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的中國男籃整體水平不如以前了?

HeyMrs


一方面男籃球員新老交替導致新人沒有很多表現機會,另一方面男籃球員裡上缺少擁有天賦和努力缺少的絕對核心人物來帶領這一支隊伍。在發展紅藍兩隊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發現人才,補充男籃整體實力。

新老球員交替剛結束

在老一代球員裡,我們還停留在王仕鵬、朱芳雨和易建聯為主體的男籃裡,那時候劉煒等人還是隊中的主力球員,雖然老球員積攢的很多大賽經驗,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不得打推出國家隊,而由於新球員無法一時間頂替老球員位置,並且經驗方面欠缺的情況下,在亞洲的地位有些動搖,顯得中國男籃整體實力變得下降。

而從2015年男籃亞錦賽時,以丁彥雨航、郭艾倫和周琦等新人,搭配易建聯和劉煒這樣的男籃隊伍逐漸再現亞洲霸主地位的實力,尤其是對陣韓國逆轉的那場比賽,可以看出新一代的男籃展現出的精神面貌。

以前的男籃

我們回首之前的中國男籃,有個共同點就是隊中總有一名優秀的內線球員,從穆鐵柱和張衛平的時代,兩人合力拿下亞錦賽冠軍,再到“戰神”劉玉棟時代,在國際賽場經常砍下得分上雙表現,再到後來的王治郅和姚明時代,這兩人更不用說了,都是中國最優秀的內線球員。他們把男籃帶出了亞洲,帶到了奧運會八強。而他們身邊都是一些經驗的老將。中國人內線優勢在國際舞臺得到展現,也使得我們男籃的水平在亞洲成為霸主。

現在的男籃

現在的男籃有易建聯這樣的核心人物,另外周琦也在NBA中進行勵練,中國內線優勢也在走向巔峰,另外郭艾倫和丁彥雨航這樣的外線球員也在成長。中國分為紅藍兩隊,湧現了一大批新球員,比如阿不都沙拉木這樣的鋒線球員,這樣的制度也可以更好的讓年輕的面孔出現了最終的大名單上,成為一支全新的中國男籃。

所以中國男籃重回亞洲之巔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當最終男籃十二人大名單確認後,這支嶄新的中國男籃依然是亞洲最頂級的男籃。


宏觀籃球


我覺得這個話題要分階段的討論,在中國男籃目前的實力是不如姚明的時代。但要比後姚明時代整體實力強,排除姚明這個絕對的優勢點,中國隊是在進步的。

中國男籃在後姚明

2008年奧運會應該是中國男籃歷史上最強的時期,那時中國隊內線有姚明這個絕對強點,易建聯在NBA也已經嶄露頭角,王治郅也正在巔峰,再加上朱芳雨,王仕鵬和孫悅等人的實力不凡,中國隊的整體實力達到了歷史最強。

但從那以後中國隊就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代表戰役就是2009年天津亞錦賽,中國隊在決賽的時候輸給了伊朗隊18分。並且有了偷笑門,成為了中國隊的恥辱。事實求是的說,當時中國男籃的實力確實不如伊朗隊,中國隊正式進入了低估。在2011年亞錦賽決賽上中國隊一分險勝約旦隊最終進入了倫敦奧運會。不得不說那一屆我們的運氣成分太大了,因為伊朗隊意外遭遇了滑鐵盧沒有打進決賽,不然中國隊可能連奧運會也進不了。中國隊的低谷一直延續到了2014年。

中國男籃在最近幾年不斷進步。

在2015年開始其實中國隊是不斷進步的,我們也重新奪回了亞洲霸主的地位。在2015年長沙亞錦賽上中國隊在宮魯鳴的帶領下在半決賽中擊敗了伊朗隊,決賽中擊敗了菲律賓隊重新拿到了亞洲冠軍。也獲得了里約奧運會的參賽資格,這就是中國隊崛起的開始。


雖然在奧運會上我們的表現很不好,宮魯鳴也黯然下課。但是中國男籃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來。姚明在2017年把國家隊分成了紅藍兩隊,這給了很多的年輕球員機會,提高了中國男籃的整體水平。同時周琦在NBA越大越好,丁彥雨航連續拿到了兩屆CBA國內MVP,越來越成熟,郭艾倫和趙繼偉也到了當打之年,中國隊是在不斷進步的。至少在目前只要我們派出全部主力就可以稱霸亞洲。從2015年開始中國隊越來越好。

希望中國男籃在未來能夠有更大的進步,也希望年輕球員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銳理體育觀


中國男籃的整體水平不如以前了?這不是扯淡麼!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憑什麼中國男籃在倒退!

國家對於籃球的投入是越來越多,老百姓是越來越關注,聯賽水平水漲船高,運動員吃得好穿的暖,訓練項目都有專人專項負責。中國籃球憑什麼水平還不如以前?

跳高的越跳越高了,跑步的越跑越快了,為什麼中國男籃越練越倒退?當然籃球是一項綜合運動,但是我相信如果找一下體側數據跟10年20年以前的體側數據相比,我相信水平是在不斷提高的。

籃球運動員是一波一波培養的,或許會有“青黃不接”的時候,再者說並非只有中國男籃在學習、在進步。其他國家的籃球也是在不斷提高的,當年中國男籃能稱霸亞洲,現在呢,澳大利亞新西蘭來了,韓國菲律賓都有歸化球員加盟,中國男籃面臨的形式也在改變。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題主認為中國男籃水平不如以前了,咱是無從得知。而且我也不相信水平會不如以前!別U17輸了一場難看的就看衰,也別看到有3名中國球員參加夏季聯賽就猛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