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圖、文 | 鄒洋

我出生長大在太原,算是地道的山西人,直到2006年上大學,幾乎沒有去過其他地方。我覺得太原很大,但耳聞目見中,總有更大的城市在召喚我。小城市的青年似乎天然嚮往遠方,並對此抱有浪漫主義的想象……多年以後,這撥人才明白進城打工多辛苦,但又發出感嘆,家鄉回不去了。

大學去了杭州,據說風景好,最重要的,離家夠遠,從太原出發,要坐24小時的火車。漫長旅途中,我發現雖然一路經過諸多省份和城市,但城市再大,從駛進到駛出,不算停車時間,20分鐘足矣,剩下的20多個小時呢,無盡的田野,村莊,山丘,工廠,道路,村鎮……

我喜歡這路邊的風景,放眼望去,總有場景,建築,儀式,姿態讓人眼前一亮,大到山被削去,水被攔截,小到一株植物,一眼對望。這是多麼豐富的一個世界呀,但是,除了匆匆一瞥,它沒有在文明的世界留下多少遺蹟,沒有被記錄,就不曾存在。

並且,很多年過去了,情況並沒有改觀。

有人倡導去國還鄉,搬到水草豐美的地方過起鄉村生活,但這更多是一種消費方式,而非生產方式,象徵意義大於指導意義。近來,媒體開始提及三線四線,但其實是追隨資本與房地產的動向,並不關心那裡人民的生活。

人們選擇遺忘這些地方,或真的無以為記,但這是大部分中國人真正生活的地方。以山西為例,2015年總人口3664.12萬,而所有地級市城區人口加在一起,才不過1100多萬。對外地人來說,很多人不知道太原,更小的一些城市呢,呂梁,臨汾,長治,運城,永濟,孝義,想象都無從憑依……它們已經消失於媒體的視線中很久了。

今年4月, 我拿出10天時間,計劃了一場旅行,以我的故鄉為開始,去這些小地方看看。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山西多山,西有呂梁山,東有太行山。因為路不好走,這裡保存著很多舊時風土,梁思成就是在這裡發現唐代建築的,有的地方還保留著儺戲。有時,路過很破敗的山區,忽然看到一座教堂。據說早期的傳教士先到達北京,然後沿著太行山脈,開始了傳教工作。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路過的工廠,不知是做啥的,我想和煤有關。山西境內近一半地下埋藏著煤炭,全省產煤縣(市、區)超過80%。而且出煤品質都屬上乘,諸如煉焦煤、無煙煤等等。說山西人睡在煤海上,並不過分。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拍了一張,覺得沒拍下好看的月亮,鏡頭靠上又拍了一張,然後把兩張合在了一起)

大煤礦為山區帶去了城市文明:有大礦的地方,就有五層樓的小區,有醫院,有學校,有廣場,有商業街,有抽水馬桶,煤氣暖氣,還有五險一金。這是鄉村的飛地,有時候,我覺得跟北京三環裡的某個老小區也無甚差別。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洪洞縣城。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孝義。賓館窗外,標間不錯,一晚上60塊錢。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路邊風景。很多照片並不記得在哪拍的。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某小區。如果用一種氣味形容小時候,可能是拖把拖過地面的味道。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古交市。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像個國王。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小城市都有一條橫貫城中的大道,坦然有序。但一拐彎,就走進了商販自發組成的街邊市場,一些女孩在路邊發著小廣告,小店鋪裡總有小孩在寫作業,電動車常常少一塊後視鏡,麵包車的屁股上都貼著幅對聯。路邊既有五星級公廁也有喪事戲臺,都市的文明之光與鄉土生活經驗在這裡只有一步之遙。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臨汾。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霍州。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鄉寧縣。大部分鄉鎮都呈長條形,人們逐水而居。不知是否受到省會的影響,政府都熱衷修整河道,並把兩邊道路命名為“濱河路”。站在橋上望,廉價材料搭建的屋頂很煞風景,但這也透露出人們的生活哲學:湊合過吧。很多東西看起來都有種臨時感。如果一個招牌寫著,“金魚內衣”,不一定是金魚牌內衣,而是既賣金魚,又賣內衣。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路過小店,羊肉湯。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長治。走在街上忽然聽到做禮拜的音樂,很美。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某縣城商場。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孝義,路過一瞥,信息量很大。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我很少走高速,一般走國道,鄉道,縣道,村道,另外一些,被高德地圖歸類為無名道路。

最煩的是遇上運煤路。髒,真是髒,沿途所經,一切都被染成黑色,路是黑的,樹木是黑的,磚牆是黑的,路人也都黑頭土臉(曾經,因有運煤專線接近雲岡石窟,連佛像都被染黑)。煤灰吞噬一切,只有撲面而來的柳絮,噗噗砸在車窗上,又美又虐心。

