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脫貧攻堅|「數」說匯川「出山」羣衆的幸福生活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走進匯川區易地扶貧搬遷高坪水口安置點,一排排黃牆灰瓦的樓層住房,整齊排列,房前屋後綠樹掩映,道路寬敞明亮,學堂堡社區衛生服務站、喜慶堂、平價超市、農貿市場等公共服務場所一應俱全。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隨著搬遷貧困戶陸續入住,各類貼心服務、設施也接踵而來,真正實現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可致富”。

“數”說就業

“從毛石老家搬到水口來,在家門口就業,每月有2000來塊錢,還可以照看家庭、孩子,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今年6月份搬進高坪水口安置點的楊存豔告訴記者,以前住的是木房子,住房條件差不說,還因照顧家中兩個孩子讀書無法工作,面對家中各種開銷,生活重擔全都落在丈夫聶華均一人身上。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今年,楊存豔一家藉助“易地扶貧搬遷”東風,搬進了高坪水口安置點,住上了樓房。同時,通過學堂堡社區提供的公益性崗位,楊存豔在社區新開的平價超市裡做起了導購員,愛人聶華均則在附近工地做工,兩人既有了穩定收入,還能顧家,生活逐漸好轉起來。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據瞭解

像楊存豔一家這樣搬進來就能找到工作的,在高坪水口安置點還有很多。

據悉,為全力解決3881名搬遷群眾就業問題,社區超市、喜慶堂、公益性崗位、農貿市場攤位、珍酒廠等企業為搬遷群眾提供公益性就業崗位440餘個。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除此

針對發展動力不足的搬遷群眾,學堂堡社區還設立了勞務公司,對其進行統一勞務培訓,促進勞務輸出。而對於特別困難、沒有勞動力的搬遷群眾,則由農村低保轉為城鎮低保,多措並舉確保搬遷群眾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可致富”。

“數”說就學

“現在政策好啊,除了能住在城裡,孫子還轉到附近學校上學,學校教學環境好,孫子每次考試都要考95分以上。”提起孫子就學情況,團澤鎮大坎村沙灣組村民王義蘭讚不絕口。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據王義蘭介紹,在老家交通不便,村裡的孩子們為了上學,每天要走上好幾公里山路。今年3月,王義蘭一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遷至高坪水口安置點,正在讀二年級的孫子就學問題一直讓一家人擔心不已。“沒想到只要辦一張轉學證明,孫子的就學問題就得到了落實,還有專門的幫扶老師進行課下輔導,一家人別提多高興了。”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據瞭解

953戶搬遷群眾入住後,學堂堡社區為搬遷群眾開設了綠色通道,積極與附近3所學校(社區幼兒園、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學、新黔小學)加強對接、協調,搬遷群眾只需辦一張轉學證明(中小學),到社區進行登記後,便可就近就學。

據統計,目前該安置點已落實解決401名孩子的入學問題,徹底免除了搬遷群眾子女的就學煩惱。

“數”說醫療

說起老家,搬遷群眾都有說不完的痛楚,房子破舊、山高路遠,村裡沒大夫,誰要是有個傷風感冒,都得跑到幾公里外的集鎮上尋醫。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對此,學堂堡社區配套建設1個社區醫院,配備門診醫生13名,此外,高坪衛生院5名專職醫生還與953戶搬遷群眾進行一對一幫扶,提供專業的上門診療服務。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如今

遇上“小毛病”,搬遷群眾只需要步行兩分鐘就能到社區醫院進行診療,如果遇上疑難雜症也只需撥打幫扶醫生電話,他們便會上門進行診斷,切實為搬遷群眾提供健康保證。

“以前,在山裡每天忙著砍柴、幹農活,搬出來之後,就醫、上學、就業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生活得跟城裡人一樣舒適幸福。”泗渡鎮搬遷群眾王朝輝道出了搬遷群眾們的心聲。

聚焦·脱贫攻坚|“数”说汇川“出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