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今天就要哭著嫁人了,哥哥你別笑

人們常說人生有三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把結婚嫁人當作人生第一大喜事,不能不說人們對其的重視。結婚嫁人更是許多女孩子最注重的事,也是她們人生中最開心的事,出嫁時人們開開心心,喜上眉梢,好不熱鬧。逢人便說“恭喜恭喜”。然而婚嫁的習俗卻各不相同,在湖南的西部地區,苗人、土家人聚居的地方,卻有哭嫁的習俗。大喜的日子,會哭?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要哭,而且是要自己大哭,親人也要大哭,還有專業的哭嫁隊,哭得越好越吉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古老的哭嫁文化吧。

姐今天就要哭著嫁人了,哥哥你別笑

哭嫁源自哪呢?有人說是戰國就了,有人說是在秦以後,但是不管是怎麼說,我認為哭嫁是源於古代的帝王之家的政治婚姻,古代時為了贏得和平,為了能取得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帝王家的女人就常常被迫嫁到很遠的地方去,或為了利益而不得不嫁給沒見過面的他國王子或國王,當然在出嫁時,有對親人的不捨,對故國的不捨,甚至於也有對愛人的不捨。據說當然的王昭君就是哭著出的塞。美麗動人的昭君一哭,把天上的大雁給看傻了,也就忘了拍翅膀,掉了下來,就成了後來的“落雁的傳說”。

姐今天就要哭著嫁人了,哥哥你別笑

哭嫁在我們湖南湘西還很流行,也正好說明湘西人還保留著傳統的文明,苗人和土家人都是很注重出嫁的,他們在女兒出嫁時會給女兒準備好一份很大的嫁妝,很多銀器都和這個有關,他們在出嫁前一天或好多天就會在新娘家開始籌備如何哭了,什麼時候哭,哭成什麼樣了,很是講究,相傳,在古代,他們的祖先常常要去打仗,現在湘西還有中國南方長城,男人去打仗了,女人在家很是擔心,所以已婚的女人會哭,未婚的女人也會為自己的心上人哭,有的生怕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心上人了,就臨時嫁給心上人,可惜的是一出嫁男人就要出去打仗了,這是多麼傷心的事呀,杜甫有《新婚別》寫得是肝腸寸斷呀。所以那時的哭是真心的哭,沒有出嫁的喜。後來這習俗流行了之後,那就是又高興又難受,當然高興是主要的。

姐今天就要哭著嫁人了,哥哥你別笑

哭嫁的程序也是很講究的,似乎有一套完美的流程。先是在“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歌詞”既有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們即興創作的。內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

姐今天就要哭著嫁人了,哥哥你別笑

現代的哭嫁成為了湘西的一種文化產業,也是一項旅遊活動,很多外地的遊客可以到本地體驗一把當新娘哭嫁的滋味。當然不是真的哭,只是一種體驗,也不是真的嫁,只是一種體驗。

你喜歡這種文化嗎?如你喜歡瞭解中國的各地的傳統文化請關注“湖湘儒士”的頭條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