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個人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

“22個人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

文 | 德斯蒙德·莫里斯

重要比賽日的早晨,部落成員們在熟悉的情緒中醒來,這中間交織著翹首以盼的激動與輕微的焦慮不安。他們知道,到了傍晚時分,他們就會帶著榮光或憂愁回到家中。

為了比賽盛裝打扮時,他們中的許多人一定不會忘了永遠帶在身邊以求幫助球隊獲勝的特殊吉祥物、符咒、護身符或幸運飾品。他們可能會經常拿吉祥物來開玩笑,但如果沒有了吉祥物,他們就會覺得惴惴不安。

隨後,他們前往神聖的球場,與朋友們碰面,接著反覆斷言己方今天一定會贏球,必然會大比分屠殺對手,絕對會讓對方徹底潰敗。任何持相反看法的傻瓜都會被立刻要求閉嘴,因為這正是部落巫術開始生效的時候。哪怕只是說起輸球的可能性都會招致壞運氣。這種不忠的態度會惹怒眾神。

球場裡,場地管理員在檢視草地,官方員工在處理數不勝數的詢問,管理人員正陸續入場。檢票閘門的人員已就位,自動售貨機也已調試好。不遠處,光彩奪目的大巴載著客隊人馬駛向敵人的領土,車上的球員們透過窗戶凝視著街道上湧動的主隊支持者,以及他們佩戴的敵方配色的圍巾和帽子。當藍色系的客隊進入一片紅色的領土,隨著大巴離球場入口越來越近,這一片紅色的人海總會讓他們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正遠離主場,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里耳邊會響起許多敵對的聲音。

“22個人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

2013 年,曼聯和維岡競技在溫布利球場進行社區盾杯的比賽,賽前球迷們在溫布利大道上游行。

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大巴小心翼翼地駛向停車場裡的專屬位置,慢慢地停下來。伴隨著“嗞”的一聲,車門打開,客隊球員已然感受到的緊張氛圍頓時變得更加真切了。長途旅行中的閒聊和牌局已經被拋諸腦後。走向客隊更衣室時,他們有可能會與剛剛到來的主隊球員狹路相逢。如果兩傢俱樂部之間的關係很糟糕,雙方球員可能會刻意忽視彼此。如果過道里安裝了閉路電視記錄球員們到來的時刻,他們有時會到攝像頭前裝模作樣、嬉笑逗打,擺出一副輕鬆無比的姿態。如果有原來的隊友出現在敵陣當中,他們甚至可能毫無惡意地開起玩笑。現在,支持者們紛紛湧入球場,逐漸填滿看臺,部落的讚歌已然響起。揚聲器裡播放著流行音樂,季票持有者輕車熟路地走向自己最愛的席位,查閱比賽雙方的出場名單。俱樂部高管在會議室集合,準備進行他們的接待儀式,記者和評論員則在吧檯喝下最後一杯提神的飲料,然後爬向看臺上層的媒體專座。在球場的遠端,客隊支持者們如同野馬一般,被管束在專門劃分給他們的棚子裡,周圍還有警察警惕地觀察著,試圖估計賽後出現騷亂的可能性。大看臺底下,主裁判及其助理正更換著他們的制服。兩間更衣室裡,球員們正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惡戰。日落之前,他們當中至少有兩三個人會經受不輕的擦傷或挫傷,甚至還有可能遭遇重創。如此一想,他們的掌心已經汗溼了。將士們虔誠地執行著迷信的儀式。外向的人吵吵鬧鬧,緊張地開著玩笑;內向的人則沉默寡言,全神貫注地進行著他們個人專屬的小儀式,藉此消磨時間——繫鞋帶,綁繃帶,檢查護腿板和鞋釘,核對根本無須核對的事項,做肌肉鍛鍊,蹦來蹦去。空氣中瀰漫著搽劑的味道。主帥前來巡視,送上建議與激勵的話語,一方面是為了填補等待的空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下達最後的指令。

更衣室外,看臺上已經沸反盈天。場地兩端的雙方球迷高唱著富有節奏感的讚歌,他們已經開始痛罵對方,並大肆吹捧自己主隊的卓越之處;音響大開的流行音樂聲在這場聲浪的較量中也甘拜下風。突然,揚聲器噼啪作響,隨後一個聲音接替了刺耳的音樂,念出了雙方球員的名字。每唸到一個名字,就會引起相應球隊支持者的歡呼,以及對方球迷的嘲諷。現在,只有高管包廂裡是空著的了。

