨利潤為8200萬,同比增長了48.7%。2017Q2公司的營收及利潤的環比增速出現明顯下滑,但從同比角度來看,要優於2014-2016年的表現。

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75.1%,國內增速69.4%,均取得不錯增長。特別是海外方面,公司與magni合作後,其強大的銷售網絡為公司擴大海外銷售提供了便利渠道。公司在意大利設有鼎力歐洲研發中心,使公司在高端智能高空作業平臺領域具有國際領先的技術實力。目前歐洲研發中心已完成首批8款新臂式產品的研製。專利進一步增加,當前獲得專利202項,其中發明專利54項,居國內高空作業平臺行業首位。

根據中報數據顯示,租賃子公司2017H1的營收為1176萬,淨利潤為524萬,目前體量較小,對公司的業績貢獻不多。

毛利率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至43.9%,環比提升1.6個百分點,主要是匯率和海外業務毛利率提升。淨利率幾乎沒有提升,銷售費用增速和營收增速基本一致,管理費用僅增長7.8%,但財務費用大增1100萬。所以淨利潤增速基本和營收增速一致。

資產質量方面,應收款大增一倍,高達2.94億,存貨小幅增長25%至1.96億,應付款增速60%+,經營現金流增速略高於淨利潤增速,由於較高的應收款,經營現金流的絕對值只有7000萬,遠低於淨利潤。

其他信息:

公司於2016年啟動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8.80億元用於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臺建設項目,該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形成年產3200臺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臺建設基地(主要用於直臂和曲臂等高端產品的生產),有效提升公司臂式產品的生產能力,優化完善公司產品結構,增強公司在高端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的競爭優勢。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項目用地,已開展土建工程。截至目前,公司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已於2017年7月18日獲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

雪球用戶極品藍山天越資產的分析:

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已經明顯回落了,也就是說中報的高增長主要來自於一季度的超預期。中報中,公司說海外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335.1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5.12%,(去年中報境外營收1.84億)這個數據是讓人興奮的,因為我們從去年年報中看到去年的海外增速是61%左右。我的調研報告中曾經說過,公司從去年開始調整海外的營銷策略,馬上在韓國和英國市場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海外市場,傳統巨頭被鼎力打的無還手之力,因為技術和品質接近,但是價格基本要低20%,而歐美對需要上人作業的機械要求非常嚴格,所以鼎力是目前國內唯一能進歐美市場的中國品牌,歐美這個存量達80萬臺的大蛋糕只有鼎力一條鯊魚在搶鯨魚的食物。

此外,國內市場的高增長,就是由於今年國內的基金投資恢復的原因,看看螺紋鋼、水泥的行情你就會明白兩個市場都有高增長,公司策略得當,包括鼎策也在助攻,2017年的優秀表現可以期待!

風險:高空作業平臺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高毛利吸引新的競爭者紛紛涉足,部分競爭對手通過低價銷售,延長賬期等方式使行業競爭愈加激烈。措施:公司將通過持續提升自身產品質量及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如電驅動剪叉式高空作業產品兩年質保、“回購”、“翻新”服務及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等,鞏固市場地位。

小結:

總的來說,浙江鼎力中報的表現是比較不錯的,儘管Q2的環比增速有所下滑,但同比增速仍然高於過去幾年。從估值上來看,浙江鼎利的當前43.8倍的PE為過去幾年最低值。公司的長期發展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短中期來看,2017H2乃至2018年實現30%+的增長是比較可能的。

3、三季報

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4.2%至8.66億,淨利潤同比增長70.3%至2.27億,其中Q3營收增速73.5%,利潤增速57.9%,增速較Q2稍加快。

毛利率提升1.21%至26.27%,淨利率下降0.64%至26.27%。銷售費用同比上升57.08%至3610.16萬;管理費用同比上升13.84%至5050.37萬;財務費用同比上升245.22%至978.27萬,主要是匯兌損失有所增加;總體來看,費用增速大幅低於營增速(管理費用控制的尤為優秀)。

資產負債表方面,公司應收賬款同比增長93.68%至3.24億;存貨同比增長25%至2.06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錄得1.73億,較二季度大幅改善,但仍低於淨利潤。

海外高空作業平臺年均需求規模在600億以上,足夠大的市場空間,同時海外付款條件及客戶質量均優於國內,公司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開拓,銷售模式由代理向直銷和代理結合。目前海外大客戶拓展順利,預計未來海外收入佔比有望從60%左右逐步提升到70%左右。目前公司市佔率按銷售量約為40%,按銷售額約30%,穩居行業第一,且客戶粘性很強。

