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中產」的困惑,生活總是不體面

什麼是“偽中產”?就是看上去很光鮮,但因為沒有實現財務自由,而被生活強迫的一個群體。

富人和窮人主要區別是什麼?富人能夠自由愜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而窮人則被生活所強迫。含辛茹苦的生活,數不盡的難題。

“偽中產”實際是一群看著很光鮮,很幸福的窮人。

因為‘中產’是拿全指標來衡量的,有錢有產還要有閒,花園草坪孩子和狗。所以能夠達到中產的比率是很低的。城中村改造,分了十套八套房,有現金幾百萬,不叫中產。城中村的人,文化有缺陷,所以活法不夠文明,手裡一點資材幾年折騰後,就又成了窮人。

城市老居民,熬了一輩子,攢了兩套房,和兄弟姐妹掙財產,使盡了狡黠的手段,如果殺人不犯法,估計都會宰了對方。雖然經濟富裕了,但貫其一生都是刻薄的積攢,家族內兇狠的爭鬥。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吃苦受罪,踐踏親情。和‘中產’的品質化生活,受人認可的形象相差太遠。

坐擁5套房,但家人神志不清的,不算中產。只不過中產的幻覺和殘疾人的苦在心中來回切換。

職業光鮮,收入不菲,但面對空房的孤男寡女不算中產。煩躁和鬱悶是其情緒的基調。

開著寶馬,月入3000的不算中產,每月除了還貸就是啃老。

像郭美美一樣,秀奢侈品的時髦女郎不算中產,也許此刻已欠了網貸公司數不清的錢。

在抖音上嗮精美家居的不算中產,這可能是家中三代的積蓄和半輩子的按揭。

還有的人住房、存款兩個指標非常出眾,臨死時卻得不到任何的親情陪護。

有的在社會轉型時期撈取了大筆錢財,名牌上身,豪車代步。最後卻經不起莊家的量化寬鬆,又成了窮人。

嘴裡攢食,把兒女送出國的,鍍金後的文憑只能換來月薪兩千。

朋友圈裡嗮澳洲的美景和新西蘭的海灘,。福臨門的美食和維多利亞的夜色。老來卻要惆悵的走進養老院。

“偽中產”的愛好:貼標籤

“偽中產”是最虛榮的一個群體,始終活在別人的評價之中。自己幸福不幸福無所謂,只要讓別人感覺自己幸福就行。

房子不是用來住的,是用來鄙視的!曲江的鄙視高新的,高新的鄙視城北的,城北的鄙視城東的,城東的鄙視藍田的;大房子鄙視小房子,商品房鄙視城改房,地鐵邊的鄙視離地鐵遠的。新的鄙視舊的。

車子不是用來開的,也是用來鄙視的。

進口的鄙視合資的,合資的鄙視國產的,排量大的鄙視排量小的,燒汽油的鄙視油改氣的。

買商品就是買牌子,買到好牌子就保住了面子,攀比帶來幸福感,奢侈品太貴,實在不行就來件高仿。

“偽中產”最怕什麼?窮親戚

一個窮親戚不合時宜的出現在“偽中產”旁邊,會讓“偽中產”攀比的心血立刻歸零。好比一件精美的婚紗粘了一塊雞糞,其心態被噁心的程度可以想象。一般對窮親戚,就是零錢打發走人。附加一句:“以後不要再來了”。

“偽中產”的焦慮

“偽中產”們因為實現不了財務自由,靠樓市的興旺帶來的紙面黃金,支撐外在的幸福感。哪天莊家掄起房產稅這個大棒,“偽中產”們就會哀嚎一片。

“偽中產”的困惑,生活總是不體面​怕大病,好多“偽中產”在高額的醫療費面前也是無能為力。抗風險要實實在在的能力,比裝逼秀幸福難多了。“偽中產”和剩女一樣,都是當下社會的一個特色產物,是拜金主義對本不富裕的生活狀況的一種包裝,所以看起來有點滑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