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1941年3月28日11点过后,弗吉尼亚·伍尔夫拿起手杖匆匆离家。她来到河边,把手杖放在一旁,往大衣里兜了一块大石头,然后走入河中,走入一生中绝无仅有的,她“永远不会描述的经历”之中。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文学史上一次著名的死亡事件,在无数作品里被或虚或实地反复讲述。但这其中仍旧留下了不能被破解的空白:是什么让弗吉尼亚·伍尔夫决定顺从于死亡的召唤?

时时刻刻

The Hours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迈克尔·坎宁安在他荣获普利策奖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中,将伍尔夫的最终选择与她写于1923至1925年间的作品《达洛维夫人》联系在了一起。这部小说于2002年被拍成同名电影,饰演佛吉尼亚·伍尔夫的妮可基德曼更是一举拿下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后,这也使她在与汤姆克鲁斯离婚案的困扰中彻底走出来。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人物,伍尔夫最著名的作品是《一个房间》,要求的是女性的解放。而电影《时时刻刻》成功的背景正是女性主义的崛起,至此我们看到,她时代正在迎面走来。24。

《时时刻刻》通过讲述生活在不同时代下三个女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逐渐崛起的发展过程。她们的故事交织到了一起,在每个时空,女人都被压抑,但更多的是抗争和自由的表达。

▽ 弗吉妮娅·伍尔芙,生活在1923年代的伦敦郊区布鲁姆斯伯利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此时正在完成《达洛维夫人》小说的创作,她身患精神疾病,为了更好的疗养被迫和丈夫搬到郊区生活,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被束缚感,感觉像被人软禁了生活没有自由。她对丈夫说:就连病人也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她用这种方式显示人性。逃避生活是找不到安宁的。

她深知回到伦敦疾病发作后会面临死亡,而在乡下过着无意义的生活更是虚度光阴。在这个时代下女性的精神意识处于集体绑架被禁锢的状态,过着日复一日平庸的生活,没有太多自主的权利和自由,甚至自己的命运也被人掌控。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当她趴下来和死去的小鸟长久的凝视时,露出的疑惑好像在问小鸟,是不是死了以后就可以解脱?

每分每秒,时时刻刻,她都在永无止境的探索生命的意义,追求灵魂的自由。“逃避生命永远得不到平静”,就这样,多年后的某天,这个高挺鼻子的倔强女人终于遵从内心的呐喊,一步步迈入湖中,拥抱死亡,获得了真正的安宁。女性主义在这个阶段萌芽崛起,但是因为新生的力量还比较脆弱,所以是用很多牺牲作为代价孕育而出的。

▽ 劳拉·布朗,生活在二战末期(1961年)的洛杉矶家庭主妇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正在阅读《达洛维夫人》,这本书作为女性意识的向导,使她不断追问自己,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生活? 那天她正在准备她丈夫的生日派对,肚子里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她却和弗吉尼亚笔下的达洛维夫人一样,萌生了自杀的愿望。

她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妇女,丈夫在外工作,生活富足,除了照顾孩子,她的生活非常无趣与单调,在看似幸福和谐的家庭中,似乎却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丈夫生日这一天,她努力地想做些事情,可是花丈夫已经买好了;她想做蛋糕,但是一次又一次却不成功;女伴找她帮忙照看宠物,原因是自己得了癌症要去做手术,布朗亲吻女伴以此安慰她,而自己却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她想起《达洛维夫人》中的那句话:我要自己去买花。而此刻她“自主”的权利显然被剥夺了,看似为她安排好一切,实际上是把她定格于家庭的角色,她的潜意识里开始想要逃离,她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她渐渐明晰生活的压抑,丈夫甚至孩子无形中对她的限制和羁绊,她遗失已久的自主已经荡然无存。于是她想到了到旅馆自杀。当她躺在床上,意想死亡的潮水涌来将她吞没时,她在床上摸着自己的肚子,意识到死亡并不是唯一解脱自我的方式。最终布朗选择了离家出走,过自己独立的生活。可见女性主义发展到这个时期正如快要分娩的胎儿,已经渐渐发展起来。

▽ 克拉丽莎·沃甘,生活在2001年的纽约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她是位职业女编辑,有同性恋女伴,有一个女儿,又照顾着患有艾滋病的前男友。

前任理查德,是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却因艾滋病而陷入了不见天日的生活。克拉丽莎的生活看似繁杂,其实剥去复杂的人物关系,她的内心却极度的不安与孤独。电影的开始她正像小说里的达洛卫夫人一样,正在筹办一个聚会,她自己买花,自己筹办一切,忙碌的她看似摆脱了平庸。可是在和理查的对话中,被戳穿了假象,就像她自己说的:我无法面对的不是一个派对,而是排队结束后的空虚,还有生活里的时时刻刻……似乎我只是在假装幸福和充实,可这些虚伪的形式只是空壳,留下的还是空荡荡的孤独感和无法摆脱的平庸。

当理查德在她面前坠楼时,她彻底崩溃了,其实一直在母亲的阴影下,病痛缠身,他活着只是为了报答她。克拉丽萨要为他举行的聚会让他觉得羞耻,他感觉人们似乎只是在可怜他,所以他也拒绝参加。他选择自杀是为了解脱,死亡是他生命升华的最好方式。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她说“我后来才意识到,那一刻不是幸福的开始,那一刻就是幸福本身”。可以看出新时期的女性已经有了足够的独立与自主。所以精神追求回归到了本质问题,这是女性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的体现。这个阶段的女性主义已经丰满成熟了,就像她长大成人的女儿。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电影中主人公的痛苦来源于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冲突对抗。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看,女性的思想意识在逐渐崛起。第一时期,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第二时期,她选择了出走和逃离;第三时期,理查德(男性)死了,女主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40岁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影片的最后,一切又回到最初,弗吉尼亚穿着美丽的花裙子,头也不回地、安详地、平静地走进池塘里去。她热爱生命,以至于她也热爱死亡。在留给丈夫的遗书中她写到:“亲爱的莱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地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这三个自由又勇敢的女性,用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完成了女权主义这幅美丽的画作。

所以,女人最大的魅力不是美,而是活出真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