剪叉式平臺供不應求,定增加碼高端臂式產能,公司70%以上銷售收入來自於剪叉式平臺,目前設計產能約1.1萬臺/年。公司去年啟動8.8億元定增擴產計劃,近日已收到證監會核准批文,預計2019年建成年產3200臺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建設基地,主要用於臂式平臺等產品生產,預計達產後公司業績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公司賬面貨幣資金4.44億,短期借款7000萬,長期借款1839.62萬,賬面不缺資金。

十大流通股東方面,機構清一色減持,陸股通也在堅持,社保也在減持。

4、年報分析

2017年公司的營收為11.4億,同比增長了64.0%,淨利潤為2.83億,同比62%,扣非淨利潤為2.71億,同比增長了63.3%。Q4單季,公司的營收為2.73億,同比增長了38.4%;淨利潤為5600萬,同比增長了35.2%。

17年全年來看,鼎力的業績是非常不錯的,同比保持實現了高增長。公司高空作業平臺的名義產能為11000臺/年,實際生產量超過17000臺,具體為:臂式作業平臺同比增長54%至268臺,剪叉式作業平臺同比增長了79%至13295臺,桅柱式高空作業品平臺同比增長了14.4%至3888臺。

在全年的優異表現之下,需要注意的是四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速環比Q3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受到國內週期行業見頂的影響。當然即便是下滑,能實現38.4%的增速還是不錯的,畢竟高空作業平臺是一個傳統行業,不能期望公司實現持續性的爆發式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的淨利潤增速與營收增速基本相同。公司的毛利率同比小幅下滑,在原材料價格漲幅不小的情況下,能保持毛利率的穩定,算是滿意的表現。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均有所下滑,體現了公司良好的治理水平,銷售費用率則因人民幣的貶值而大幅增長,2017年公司的匯兌損失為2300萬,上年同期錄得1100萬的匯兌收益。

公司設立的融資租賃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2600萬和1150萬,對公司整體的業績的影響不大。

營銷方面的佈局:

報告期內,公司完善海外售後服務體系,減少中間代理環節,加大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美髮達地區市場開拓力度。公司與magni合作後,其銷售網絡為公司擴大歐洲市場銷售提供了便利渠道。

報告期內,公司以自有資金2000萬美元購買CMEC發行的A類別股份625,000份,將持有其25%股權。CMEC是美國一家擁有40多年品牌歷史的高空作業品平臺生產銷售企業,業務覆蓋美國及歐洲地區,與美國當地大型租賃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旗下“MEC”品牌在美國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美國是全球高空作業平臺最大的消費市場。公司本次投資,有利於提高海外市場影響力,促進北美市場拓展,符合公司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目前,該投資項目已交割完畢。

2018年3月,公司與全國領先的設備運營服務商上海宏信工程設備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速國內市場開拓力度。

2018年展望:

公司的名義年產能為11000臺,2017年實際生產17000臺,如果需求足夠好,相信其潛能可以進一步挖掘。2018年3月,公司發貨量超2600太,僅27日當天,就集中發貨了200多臺,創歷史新高。從3月的發貨量來看,公司的產量在2017年的基礎上提升30%的難度不會很大。

為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擴大產能,公司以自由資金1500萬投資“年產15000臺智能微型高空作業平臺技改項目”,該項目預計完成時間為2018年6月。根據雪球用的描述,微型作業平臺的售價在4-5萬,2018年估計能實現2億的產值。

2017年11月公司完成了定增,募集了8.8億,用於臂式平臺的建設,產能為3200臺/年,這個項目的投產將給公司營收帶來很大的增量,但要等到19年才會投產,以2017年單臺37萬的售價來看,這個項目在樂觀的情況下可以貢獻約12億的營收,等同於再造一個鼎力。

受產能限制以及2017年高基數的影響,2018年公司的業績增速樂觀來看能有30-40%,增長包含兩個方面,原有產能的挖掘以及新增的智能微型作業平臺項目。2019年隨著臂式平臺的投產,公司的營收大概率會有較高的增速。目前公司的臂式產品的產量較小,即便19年新項目投產,也不宜以“滿產滿銷”來估算利潤。

估值:

公司當前的市值為114億,PE 為40.3,如果未來兩年的業績增速均預估為40%的話(偏樂觀),18/19年的前瞻PE分別為28.6倍和20.4。結合估值與成長性來看,公司具備投資價值,但還有一些風險必須高度重視:1.公司產品的利潤率較高,新的競爭者紛紛涉足,未來可能出現價格戰;2.公司產品的出口比例較高,可能會受到貿易戰的不利影響。

