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本小衆的經典書籍,每一本都值得看三遍

多讀書才會搭建起自己看待世界的座標系,再讀更廣袤的書,才不會將自己禁錮在同一個座標系。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本好讀又有深度的書。

這幾本小眾的經典書籍,每一本都值得看三遍

01《偷影子的人》

《偷影子的人》是馬克•李維的第10部作品,該書在法國首印45萬冊,位列全年銷量排行榜的總冠軍,法國媒體驚歎:“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這部作品完美展現了馬克•李維溫柔風趣的寫作風格,有催人淚下的親情、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氣息和溫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織,帶給讀者笑中帶淚的閱讀感受,是一部喚醒童年回憶和內心夢想的溫情療愈小說。

02《人生的智慧》

拋卻了晦澀難懂的哲學著作,叔本華的這本書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的人生智慧書。將哲理寓於慣常事物的類比中可謂言淺意深,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應該來重讀一遍這本書,以保持內心的理智。

03《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1961年獲得普利策文學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成長總是個讓人煩惱的命題。成長有時會很緩慢,如小溪般唱著叮咚的歌曲趟過,有時卻如此突如其來,如暴雨般劈頭蓋臉……三個孩子因為小鎮上的幾樁冤案經歷了猝不及防的成長——痛苦與迷惑,悲傷與憤怒,也有溫情與感動。這是愛與真知的成長經典。

04《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有著塞林格式的酷忍頑劣和杜拉斯式的跳躍凝練,如同西方繪畫中的“點彩派”取消線條而以色彩斑點堆積事物的輪廓光影,將主人公在“革命時期”的經歷,訴諸斷珠般的感官印象和意識回溯,卷終,卻拼出了一幀幀荒誕苦澀而又帶有黑色幽默意味的靈魂肖像。誠如作者給友人的信中自述:“在我們這裡,假如誰要奉獻一點可觀的東西,就需要冷靜而睿智,同時在內心深處徹頭徹尾地瘋狂。”

05《我的晃盪的青春》

《我的晃盪的青春》還原了一個輕鬆自由的成長空間,東野圭吾在這個獨特的環境裡積累養分、找到興趣、發展天賦,從一個差等生蛻變成一個國民推理作家,從一個不學無術的“廢柴男”反轉成一個“推理大神”,最終達到了很多優等生難以企及的高度。

06《靈魂的事》

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裡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