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集團多家控股上市公司一季度實現利潤增長

中遠海運集團多家控股上市公司一季度實現利潤增長

近日,中遠海運集團多家控股上市公司發佈2018年一季度業績。

中遠海控:實現淡季盈利,扣非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4月27日,中遠海控公佈2018年一季度業績。一季度為集運市場的傳統淡季,中遠海控堅持戰略引領,積極把握市場機遇,持續提升客戶服務水平,不斷創新經營舉措,公司2018年首季實現歸母淨利潤1.8億元人民幣,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實現歸母淨利潤1.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65%。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

一季度中遠海運集運持續推進規模化與全球化,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開發力度和運力投入,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和區域市場,新興市場和區域內市場的市場份額顯著提升,並推動海洋聯盟產品平穩升級。同時,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夯實競爭基礎,一季度在燃油價格大幅上漲情況下,公司平均單箱成本同比繼續下降,若剔除燃油因素影響單箱成本下降幅度更為明顯。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經營的運力規模超過19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2%。一季度公司共計完成集裝箱貨運量約520.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8%,與運力增幅同步。一季度在市場運價水平同比下滑的不利局面下,集運業務實現毛利達到12.43億元,同比基本持平。碼頭業務的毛利同比增加1.85億元至4.88億元。

中遠海運港口:港航聯動的協同發展優勢顯現,淨利潤同比增加84%

中遠海運港口於4月26日公告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收入同比增長 86.1% 至2.4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加84.3% 至6923萬美元。

受惠於航運聯盟、港航聯動和協同發展優勢,中遠海運港口持續加強對港口及碼頭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為船公司及航運聯盟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公司一季度完成集裝箱總吞吐量2,720.7萬標準箱,同比上升37.7%,其中,控股碼頭總吞吐量同比上升38.5%至523.4萬標準箱,海外地區碼頭總吞吐量同比上升36%至586.1萬標準箱。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受益於海洋聯盟與THE聯盟旗下班輪增加掛靠帶動,吞吐量同比上升20.1%;新加坡COSCO-PSA碼頭也在海洋聯盟增加掛靠的貨量支持下,吞吐量同比大幅上升66.8%。此外,去年下半年公司完成收購的西班牙NOATUM碼頭和比利時澤布呂赫碼頭也為一季度吞吐量和利潤的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遠海發:
各板塊業務保持穩定,實現淨利潤2.8億元

4月27日,中遠海發發布一季度業績報告。2018年一季度,中遠海發各相關業務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6.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人民幣2.8億元。

一季度,在航運及相關行業租賃業務方面,公司繼續保持穩定收益。在集裝箱製造方面,公司抓住航運市場復甦和行業執行水性漆要求的契機,積極推進大客戶行銷策略,提高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實現收入大幅提升。同時,在投資與服務方面,公司注重戰略協同與業務驅動雙軌並行,有效提升收入,實現良好的財務回報。

中遠海特:貨運量增速向好,淨利潤同比增加78%

4月27日,中遠海特公佈2018年一季度業績,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2億元,同比上升1.2%;歸母淨利潤1,968萬元,同比增長77.95%。


一季度公司共計完成貨物運輸量375萬噸,同比增長23.7%。其中,多用途船、汽車船、瀝青船和半潛船業務運量均明顯增長,同比分別增長80.4%、54.8%、38.0%和26.3%。

中遠海科:市場經營取得較大進展,淨利潤穩步增長

4月20日,中遠海科發佈2018年一季度業績,各項財務指標繼續保持穩健,市場經營取得較大進展,企業效益穩中有增。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12.77%;歸母淨利潤2422萬元,同比增長37.0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138萬元,同比增長49.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