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品牌頭版:業界唯一百萬用戶交流平臺!聚焦互聯網、新零售、新商業的品牌玩法、幹法,第一時間報道最新品牌案例、營銷方法,在這裡,創造品牌影響力!

中國有錢人很多,但是能在有生之年捐出自己三分之一財產的人卻寥寥無幾。

但是一個女人卻做到了。她捐出了15億美元(96億人民幣)用於瀕危動物的保護。嗯,她的身家是265億。

不僅如此,她還在2015年捐出29億元,成為中國首善。而大家熟悉的馬雲、王健林連她的零頭都不到。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她叫做“何巧女”,東方園林董事長,中國園林皇后!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累積捐款126億,但卻知之者甚少

捐款之多,卻很少有人知道何巧女其人。富豪如她,卻較少接受媒體採訪。

其實,這次的捐款發生在去年10月份。但直到最近才通過一檔美國的脫口秀節目曝光出來。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而在生活當中,何巧女也是一個極為低調的人,儘管已經身家200多億,但卻連一個女人們都喜歡的包包也不捨得買。

上市前,她還住在租來的房子裡,開著員工們都目不忍睹的小舊車。上市以後,她才給自己換了一輛新車,但是也沒有多好,不理解的人認為她“摳”。

但是,她只是對自己摳!

何巧女從2012年開始發起成立了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並投身環保公益。

以慈善家身份亮相公眾視野,和比爾·蓋茨、瑞·達利歐、牛根生與葉慶均一起捐資創建了深圳國際公益學院。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2015年,向基金會捐贈了自己持有的東方園林7630萬股股票,以2015年9月18日股價計算,價值29.23億元。

艱苦的童年

讓何巧女總是抱有一顆感恩之心

熱心公益,這跟何巧女艱苦的童年分不開。

1966年,何巧女出生在浙江省武義縣的一個非常貧窮的農村家庭裡,家裡有兩兒三女,何巧女排老二。

窮到什麼程度?10歲,何巧女才擁有了自己的第一雙鞋。一年只有過年的時候能吃上最好的菜——雞蛋。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這種情況直到80年代的改革開放才有所改變。頭腦靈活的何父覺得總種糧食出路不大,在村裡倒騰起花木種植,結果隨著花木盆景市場的興旺致了富。

也正是何父創業小有成就,何巧女才能有錢繼續讀書。1984年高考,何巧女考進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

1990年北京辦亞運,已是中國盆景協會會員的何父受邀進京辦盆景展銷,何巧女正好沒事,便來幫忙。

在展覽會上,何巧女吃驚的發現好幾百塊的盆景,一些老外看上就買,眼睛都不眨。這可是普通人好幾個月的工資!何巧女第一次發現,不起眼的苗木盆景竟有大商機。

或許是遺傳了父親做生意的頭腦,何巧女開始做起了盆景生意。這一賣就賺到一百萬!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在發展一段時間後,何巧女發現市面上根本沒有專業人士跟她競爭。只有一些農民工自產自銷,何巧女打算大幹一場。

負債累累

靠一次小小的幫助度過難關

或許是每個創業者的創業之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何巧女也不例外。

1992年8月,何巧女成立了東方園林藝術公司。承包了一些酒店的園林綠化工程,而且還辦起來鮮花生產基地,開始了自產。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生意越做越大的何巧女開始盲目擴張起來,人手緊缺,她就到處招募人才也不經過調查,只要自己認為合適就行。所以這次何巧女明白了生意並不是簡單的生產就好了。

1993年,一個高薪聘請的經理,把她計劃購買鮮花種苗的貨款卷跑了。而為了挽回損失,何巧女在一個聽來的消息的吸引下,投入100多萬去河南開鐵礦,結果又被騙了個精光。

再之後,由於發不出錢,員工也跑了,最後只有債主整天追著她……

但是,也許是因為這件事,何巧女才會變成中國的女首善:

那時,何巧女的鮮花基地的租金到期了,沒錢的何巧女只能找到鄉政府簽字畫押,希望能夠先欠賬,有錢了馬上還上欠債。

鄉政府書記看著何巧女這麼誠信堅毅,同意了何巧女的欠賬。而且當時鄉里正好有個御園別墅項目,還將這個項目介紹給了她。

終於,負債累累的何巧女正苦苦掙扎時,終於撿到了御園別墅綠化項目這根“救命稻草”。

但是沒錢僱人的她只能自己死扛,每天在工地帶著施工隊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地推敲、擺放。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也是因為這次的“背水而戰”,東方園林的名氣隨著別墅的銷售一空,也打響開來。2年時間就包攬了北京所有的綠化項目。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2000年時,東方園林產值過億。野心勃勃的何巧女決定向全國擴張,計劃三年內成為上市公司。

短短几年內,東方園林就在全國設立12個分公司,員工達700多人,承接項目80多個。

從破產邊緣到園林第一股

讓她更加知道被人幫助的重要

但是,俗話說的好,欲速則不達。何巧女的過度擴張終於還是迎來了惡果。

與其他生意不同,做景觀工程大都是有承包方先墊資,施工結束之後才結算,項目接的越多越大,資金鍊就越緊張。

本來就處於上升階段的東方園林,資金本來就少,這麼一折騰,資金鍊斷了。

沒學過管理的何巧女毅然將12家分公司撤掉,其結果就是引發團隊譁變。

分公司老總有的捲款跑路,有的拿著合同自立門戶。

一時間,公司內無資金,外無良將,呆賬成堆,行走在破產邊緣。

危難時刻,公司減到200多人,但卻保留了最核心的近百人設計團隊。何巧女也開始精簡項目,只接500萬以上的大單,回了款馬上去還債。

但是,但是的經濟也不是很發達,500萬以上的大單一年也沒有幾個。為了生存,何巧女的瞄準了國企們的飯碗——投標蘇州金雞湖大酒店的國賓館項目。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其實自園林產業誕生以來,這個市場就被分為兩塊:市政園林被國有企業把控,地產園林被民營企業瓜分。

而金雞湖大酒店就屬於市政園林,做這個項目等於跟背景剛硬的國企搶飯碗。很多人認為,東方園林來招標不過是雞蛋碰石頭。

但是,何巧女調集了最頂級最優秀的設計師,最終拿下了這項目。不過,在園林領域,設計得出並不意味著做得到。很多人依然期盼著何巧女的失敗。

2006年夏天,國賓館園林景觀完成,業界為之震驚。外行看不出門道,但內行深知“設計施工一體化”有多難。

也靠著這一單,東方園林名氣不再侷限在北京一隅之地,眾多大單接踵而來。其中就包括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和上海世博會!東方園林也坐穩了行業老大的位置。

2009年,東方園林也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園林第一股的背後,是何巧女的無數辛酸與血淚。

也正是她經歷過這種磨難,才知道想要成功是離不開別人的幫助的。所以,致富後的何巧女才會每年都捐出鉅額財產用於公益活動。

她捐款超126億,刷爆老外朋友圈,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也像何巧女自己說的那樣,“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為什麼如此勤奮工作,為什麼會有這麼遠大的理想,我們這一代企業家為什麼熱衷於做慈善?因為,我們小時候的理想是,等我富裕了,我一定要幫助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