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莉:什麼是胃癌,名醫大咖帶你來了解

更多腫瘤科普,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360健康癌友之家”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於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後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於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症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症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後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本期直播由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腹部腫瘤科Ⅰ病區胡建莉主任做客。

胡建莉:什麼是胃癌,名醫大咖帶你來了解

360健康:胡主任能和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胃癌嗎?

胡建莉主任:胃是人類最大的一個消化器官,我們每天所有吃的食物都要經過口腔到食管再到胃,胃相當於一個消化工廠和一個儲存器。由於食物在胃裡經過一個儲存,再到腸道里進行消化,所以食管實際上是我們最大的一個食品加工場,這就使得它發生病變的可能性最大。

360健康:都說東亞的胃癌發病率高於歐洲,那麼我國的胃癌發病率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胡建莉主任:胃癌在我們國家西北城市的發生率比較高。主要是和飲食習慣、生活水平有關。中國人愛吃烤羊肉串、火鍋,嗜辣,喜食醃製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會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變;我們國家西北城市相對封閉,生活水平不高,使得人們長期暴露於一組較強的致病因素下。

360健康:導致胃癌的病因有哪些?胃癌偏愛哪些人群呢?

胡建莉主任:引起胃癌的原因有衛生習慣,飲食習慣,年輕人有的喜歡大量吸菸、酗酒,嗜好燻烤、油炸、洋快餐食品;高鹽、高糖、高脂、醃製食物;偏食、挑食等等這些不良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損傷胃粘膜,進而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增加癌變幾率。其次,幽門螺桿菌是目前公認的胃癌第1號致癌因子,與許多胃病有關。最後,胃癌還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360健康:早期如何發現,晚期胃癌有哪些症狀呢?

胡建莉主任:胃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它和普通的胃炎、胃病相似,所以有些患者出現噯氣、厭食的情況都會以為只是胃病。胃癌到了晚期的話會出現消化系統的症狀,比如:不想吃,噁心、嘔吐、腹瀉、腹部疼痛、腹脹、或者是吃完了不消化。另外因為胃癌患者不能很好的消化食物,所以會變得消瘦。後期當胃部的症狀影響到了血管,部分患者會出現嘔血,黑便,肚子變大等情況。如果出現了轉移,還會伴隨疼痛。

360健康:目前醫院有哪些檢查胃癌的手段呢?

胡建莉主任:首先是胃鏡的檢查,現在有許多人都比較怕做胃鏡檢查,認為胃鏡檢查十分痛苦,那就可以選擇做無痛胃鏡。其次可以做胃的CT檢查,看胃厚度的改變以及是否有腫塊,胃周邊是否有淋巴結,有沒有肝臟等其他地方的轉移。最後由於胃的腫瘤可能會轉移,需要做肺的CT,肝臟的檢查,骨頭的檢查。

360健康:國內目前針對胃癌的檢查方案有哪一些呢?

胡建莉主任:國內目前主要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胃癌早期以手術為主,然後再看病人情況是否要做化療和術後的輔助治療,或者根據病人情況選擇放療。由於60%的胃癌患者在治療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當病人失去了手術機會時,可以配合中醫藥治療。

專家介紹:

胡建莉,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腹部腫瘤科Ⅰ病區主任,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腫瘤防治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腫瘤姑息治療與人文關懷分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