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脫貧攻堅|林河村之變

聚焦·脱贫攻坚|林河村之变

嶄新的辦公樓、寬大的廣場、村衛生室、斜頂公廁、休閒長廊……青山腳下的一棟棟民居,青瓦白牆,酷似水墨畫。走進仁懷市學孔鎮林河村,文明的氣息撲面而來。

誰曾想到,2017年,林河村還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遵義市級後進基層黨組織。

01

2017年3月,遵義市副市長廖海泉來到林河,所見所聞讓他驚歎,沒想到這裡環境衛生如此差,基礎信息如此不精準,石漠化如此嚴重。

一年之間,從後進到先進,林河村走過了一條加速蛻變的“高速路”。

鄉村富不富,全看黨支部。2017年春,林河支部被市領導的三個“沒想到”所鞭策,加快了整改步伐。

聚焦·脱贫攻坚|林河村之变

村支兩委以脫貧攻堅“三大行動”為切入點,開展“政策大宣講”,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查漏補缺,同時收集群眾反映的各種問題,並建立臺賬。

鎮裡組建工作專班,明確問題整改責任人及時間要求,開展積案化解,並逐一落實,逐一銷號。對不穩定因素問題,採取分片分組包戶到人的方式,把矛盾化解在村。提升鎮村、市級單位幫扶幹部的幫扶業務能力。結合村情實際,制定脫貧攻堅工作方案,簽訂責任狀。針對脫貧攻堅階段性工作任務,一週一督查、一週一通報,有獎有罰,全面提振精氣神,推動工作落實。

這一來,有效提升了群眾對幫扶工作的滿意度。

02

通過匹配上級資金,村裡打造出嶄新的村委會陣地。全村實施了房屋風貌改造,優化了人居環境。同時,健全了村規民約,提升群眾環保意識。

為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2017年林河村從專業合作社、致富帶頭人中發展了2名黨員,還把5名致富能人納入後備幹部培養。

林河還組建了村民議事小組,由精選的“五老”人員和懂農業愛農村的專業人士組成。凡村裡大事,都由議事小組來商定。此後,林河村清退低保戶60戶,調解糾紛23起,禁止濫辦酒席2起,教育整治破壞生態產業5人次。這樣的議事小組,有力地促進了群眾自治、民主管理,深受大家擁護。

聚焦·脱贫攻坚|林河村之变

一年後的今天,無論群眾思想觀念、幹部作風、村容村貌、經濟發展,林河村都呈現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村幾乎被油路全覆蓋。藉助外來幫扶資金,林河村修起了渠水壩大堰工程,解決了全村人畜飲水和灌溉需要。通過“村社合一”,發展了500畝辣椒種植基地。辣椒基地通過入股分紅、勞務用工、土地流轉覆蓋貧困戶45戶、貧困人口207人,常年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村級積累2.52萬元。

為了壯大林河村辣椒產業,政府為林河投建了一條辣椒烘乾線,目前是仁懷市唯一的辣椒烘乾線。椒農們都說,今年辣椒收成定超過去年。

03

按照“長短結合”佈局,林河還投入資金80萬元,栽種了軟籽石榴150畝,並套作實施林下芍藥種植。發展了20個大棚蔬菜基地,與周圍兩所學校簽訂了合同訂單,促進了群眾增收脫貧,還讓村集體經濟有效增收0.5萬元以上,讓林河甩掉空殼村的帽子。

聚焦·脱贫攻坚|林河村之变

2018年5月26日,林河村黨支部被遵義市委組織部推薦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

眼看村容鉅變,致富有路,生活日益舒心,林河村人對黨和政府充滿感恩之情。林河村委會宣傳欄裡,全是感恩大自然、感恩黨和政府的內容。廣場上,經常舉行感恩教育及其他活動。長廊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那是林河村人的心聲。

聚焦·脱贫攻坚|林河村之变

文、圖:張貴永 遵義雜誌社全媒體記者 陳玉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