大車司機最煩踩剎車,他們不停在超車,上坡超車,下坡超車,彎道超車,隧道超車,經過村莊,有限速30的牌子,視若無睹,儘管開過。只要對面沒車,通常猛按兩下滴滴,絕塵而去。也有人同時超兩輛車,最恐怖的是,車是對面來的,佔用了我的車道。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這尊神像好像是塑料做的,連同旁邊的花,信仰不分材料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廣勝寺。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高平開化寺。山西不缺旅遊資源,就晉南而言,堯舜禹都在這裡建都立業。事情是這樣的,唐家莊堯老了,讓虞家莊的舜接班,虞家莊的舜老了,讓夏家莊的禹接班,禹老了沒有禪讓,把帝位給了兒子啟,啟建立夏朝,中國開始了朝代更替。可惜,以上並非信史——歷史學家尚未找出證據。所以,行車途中,無論是路過黃帝陵(曲沃)還是炎帝陵(高平),我都未曾停留。

但這些傳說還是足夠美麗,從地名上就可以看出:臨汾的市中心即為堯都區。沁水縣城西約45公里有座歷山,因為舜曾到此耕作,歷山頂峰又叫舜王坪,舜燒製陶器的地方叫“可陶村”。他養過馬的地方叫“馬柵背”。他除惡龍的地方叫“斬龍臺”。河津有禹門口,運城附近有夏縣,禹王城,大禹渡……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呂梁。睡在小旅館,教人很不踏實,比如髒兮兮的,比如有塊玻璃鬆了,100米開外大車經過,每次都要震。住過一次IU酒店,進門插卡,液晶電視自動開啟,音樂起,播放歡迎語,給人很智能的感覺。不巧,那天晚上停電四次,每次來電後,整個酒店響徹電視開機聲音。

算了,還不如睡車裡(我有睡袋)。首選政府門前附近停車場,治安好,有廁所。老小區也行,感覺挺安全,還睡過一次服務區,很多卡車司機作陪,還有人帶個盆,坐在臺階上洗腳。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無聊的時候打開廣播。有一次遇上一個讀書節目,朗讀了一段鄉村文學:一個男人,因為老婆不讓碰,他太憋屈了,於是抱住路邊的樹,想象抱著自己的老婆,親啊啃啊,嘴上都磨出血來。

這種事情城裡人聽著很荒誕,但走在這廣袤的高原上,好像這種方法也行得通。讀畢,開始放音樂,這時候來首《神仙擋不住人想人》多麼蕩氣迴腸,可惜,廣播裡接的是《紙短情長》。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剛出爐的餅子,味道絕美。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配鑰匙的。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臨汾。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高德地圖我選的高曉松語音版,每次指錯路,都要來一句:走對路發現自己,走錯路發現世界。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分不清是霾還是霧,或者兩者交織在一起。想起1933年林徽因來山西考察時給沈從文的一封信:“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藍,白雲更流動得使人可以忘記很多的事,單單在一點什麼感情底下,打滴溜轉;更不用說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壘,村落,反映著夕陽的一角廟,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處使人心慌心痛。”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山不在高,有水則靈,這是少有的看順眼的山。沿路所見,大部分山如丘陵般參差不齊,植被稀稀拉拉,河床幾近乾枯,零星牛羊在路邊散步,除了總是躲閃在山頭肥大鬆軟的雲,這裡毫無看頭。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某個老小區。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路過。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每到一地,我都吃麵。打開大眾點評,“小吃麵食”排行榜上找第一名。

在長期與南方人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們對面的理解有點誤差。比如朋友說,我愛吃莜麵。他很可能只是去過西貝莜麵村。對我來說,莜麵只是一種面的種類,還有高粱面、豆麵、蕎麵、紅面、黃米麵、玉米麵……選好了種類,還得看做法,拉麵,刀削麵,手擀麵,燜面,河撈麵,剔尖,搓魚魚,栲栳栳,一根面……最後,還看用什麼澆頭,西紅柿雞蛋,醋調和,小炒肉,大燴菜,雜醬,羊肉稍子……山西的麵食就是這三種類別的東西不斷地組合,只要好吃,就是道理。

有一點我一直沒想明白,無論去到哪裡,打開大眾點評的“小吃麵食”榜,炸雞排永遠排前三。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我在永濟市的某招待所。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修繕古建的師傅,把舊的漆面鏟了,再上新的,他建議我到皇城相府看看,他在那邊做了好多年。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廣勝寺塔。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廣告。

視線之外的山西小城

礦上。如今煤炭行業不景氣了,大礦苟延殘喘,小礦都被關停,是好是壞說不太清。挖煤不需要商業文化,更無需創新精神,帶來的更多是空氣汙染,權錢交易,血汗窯井。有人說,山西的落後,就在於煤。

——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