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平治」陳里:大學生要嚴管,「嚴」在哪?

「学思平治」陈里:大学生要严管,“严”在哪?

陳裡:大學生要嚴管,

“嚴”在哪?

學思平治

「学思平治」陈里:大学生要严管,“严”在哪?

★★★★★

“嚴”不是傳統的“棍棒教育”,也不是類似於軍事化的管理,而是一種人性化的“嚴”於律己,一種尊重個性、倡導包容的“嚴”。

高校管理是一門社會學,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基礎上,要適當給予一些放鬆的機會,做到寬嚴相宜,因為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身心都處於一個向上的階段,奮鬥與拼搏正當時。不過,一邊是剛進入大學不久的新生,在經歷了高考的洗禮和磨礪後,進入象牙塔,需要在身心上休養生息。所以,一些進入大學不久的學生認為到了大學就不愁以後的生活了,放鬆對自我的要求,學習的熱情退化。

一邊是,一些學校的管理鬆弛了,對學生的要求明顯降低,尤其是在學習、考試上出現了一到考試就簡單複習,劃一下重點,隨便出一些試題,讓學生沒有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過程就及格了,甚至一些在考試中沒有及格的學生還會去主動向老師索分,假如不給及格,還要在背地裡辱罵老師。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學校的學生蹺課、整天在外遊玩等層出不窮。如何保證學習的出勤率,也悄然變成了某些高校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這些情況,需要相關高校深度思考一下在管理上是否做好了,是否到位了。高校的學生都已經是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他們已經有了對事物的判斷和認知力,雖然與高中階段相比,年齡上增長了,但依然是學生,如果放任不管或者管理起來鬆垮垮的,他們就會因為還不夠成熟而走進生活的歧途。

因此,在提倡大學寬鬆式管理的同時,還是要“嚴”字當頭。從大學第一年進校開始,嚴格要求,並在大學第二年,有針對性的增加自主時間,培養其有規矩、有規律的生活方式。當然,這裡的“嚴”不是傳統的“棍棒教育”,也不是類似於軍事化的管理,而是一種人性化的“嚴”於律己,一種尊重個性、倡導包容的“嚴”。寬嚴相宜,才是大學打開管理的正確方式。

(陳裡:長安街讀書會成員、

中國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主任)

「学思平治」陈里:大学生要严管,“严”在哪?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学思平治」陈里:大学生要严管,“严”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