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不是最佳的時機!

小米上市,不是最佳的時機!

小米上市,不是最佳的時機!

盼望著,盼望著,小米要上市了!

但是,很顯然,即將上市的小米,不管是在融資額度還是估值上,都與最初的估計有著很大的距離。

甚至,如果傳言成真的話,小米大概540億美元的估值,與2014年450億美元的估值相比,也並無太大的實質性跨越。

回憶一下自從小米籌劃上市以來的傳言、猜測,小米經歷了一個從天空到凡間的降落過程。由千億美元估值到現在的幾乎“半價”,還未上市便“洗去鉛華”了。

也許,這才是真實的小米;也許,將來小米還有機會。可這,肯定不是不少人期待的小米。

但在我看來,客觀而論,儘管小米上市已經處於倒計時中,可當下這個時刻,並不是小米這家優質且有遠大前途企業上市的最佳時機。所以,才有了這種“起落”。

小米很優秀,小米必須要上市,但這次上市的機會卻不是最佳時機!理由如下。

第一,獨角獸的整體形象,已經從最初的“當紅炸子雞”,到了如今的形象不佳。

6月,是“獨角獸”們排隊去上市的季節。至於原因,自有公論。

但是,在我心目中,獨角獸的形象,已經從最初的“當紅炸子雞”,到了如今的形象不佳。

曾幾何時,“獨角獸”幾乎成為中國股市的希望。《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一度很讓人振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熱度已經明顯降溫,對“獨角獸”的冷靜思考反而佔據了上風。而事實上,富士康等“獨角獸”在A股的快速上市,也並未起到理想中的作用,反而弊病盡顯。

細數那些不同版本中的“獨角獸”企業名單,那些未上市的公司中,有的公司能否生存下去都已經成為疑問,更遑論什麼在A股上市。“出師未捷先賣身”的摩拜,已經走在了前面,下一個是誰還不清楚。而對海外上市“獨角獸”回來“割韭菜”的擔憂,目前也已經不少。

未來,未上市的“獨角獸”公司應該會進入大浪淘沙的階段。海外上市的“獨角獸”迴歸A股,將會被更加冷靜的對待。

這種局勢下,小米難免會受到影響。即便,它是在香港上市。

如果度過了“獨角獸”公司的大浪淘沙階段,那小米麵臨的形勢應該會寬鬆的多。只是,現在不行。

第二,自我定位與外界定位有著太大的距離。

小米自我定位為“互聯網公司”,用雷軍的話講:“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而外界則更樂意將其歸類於“硬件公司”。孰是孰非,時間會證明。

不過,定位不同,在未來“錢景”上則肯定會大相徑庭。

想起不久前,聯想集團從香港恆生指數中被剔除。這件事對硬件公司上市有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還不敢判斷,但可以預見的是,相對於硬件公司,市場對“互聯網公司”應該會更加青睞。

公平的講,小米的“互聯網公司前景”很不錯,但需要時間。而從互聯網收入佔比看,小米還真的很難被稱之為“互聯網公司”。硬件業務,還佔據著小米業務鏈的絕對主力地位。

假以時日,這種格局或許會改變。可是,今年卻是小米手機業務最好的一年。未來的手機市場會如何發展,還難以確定。

當下,手機業務如此之好,不利用起來豈不浪費?這樣的話,就很矛盾,當下與不可預知的未來的矛盾。因為,時不我待!

假如給小米時間,讓它能夠證明自己是一家真正的互聯網公司,那局勢還會如此嗎?我想不會的。但現在沒法證明。

第三,小米迴歸A股之路的“戛然而止”。

這讓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本來,小米的A股CDR之路順風順水,“小米速度”差一點成為現實。

這裡,假設一下,如果小米A股CDR之路成行,那麼,小米在香港上市肯定會輕鬆許多。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A股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可以這樣說,證監會的《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託憑證申請文件反饋意見》,讓小米迴歸A股之路戛然而止。而這,我認為直接影響了小米在香港的上市之路。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這裡,我們不妨再回憶一下《反饋意見》中幾點引人關注的核心內容。而這幾點內容,恰恰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問題。

《反饋意見》的第81個問題:“(小米)公司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報告期內,互聯網服務業務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9.6%和8.6%,主要來自於廣告推廣和移動遊戲業務。報告期內公司來自智能手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37.15億元、487.64億元和805.64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0.40%、71.26%和70.28%。請發行人結合公司主要產品、業務實質、收入佔比、利潤來源等,說明公司現階段定位為互聯網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準確。”

《反饋意見》的第82個問題:“公司定位為一家硬件引流、互聯網變現的科技創興公司。請發行人結合公司互聯網獲客方式、除了通過硬件獲客,能否通過其他互聯網方式獲客、以及國內智能手機增長趨勢、滲透率等情況,說明未來互聯網變現的趨勢、業務增長空間、是否具備未來持續增長的能力。”

《反饋意見》的第83個問題:“2015、2016年,公司收入整體平穩,2017年大幅上升;2015至2017年,公司毛利率逐年大幅上升。與此同時,公司的存貨餘額和應收賬款餘額也大幅上升,幅度遠超收入的增長。請發行人說明原因及合理性。”

這三個被《反饋意見》歸於“其他問題”的問題,恰恰是讓小米迴歸A股之路戛然而止的核心問題、根本原因。

如果小米能夠回答這些問題,那麼,小米的上市局勢不會是今天的模樣。可是,小米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撤回CDR。

小米的這種撤回,會對它在香港的上市前景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很難說是正面的影響。

而除去以上三個因素外,在6月份,香港恆生指數頹勢明顯,這也不是一個積極的因素。我曾經預想,這種局勢下,小米或許會暫緩上市進程,但我想錯了。

正是基於以上諸多原因,我認為,小米上市的時機,不是最佳時機!這時候,我倒是想起雷軍當初“五年不上市”的話來。也許,雷軍的最初判斷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