“22個人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

2014 年在多特蒙德,多特蒙德對陣沙爾克的德甲聯賽開場前,防暴警察將雙方球迷隔離開來。

“22個人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

2013 年,阿森納對陣諾維奇的英超聯賽開場前,阿森納球迷走向酋長球場。

看臺下方,球員們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樣等待著的那個聲音驟然響鳴器也會響起,然後部落長老們便穿上大衣,拾級而上,走向自己的專座。兩間更衣室裡,蜂鳴器的聲音促使球員們的情緒發生急劇的變化。球員們走來走去,互相握手,互祝好運。他們開始在更衣室門前列隊,活動自己的雙腿,球鞋上的釘子在硬體操地板上發出嗒嗒的聲響;他們等不及想要用雙腳感受草皮,以及開放空間裡的身體自由。有些球員會調整位置,根據他們的個人迷信來選擇站在哪裡。最後,門打開了,球員們向前走去,穿過甬道,走上場館中央的廣闊草地。

如果這是一場無足輕重的比賽,那麼雙方就會分開入場,前後間隔片刻,避免在這個階段碰面。然而,如果是重要的比賽,那就還有最後一項考驗耐心的慣例要執行——入場儀式。雙方球員在甬道口肩並肩列隊,然後並排前進。站在看臺下方時,兩列縱隊相隔不過幾英尺,但他們依然不會直視對方。他們摩拳擦掌,輕輕跳動,舒展筋骨,看起來更像是在熱身的芭蕾演員,而不是即將上陣的運動員。即使他們想冒險瞄一眼敵人,那也不會直視對方的臉,而是瞥向他們的雙腿;這一條條腿看上去驚人地強勁而健壯,顯然能夠對腳踝、腳後跟、小腿和膝蓋造成可怕的傷害。然而,隨著主裁判示意他們走上球場,這些念頭都被無數觀眾愈發響亮的歡呼聲一掃而空。參加一項重大部落集會的儀式感很快壓制了球員們各自的憂慮,他們開始沉溺於在空曠草地上運動的奇妙感覺。

如果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比賽,那麼球場上仍有可能舉行某種展示,例如體操表演或儀仗隊繞場。球員們伸展雙腿,來回踢著練習用球,測試球和場地的質感與硬度;賽前表演接近尾聲,突然之間,氣氛就變了。球員們退回各自的更衣室,練習用球也被收了回去。穿著全套運動服的球童們跑向自己的位置,主裁判及其助理來到了球場中央。接著,雙方球員陸續登場,通常每人都牽著一個小孩兒。在國家隊比賽中,待國歌演奏完畢,他們會列隊從彼此身邊走過,一邊走一邊握手。

裁判拋出硬幣,雙方選定了攻防方向。此時球員們的心緒十分矛盾,雖然因為比賽終於要開始了而感到如釋重負,身體卻變得愈發緊張。球員們站定位置,主裁判將球放在中圈開球點。主裁判向其助理示意,啟動秒錶,舉起哨子吹出尖銳的聲響。觀眾們縱情呼喊,足球部落的中心儀式開始了。

上面描述的是部落集會的典型模式,但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些許明顯的差別。在北美洲,足球比賽開始前,都會有年輕靚麗的啦啦隊員為球場增添魅力。暴露的服裝為她們賦予了一種特定的身份,一半是體態健美的泳裝佳麗,一半是性感嫵媚的歌舞團女郎。她們跳躍、旋轉,揮舞著花球,激起現場觀眾的熱情,直到廣播裡宣告部落英雄們已經到來。隨後,她們在甬道出入口排成兩列縱隊,迎接球員們入場。隨著揚聲器裡傳出球員的一個個名字,球員們如角鬥士一般依次跑向球場,他們的面孔也閃現在電子記分板上。

