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黨節,夏邑縣「紅色教育基地」大盤點

七一建黨節,夏邑縣“紅色教育基地”大盤點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位於夏邑縣孔莊鄉八里莊村,距離縣城17公里,1982年始建,1985年10月15日落成,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張震參加了落成典禮。佔地面積315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平方米。館內松柏青翠,館外是寬闊的紀念廣場,廣場中間是一座白色雕塑,彭雪楓將軍騎著白馬,目視遠方,英氣逼人。

大門內左側是一座紀念亭,亭下立一石碑,正面刻“彭雪楓將軍壯烈殉國處”,碑陰刻有彭雪楓生平事蹟,據說,彭師長的殉國地點是後來張震將軍指認的。進大門直走,就是紀念館的主體建築“彭雪楓同志事蹟展覽堂”,甬道中央坐落彭雪楓將軍半身塑像,底座正面鐫刻有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寫的“彭雪楓將軍”5個大字。

七一建黨節,夏邑縣“紅色教育基地”大盤點

白廟村革命烈士陵園

白廟村革命烈士陵園,為紀念當年在白廟東北馬趟子戰鬥中犧牲的七十二位無名烈士修建。當年由於生活困難,白廟村民掩埋烈士時,有的用門板,有的用蘆蓆,有的僅僅是秫秸包裹,條件極其簡陋,如今生活愈好,村民們愈發感到愧對英靈。2013年4月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新修建。陵園佔地3996平方米,緊鄰夏亳公路,交通方便,環境優雅。陵園圍牆、大門均貼著紅色的瓷磚,門首、亭頂用的是紅色的琉璃瓦,門首六個金色大字“革命烈士陵園”,整體莊嚴肅穆,給人一種熱血沸騰的觀感。

詳情閱讀:沉睡在白廟村的七十二勇士

七一建黨節,夏邑縣“紅色教育基地”大盤點

紅色教育基地-孫後寨

紅色教育基地-孫後寨,位於北嶺鎮孫後寨村,這裡是遠近聞名的黨史民俗館,在裡面濃縮收集了新中國成立前,當地群眾踴躍參與大革命的故事以及一些歷史文物,在這裡,你會被當年當地群眾轟轟烈烈鬧革命的故事所感染。北嶺鎮人傑地靈,英雄輩出,先有李德明等十一位烈士為國捐軀,後有鄺莊村的劉欽鑑、劉笑平、洪慕顯三位同志為連三任的碭山縣長,孫大莊孫大娘、丁大娘的救人故事等。

七一建黨節,夏邑縣“紅色教育基地”大盤點

付樓烈士陵園

付樓烈士陵園,在北嶺鎮朱樓村,流傳著抗擊國民黨反動派的18烈士壯烈犧牲的事蹟。1947年農曆臘月27日夜裡,夏邑縣國民黨800餘人血洗了朱付劉樓的革命武裝,製造了震驚豫皖蘇三分區的“朱付劉樓事件”,這次戰鬥中,民兵13人戰死,20餘人被俘,其中8人被鍘頭,為紀念烈士,縣政府於2012年在付樓建烈士陵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