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花使者堅守40年,因病退休,最大心愿:村小能有接班人

在四川德陽有一個小村莊名為窯房村,村子裡有一所小學,小學裡有三位教師,其中兩位是一對夫妻,56歲的常中光和他53歲的愛人許華珍,常老師在這所小學已任教40年,他妻子許老師任教也有30年了。

護花使者堅守40年,因病退休,最大心願:村小能有接班人

據瞭解,常老師從1978年8月開始執教工作,選擇窯房村這所小學是因為這裡沒有教師。因為工作業績突出,曾有多次機會前往鄉中心小學工作。但是常老師捨不得這裡的學生,拒絕了調往鄉中心小學的機會,堅持留在這任教。這一干就是40年,甚至教過一家三代人。

剛開始的時候經濟條件非常困難,常年要住宿在環境潮溼的房子。時間長了常老師的雙腿就出現了問題,去醫院被確診為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而這兩年許老師手也得了風溼關節炎,不能做飯洗碗,只能由常老師包辦了。

平常除了教學,為了解決37名學生的午飯,他們還種了些菜,常老師每天要給學生做菜燒飯。

護花使者堅守40年,因病退休,最大心願:村小能有接班人

護花使者堅守40年,因病退休,最大心願:村小能有接班人

許老師說:“我作為他的愛人,他很想完成他教書的職業,所以我必須支持他”

護花使者堅守40年,因病退休,最大心願:村小能有接班人

如今,常老師因病準備退休,他最大的心願就是這裡有接班人,把窯房村小學堅持辦下去。

護花使者堅守40年,因病退休,最大心願:村小能有接班人

護花使者堅守40年,因病退休,最大心願:村小能有接班人

個人觀點:

首先,教師流失嚴重。每年的招聘考試會帶給鄉村教師一些希望,同時也使鄉村教師流失。還有一部分辭職的鄉村教師,因為條件差,待遇差,沒有社會地位等各種原因辭職。

其次,工作負擔重。鄉村教師嚴重不足,教師少,要承擔的課時量就多,並且鄉村教師面對的孩子們整體素質都要低於城市,教學困難還不容易出成績,感到很吃力。

另外,生活情況不樂觀。雖然《教師法》說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但是一直也不高,鄉村教師所在學校條件差,生活環境也不好,教師收入普遍較低,造成教師隊伍不穩定。

總之,農村教師的生活現狀,是進步時代值得關注的邊遠地,健全農村教師住房保障體系,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完善農村教師工薪制度,落實農村教師健康行動措施,增強農村教師身心健康等等,是當下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民生工程、戰略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