【2018年財報】

1、一季報

2018Q1公司的營收為3.11億,同比增長了23.0%,淨利潤為7000萬,同比增長了4.4%,扣非淨利潤為6700萬,同比持平。

公司的營收增速表現不佳,一個重要原因是17Q1的基數太高,18Q1增速低點也屬正常。其實從17Q1起,公司的營收增速呈現下降趨勢,目前還未企穩,不過從過去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也不用太擔心。高空作業行業的發展前景無疑是很好的,但這不是說每年都會保持穩定的較高增長,可能一些年增長快些,一些年增長慢點。

相對營收,淨利潤的表現可謂是比較糟糕了,同比僅有4.4%增長。利潤端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毛利率同比下滑了約6個百分點至37.5%,淨利率則是同比下滑了4個百分點至22.5%。

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由於人民幣升值影響收入、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成本、Q1海外較低毛利的產品銷售佔比提升。根據雪球其他投資者提供的信息,Q2起部分海外產品售價將有5-8個百分點的提升,另外伴隨著微型剪叉項目下線,相關產品的規模效應開始顯現,粗布判斷Q2起毛利率將明顯回升。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判斷18年國內AWP銷量有望達2.5萬臺,增速超45%;從公司產能的角度,年產1.5萬臺微型剪叉項目預計於18年6月投入使用,整體產能將突破2萬臺以上,跟進國內市場需求。臂式募投廠房預計將於19年下半年釋放部分產能,未來其臂式產品的覆蓋率、毛利率也有望顯著提升。

總的來說,公司的短期業績表現不佳,但長線看多邏輯不變,當前的估值稍貴,值得保持跟蹤關注。

【估值和結論】

僅看PE、PB及過往公司的業績增速,當前的股價顯然是高估的,但考慮到公司的體量、本身資質、殼價值以及增長空間,可以說股價高估得不算離譜。上市以來公司的PE均值在50左右,牛市一度衝到120。

截止5月5日,公司PE/PB分別為38/4.5,公司估值沒變化,主要是公司業績保持高增長。從絕對值來看,公司的PE、PB仍不低。

推測未來兩年的業績,按照此前的估算,未來幾年公司的營收復合增速有望保持在30%左右。此前的結論是30倍PE買入,起碼還要下跌40%左右(需要次新股泡沫破裂)。目前來看30倍買入的標準有些保守,畢竟公司2017年一季度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當前40倍PE是一個不錯的建倉點了。

結論:

從長遠的角度看,2014年美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設備保有量已超過50萬臺,同比增長7%,歐洲十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設備保有量也達到28.5萬臺,而2015年我國存量僅約2-3萬臺,發展潛力巨大。 假設到2020年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發展水平能夠達到2013年美國的10%,綜合判斷到2020年我國高空作業平臺存量有望接近10萬臺,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1%。目前國內高空作業平臺生產廠家規模均較小,有能力生產高端產品的本土企業數量較少,公司為絕對龍頭,未來增速大概率超過行業平均水準。對比全球最大的高空作業平臺生產企業Terex,其收入規模已達到150億元左右,鼎力的收入規模僅約Terex的3%,但盈利能力遠超國際巨頭,產品價格僅為國際巨頭的2/3,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提升,以及生命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高空作業平臺在國內的發展空間無疑是巨大的。作為行業的開拓者和領軍者,浙江鼎力在未來幾年的營收增長是比較確定的。過去高空作業平臺市場較小,參與者較少,未來隨著市場的發展,國內的機械製造巨頭很可能介入這一領域。行業競爭總體上趨於激烈化,為了拓展市場,公司的銷售費用可能持續保持較高增速,毛利率較之前則可能進一步下滑,利潤增速不及營收增速將是常態。在歐美等國外市場,公司具有較大的開拓空間。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董事長許樹根是很有進取心的,與國外公司的合作基本是親力親為。

【風險點】

公司客戶群體

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終端客戶群體為建築施工公司、物業管理公司、設備安裝公司、保潔公司、廣告公司、機場公司、地鐵公司等。除這些客戶外,現代城市中還存在大量其他高處作業需求,客戶種類也並不固定。有固定需求的客戶會直接購買所需平臺,其他客戶則一般通過租賃公司租借所需產品使用。

門架式高空作業平臺(應該就是指高空取料平臺):終端客戶群體為倉儲物流公司、超市管理者、以及其他存在高處貨物堆放和搬運需求工業企業。

直壁式高空作業平臺:終端客戶群體為建築施工公司、船舶建造公司、飛機制造公司、大型設備安裝公司等。現代工業社會還涉及很多其他工業生產過程需要高處作業,特別是既要求到達高處,又要靈活調整空中位置的施工條件,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都是理想的作業工具。因此,這一產品的應用並不完全侷限在上述行業和客戶群體中,大量偶發高處作業需求的客戶一般通過租賃商租借高空作業平臺使用,其所處行業也千差萬別。

總的來看要小心下游的週期向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