在北美洲以外,人們觀看這些華而不實的表演秀時,總是帶著複雜的情緒。表演著高踢腿的姑娘們的確令人賞心悅目,任何血氣方剛的部落成員都不會否認這一點。人們並不是因為假裝正經,才對北美人民的熱身項目加以批判,而是因為,它們在球場上造成了一種深深的“違和感”,就如同大戰將至時,隆美爾和蒙哥馬利卻在前線安排脫衣舞表演一樣。對於傳統主義球迷而言,部落集會更多地意味著共同經歷一場象徵意義上的考驗,而不是一次盡享歡愉的家庭郊遊。這是英勇的獵人們展示超凡技藝的時候,所以軍樂隊繞場被認為是合適的,而性感女郎們的歡騰跳躍儘管充滿健康活力,看起來總還是和賽場上的激烈氛圍格格不入。北美人反駁稱,其他地方人民追求的不苟言笑的男子氣概有些過猶不及了,這正是許多球迷滋事問題的根源所在。他們表示,如果將足球比賽變成一種娛樂,那麼球迷們的情緒就會緩和得多。暴力行為將漸漸消失,這項運動將再次為觀眾們呈現充滿魅力的比賽,而不是潛在的騷亂場景。

在俱樂部層面上,國際錦標賽中,還有另一種形式的噱頭。賽前的流程往往看起來比賽事本身還漫長。主辦方組織了大規模遊行,體操運動員們在草地上排列出不同的圖案組合,各國旗幟高傲地排列在體育場周圍。在這些精心設計的儀式之中,各隊球員逐漸洩氣,失去了耐心,可是也沒有什麼能抱怨的。

有時候,這類賽事舉辦得過於頻繁,是與當地官員的虛榮心態脫不了干係的。舉個例子:在某屆加勒比地區錦標賽的揭幕戰前,竟然上演了一場選美比賽。比賽選出了一位“足球女王”,而五位並列亞軍則被譽為各支參賽球隊的“教母”,正好每個國家一位。無論球隊走到哪裡,“教母”都一定會出現,即使在開幕式上也不例外。入場時,五個國家的代表隊跟在一支樂隊後面行進,童子軍舉著各國的旗幟,而“教母”們則輕快地走在各自“收養”的球員前面。走到主看臺時,還會舉行專門的升旗儀式,隨後完整演奏五個國家的國歌。接著,當地足協主席發表一段冗長的演講,東道主長官則以一段更長的講話作為回應。到這時,球員們已經在烈日底下站了一個多小時了,卻還沒有踢一腳球,這堪稱是對足球術語熱身”的全新詮釋。可惜,球員們對於這種做作的開賽方式的評價並沒有被記錄在案。

再早些時候,在世界的另一邊,俄羅斯足壇也有過一種獨特的賽前儀式。它第一次在西方世界亮相是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當時著名的莫斯科迪納摩隊到英格蘭踢了一輪巡迴比賽。在第一場比賽開始前,他們讓到場的觀眾,和對手切爾西備感驚奇。體格強壯的俄羅斯球員先是隨意熱身了十來分鐘,然後突然跑回了更衣室。當他們和切爾西球員一起再次出現時,觀眾們驚訝地發現,這些身形粗壯、毛髮灰白的客隊球員各自都在腋下夾了一大束鮮花。演奏國歌時,他們手捧豔麗的花束,肅然站立;隨後整齊地邁步向前,動作僵硬、面無表情地鞠了一躬,並將友誼的花束遞給了他們的對手,讓後者一時之間頗為尷尬。禮畢,他們分散到球場各處,站定各自的位置,等待開球;而切爾西球員們則茫然地愣在原地,手裡捧著鮮花,活像是一群傻瓜。助理教練上前營救了他們,他從球員的懷中接過了一束又一束鮮花,然後步履蹣跚地走下場去,整個人都淹沒在巨大的花叢中。觀眾席上爆發出陣陣笑聲,而俄羅斯人則在不經意間收穫了人們對他們運動風尚的讚譽。說不經意,是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一項已成慣例的禮儀,他們並非有意讓人感到困惑或驚異。後來人們才注意到,在俄羅斯,在重要的比賽開始前,雙方球員都會攜花束上場。在簡短的換花儀式過後,球員們會將花束擲向觀眾,沒有人會待在原地或尷尬失措。如今,俄羅斯聯賽也已經現代化了,球場上不再有鮮花出現。

“22個人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

《為什麼是足球?》由著名人類學專家、《裸猿》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創作。作為一本通俗足球文化掃盲書,《為什麼是足球?》以人類學視角解讀足球,科學、系統地回答了“22個人為了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這個問題,涵括了足球歷史、典故、規則、球星、教練、裁判、球迷……適合“懂球帝”,也適合偽球迷,更適合對足球完全不感興趣的讀者。

“22個人搶一個球有什麼好看的?”

—— 完 ——

《為什麼是足球?》,未讀·思想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6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