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里面的“反色”是啥意思?这一篇就能看懂

接触和田玉时间比较长的朋友,可能会从搞雕刻的师傅口中经常听到“反色”这个词儿,听不明白又不好意思开口问,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有关“反色”那点事儿。

什么是反色

反色,也有人作“泛色”“提白”,是指和田玉原料在经过切割、雕刻、打磨等工序,焕发出比原料更亮气的色泽,直白来说,就是“越切越白”。

和田玉里面的“反色”是啥意思?这一篇就能看懂

如上图这样青白的籽料,在当中切一刀之后成为了下图的样子:

和田玉里面的“反色”是啥意思?这一篇就能看懂

这还只是初步的反色,当手镯取出以后、打磨完以后还会进一步反色,行业内叫“白一光”。

为什么反色

和田玉里面的“反色”是啥意思?这一篇就能看懂

反色的原因并不是玉石有着表里不一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光线在玉石内部的透射发生了变化

,原因细分有二:

1.体积影响。

当玉石体积越小,厚度越薄的时候,光线更容易透射,一块透光的料子在视觉上更容易显白,就好比用强光手电照射玉石,也使得玉石看起来更白一些,我之前和大家聊过,有一些几克的小边角料,很容易达到“一级白”,正是因为体积实在太小了,光线洞穿之后就很显白,所以买玉的时候,不能拿几克的东西去和几十克的东西比较白度。

2.皮色影响。

玉料切开之后,皮色对玉色的影响降低,光线不通过包裹的皮色进入玉肉,也就不会把皮色的颜色透射出来,就好比用强光手电照射洒金皮,整个玉石都会散发出金黄色,事实上料子内部的玉肉并不是黄色的,只是光线经过皮色时带上了颜色,所以皮色料看起来都没有光白籽那么白,我们也不能拿一个满秋梨皮的东西去和清水皮去比较白度。

反色的意义

说起反色的意义,我想更多是针对玉雕工作室的,在我们自己切料的时候,都有一个“赌”的成分在里面,如果一块料切完以后提高了白度反了色,那就是赌赢了,其价值也会随之提高。

和田玉里面的“反色”是啥意思?这一篇就能看懂

在行业信息日渐透明的今天,玉雕工作室吃饭的本领只有两个:别致的设计与做工,对材料独到的理解。这里说的理解,就是有洞悉材料内部的眼力,举个小例子,上图的青疙瘩切出了青白色的手镯,此为皆大欢喜的“意义”。

切料都会反色吗

不,还有“倒色”,就是一块料子切出来之后,内部颜色还不如外表看起来那么好,这种情况也很常见,特别是颜色走灰的料子,所以行家偏爱“青白种”和“黄白种”,这是容易反色的两个种头,颜色也耐看,而走灰的料子颜色既不明快,又有着越做越闷的风险,普遍遭人嫌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