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因素,或將成爲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在近百年的經濟歷史中,有兩次經濟危機影響十分深遠,一次是1929年經濟大蕭條,另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機。兩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地都在美國,卻給全世界造成不可磨滅的衝擊與影響。也正因於此,人們一提到經濟危機就談虎色變,無時不刻都在設想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但正如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所說

:“蕭條的唯一原因是繁榮。”

這一因素,或將成為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而正是此時此刻,美國經濟可謂走出金融危機邁向“繁榮階段”,但仍然需要警醒的是,在眾多危機爆發的因素當中,美國經濟已經佔據兩項,而其中的一項貧富差距因素,或將成為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貧富差距這一導火索

根據歷史經驗,產生08年金融危機的因素主要包括放鬆金融監管,貨幣寬鬆,過度舉債,收入分配不公帶來的貧富差距過大等,這裡主要分析貧富差距這一因素。1928年也就是大蕭條前一年,美國最富1%家庭收入佔總收入比例的23.9%,2007年美國最富1%家庭收入佔總收入比例的23.5%,在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的前一年,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升至50%,也就是說兩次危機前美國收入兩極分化都達到歷史高點。

這一因素,或將成為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而現在,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研究截止到2015年,前1%頂尖收入人群的收入,比餘下99%人群高出了25倍。當前美國經濟展現出危機後的活力,企業收入在增長而工人卻沒有明顯受益,美國工人的收入沒有因經濟向好而起色,這就造成了富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富,而窮人則顯得越來越窮,很明顯,美國的貧富差距在越來越大,同時,也會造成社會兩極化形勢嚴峻,長期下去會對美國經濟造成直接衝擊。

原因簡單來說:廣大美國勞動群眾因為沒有在經濟向好的背景下而較好的增加收入,現行的收入因素會讓市場總需求下降,需求下降導致生產與需求發生較大脫節,也就是實體經濟產能過剩與有效需求不足(財富分配不均導致生產能力與消費能力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這種脫節不僅僅是給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而且會讓過度舉債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現在美國就是“雙赤字”,債務規模空前。眾所周知美國人喜歡超前消費,現在經濟行情好,雖然收入趕不上企業收入增速,但可以借貸消費,借貸消費能使經濟在一定時期內呈現過度繁榮,但會扭曲企業的投資和生產決策,最終借錢是要還的,最終還是產能過剩與社會總需求不足,一旦處理不當往往又是一波經濟危機,進而傷害世界其他經濟體。

這一因素,或將成為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在挽救金融危機時,美聯儲貨幣大放水,導致現在資產價格高企,資本市場泡沫膨脹,有錢人藉著放水的春風買進便宜的資產,現在坐擁資產財富升值,貧富差距的因素是這方面的一大影響。多說一句,目前公認的世界三大泡沫之一是美國股市。

加爾佈雷思所描述:“當經濟處於過度繁榮時,沒有人不相信泡沫會繼續膨脹,人們不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理性,而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相信盲目冒險的正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