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故事:神眼(下)

代 價

遍地的武裝特務,加上日偽嚴格的戶籍,保甲管理,讓中國游擊隊在戰鬥中不斷付出重大代價。1942年9月,已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第三營營長的許亨植,在帶兩名警衛員巡視小分隊作戰情況途中,因炊煙暴露目標,於清楓嶺遭到日軍國長有-宮富討伐隊突襲戰死。其未及銷燬的文件被日軍繳獲,隨即引發敵偽特務在巴彥、木蘭、東興進行大規模搜捕行動,當地救國會和地下黨組織遭到極大破壞,史稱“巴木東事件”。

同年,在饒河活動的抗聯名將陶淨非所率小分隊遭日偽軍警突然襲擊,經激烈戰鬥,少數人員憑藉豐富的戰鬥經驗和嚴格的訓練突出重圍返回江北,但兩名指揮官陶淨非和郝子臣都在戰鬥中壯烈殉國。陶淨非是東北抗聯元五軍二師師長,作戰大膽靈活,深有威望。直到2014年,還有網絡作家在穿越小說中把“機智敏感的陶淨非”設為大主角,他的犧牲是抗聯主力重返故鄉的過程中付出的重大代價。

抗聯故事:神眼(下)

於天放

1943年初,在突襲敵慶成警察署戰鬥中身負重傷的抗聯十二支隊支隊長樸吉松,在養傷時遭叛徒出賣被俘。這位抗聯中的美男子此時已經失去一目,仍在最後的搏鬥中拔槍打倒一名特務,日本憲兵也對“樸主任之勇敢”大為震動,1943年8月,日本特務用戰刀將樸吉松殺害。

1944年12月19日,日偽軍警突襲了抗聯游擊隊在宋萬金屯的秘密據點,俘虜了接替金策指揮第六支隊堅持抵抗的於天放支隊長。如果不計算失去聯繫的抗聯第十軍殘部等部隊,於天放支隊是在東北地區敵後活動時間最長的游擊隊,他被俘前後周保中曾專門派出張瑞麟率一支小分隊前往接應,但雙方未能接上關係,張瑞麟的部隊也遭到損失,被迫撤回江北。

抗聯故事:神眼(下)

樸吉松就是在這樣的苦戰中,教導旅部隊的特種作戰模式得到了一次次磨練,王效明、劉雁來等在境內建立的新遊擊根據地逐漸鞏固,夏禮亭等潛伏電臺不斷活動,中國游擊隊開始具備了為消滅關東軍的戰略決戰充當先鋒的能力。

中國游擊隊員的偵察目標包括日軍要塞和兵營,也包括開拓團、公路橋樑等相關設施,甚至要設法監控日軍兵員裝備的變化情況。這些無一不是日軍的重點設防點,偵察工作常常碰到相當危險的情況。

王明貴將軍回憶:“陳雷帶領劉鐵石、張祥、姜乃民等兩次回東北執行偵察任務。有一次為了弄清肇興鎮附近一個敵人據點的情況,拂曉前隱蔽在一片草甸子裡,觀察日本移民團男女老幼的活動情況。為了防止暴露目標,陳雷同志不準攆走到他們身旁吃草的奶牛。小部隊的每個同志都忍受著三伏天烈日的暴曬和蚊蠅、瞎蠓的叮咬,趴在一米多高的草叢裡堅持戰鬥。”

從今天保留下來的照片來看,劉鐵石是個英氣勃勃、氣質極佳的中國軍官。不過,他這種氣質卻是在後天慢慢鍛煉出來的。抗戰爆發前,劉鐵石已經是國民政府的湯原縣教育局長,是一名有著極強烈愛國熱情的中級官員,他聯絡士紳,不顧不抵抗政策的約束試圖起兵抗日。可惜的是,這時候的劉鐵石沒有經受過任何軍事訓練,起兵策劃十分倉促,事洩後劉鐵石一度被日軍逮捕關押,其親屬中多人遭到殺害。設法出獄後的劉鐵石轉而拉起一支隊伍去尋找抗聯武裝,找到夏雲傑游擊隊的時候他身邊只剩了一名充當副官的內弟和幾名護兵。儘管如此,據說這位教育局長大人在逃難途中依然四平八穩,頗有派頭。一次,他帶著這支小部隊輾轉退到一個村子附近,腹中飢餓,劉鐵石想起自己的妹夫住在這裡,於是到家中吃飯,還派一名護兵在村口站崗。據說這時,鳳凰落魄不倒架的副官還放好馬紮讓長官休息,並鋪好桌布準備好好吃頓飯。

抗聯故事:神眼(下)

然而,村口突然出現了日本兵,站崗的護兵匆忙鳴槍報警。大量日軍衝進村子,順藤摸瓜對劉鐵石這支小部隊發起攻擊,副官為掩護他當場陣亡,護兵非死即傷,劉鐵石僅以身免。殘酷的現實讓這個書生終於認清了什麼是戰爭,找到抗聯以後,他把原來的名字劉顯改為“劉鐵石”,以此表達誓死抗敵的決心,並在不斷的戰鬥中成長起來,成為游擊隊中一名儒雅的指揮官。他的夫人便是李敏推崇備至的“土匪婆”莊鳳,一個美麗而潑辣的關東女子,以善使雙槍著稱,兩人性格互補,堪稱珠聯璧合。

不過,畢竟是當過局長的人,有時候還是會小小地擺一下譜。

比如這次偵察,性格促狹的王明貴回憶:“劉鐵石在拍發電報時,嗓子渴的實在忍不住了就要求身旁的張祥想辦法找點兒水來。張祥只好求救於小戰士姜乃民撒了半缸尿水解救燃眉之急。劉鐵石停下電鍵,接過水缸一飲而盡,馬上又全神貫注地開始工作。當他完成任務後,才發覺嘴中有怪味,張祥告訴他喝的是半缸尿。”

據陳雷回憶,張祥幹得更絕,劉鐵石發現問題後他還是死不認賬,只說是從馬蹄窩裡採的水,多少會有些馬騷味兒……說起來張祥後來也是當了海軍少將的人物,原來道貌岸然的將軍在年輕時也曾經如此的好捉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