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有一處敗筆

“警察領導,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麼。這藥假不假,我們這些吃的人還不知道麼?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說這話的人,是一位患慢粒白血病的老人,聽的人,是查辦假藥的警察,以及所有在看《我不是藥神》的觀眾。

句句戳心的臺詞,頓時令影院抽泣聲四起。這一刻,《我不是藥神》成功了。

《我不是藥神》,有一處敗筆

有此成績,在於它走了一條“現實主義路線”,直擊“看病貴看病難”的全民痛點。

但有一處,它與現實仍先去甚遠,那就是“原研藥公司=反派”的設定——原研藥公司藥價昂貴,普通病患根本吃不起,只能等死,因此製藥公司是在吃人血饅頭。

油頭粉面、油腔滑調的原研藥公司代表

這樣做,也許是為了戲劇效果,但如果不明就裡的人,因此把原研藥公司當成萬惡的資本主義,是要被打倒的對象,那《我不是藥神》的罪過可不小。

《我不是藥神》,有一處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