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認爲「館閣體」也是書法?

千千千里馬


先明確地回答一下:這是因為許多人都認為“館閣體”是書法!

如以此羅輯:難道電腦打的字就不是文字了?

館閣體源於明初沈度,早稱“臺閣”、“中書”,後稱“館閣”。顧名思義,“臺閣”、“館閣”就是明朝相當於宰相的內閣制“臺閣”書寫的字體,後廣泛運用於公文、制誥或科舉的範例文字。

時沈度於永樂中任翰林典籍,後至翰林學士。以善寫篆、隸、真、行公體書著名,尤精楷書。學智永、虞世南,風格婉麗端秀,圓潤年正,受明成祖重愛。朝庭金版玉冊、重要制誥多出於他手筆。其後重要推手者還有姜立綱等人,其作品《楷書東銘冊》藏於故宮博物院。

至乾隆年,弘曆帝對趙孟頫書法的喜愛,朝野亦由尚董轉為崇趙。書法也被列為重要考核項目,許多文人為“爭妍筆札,以邀睿賞”,紛紛仿效董、趙字體,於康、雍、乾時,遂形成所謂“館閣體”書法,追求烏、方、光,分行布白,縱橫合乎阡陌之經,引筆著墨,濃淡燦乎珠玉之彩;縮率更、魯公於分釐之間,運龍跳、虎臥于格式之內。精能工巧,遏越前載。如此,館閣體的形成,皆於深厚傳統,雖有其背景使然,但不愧為書法進程中的偉大創舉。

康有為批評館閣體“大小一律,千人一面”,認為嚴重地遏制了個人的藝術創造。那是當時為書風變革提出的反面例子,不能引為真灼;況於時的書家何多、水準修養之厚,完全有資格評鑑館閣體之弊。

於今,何家於館閣體得之皮毛焉?任人可抗衡其時之修學?如此妄議“館閣”豈不令人恥唾!





臨池管窺


“館閣體"又起爭議啦!很可笑的!

不是有人認為“館閣體”是書法,它本身就是書法!說“館閣體”不是書法的人,因為他根本就不會、也寫不出“館閣體”。所以,就給“館閣體”戴了一頂莫須有的、不是書法的帽子。



“館閣體”,明代稱它什麼來著?啊,明代稱之為“臺閣體”。“館閣體”是科舉制度而形成的考場通用字體,其特點是:烏黑、方正、光沼、等大。

那麼,“館閣體”師法哪家啊?有沒有傳統的影子啊!我可以肯定地說,“館閣體”中,《宣示表》的元素最多,起碼佔百分之五十。還有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書法的影子顯現,也不排除王羲之楷書的元素時隱時現其中。所以說,“館閣體”既是師法古人,又是繼承傳統,且法度森嚴的楷書書法。

至於有人說“館閣體”不是書法而是“寫字”,說它呆板,無靈性,這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實際上,若認真觀察“館閣體”中的每一個字,就會發現它的可觀賞性極高:點畫精道,結構勻稱,字字有勢,字字有神,氣息通暢,高雅可品。要說它的不足,僅是缺少那麼一點點兒的變化,包括墨變。

以上為一家之言。一孔之見,僅供參考。歡迎各位網友發表不同觀點。


中州耕牛堂主


我想反問一句,你為什麼認為館閣體不是書法呢?

無論如何,事實就是館閣體是書法中的一種,不僅如此,館閣體書法的形成、發展以及在促進中國書法成熟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館閣體,顧名思義就是古代的管閣大臣用來書寫文書的時候,或者進行科舉考試時所通用的一種書法字體,其實這就相當於古代的標準手寫體,某種意義上的“印刷體”。

館閣體主要的書寫者是官員、官僚和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那麼我們就以我們熟知的參加科舉考試為例,我們都知道文科考試,尤其是科舉考試,最重要的,就是你寫字的好壞。

不僅古代考試是這樣要求的,現在考試也是這樣要求的,寫字比較好,可以省去你分辨字跡的時間,把注意力放在內容上。你想,一個看起來寫字很差的人,即便它的內容在好又有什麼用呢?因為這樣的人即便是當了大官,也沒辦法處理日常工作。

寫字好的人,往往一般來說他們在學習上也不見得非常差,而且能夠長久的堅持學習一個事物到成功,說明這個人的素質是有的。所以,這也是衡量人才、選拔人才的標準。

能夠踏踏實實的完成一件事,而且把一件事做到好,做到水平高妙,這不僅在古代,在現代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品質,也是好多用人單位、企業考察人才的一條標準。

因此,館閣體可以說是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以及才學才鑄就成的藝術結晶,遠不是一句“這不算是書法”“這不是藝術”就可以抹殺的掉的。

另外從館閣體對於中國書法的貢獻上來講,館閣體書法很多都是以歐體和趙體以及其他書法家比方說董其昌的書法文本為基準的。那麼以他們的書法為藍本而來形成的館閣體書法其藝術性也不見得有多麼差。

所以從書法的普及上來說,館閣體在中國書法歷史上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館閣體高明的地方就在於它很好的處理了實用性以及藝術性方面矛盾的問題,這一點創舉,也是館閣體作為書法的一個重要的證據。


松風閣書法日講


館閣體的問題是不自然,反書寫習慣。大部分的硬筆書法家也都是這樣,他們的字不能說不漂亮,但是他20秒寫一個字,你學了有什麼用?

館閣體要求是黑大光圓,目標是讓閱卷者清晰好認。墨當然沒有那麼黑,能黑的原因是描了又描,就是字寫完以後對於不夠黑的地方進行重描。列位,這絕對是小兒科的寫字方法。大,是結體要大,別寫蠅頭小楷,閱卷的都是一群老頭子,你就別考驗他們眼力,否則他們考驗你心理承受力。光,是指字不能有毛刺。列位,寫字是用毛筆寫,毛筆就會分叉,有時會帶一點毛刺,這是正常的。但是館閣體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仍然是描字邊,用鋒描字邊,手動反鋸齒。列位,這是寫字嗎?這是畫字!至於圓,是館閣體用筆圓潤。說實在的,這個真不是毛病,趙孟頫的字不也是圓潤的嗎?關鍵的毛病,館閣體還講究方。這個方不是和圓相對,而是字字方正,大小類似。列位,要知道,漢字有的大有的小,全寫成一樣大小,這不是寫字,乃是印刷術。

歸結起來,館閣體的最大問題不是它不好看,而是他違背了寫字規律。用反覆修飾的方法寫一個字,是違背寫字的本意的。這才是館閣體被嫌棄的原因。

要說現代館閣體,列位看到的這些字體就是館閣體嘛。字字大小相同,黑大光圓,你要覺得也是書法,那館閣體也沒什麼嘛。


多思多看


“館閣體”是傳統書法。不是嗎?“醜書”可以毫無原則的登堂入室,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現代書法藝術“精華”。難道傳承了近千年的民族精粹至寶,在一些“智者”眼裡,都成了非要剔除不可的糟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