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專家話斗門文化名片」今舉行

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中共珠海市斗門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廣東省文化學會承辦,斗門區社科聯協辦的“省社科專家話斗門文化名片”活動20日在斗門御溫泉舉行,斗門“十大文化名片”活動評選工作去年底就開始啟動,經過公眾投票和專家複評等環節,菉猗堂、網山村、斗門舊街、水上婚嫁、金臺寺、御溫泉、十里蓮江、水松林、白蕉海鱸、斗門民間藝術大巡遊等候選名目,正式入選“斗門十大文化名片”,這是省社科專家話名片活動首次走進縣區。

“省社科专家话斗门文化名片”今举行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王曉,珠海市斗門區委書記周海金,珠海市斗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紅梅,廣東省文化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李明華等領導出席活動,還有斗門宣傳文化戰線、相關部門及基層的100多名觀眾參加活動。活動以“提煉文化精華 擦亮文化名片”為主題。王曉書記在致辭中表示,斗門文化悠久深厚,具有自己的獨特風采和地域魅力,特將廣東省話縣區級文化名片活動首場選定在斗門區舉行。她還對斗門舉辦的文化名片推選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擦亮富有斗門特點、代表斗門風格的文化名片,塑造斗門好形象、展現斗門新魅力,推動斗門振興發展。張紅梅介紹,斗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等南宋後裔子孫就聚居於斗門鎮,並留有明清古院建築代表作菉猗堂。區內山、田、河、海相擁的大沙田水鄉風光旖旎,御溫泉、金臺寺、十里蓮江、斗門舊街等都是休閒遊玩的好去處。斗門還是中國曲藝之鄉、“南粵錦繡工程”文化先進區。

“省社科专家话斗门文化名片”今举行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莊西翻先生主持。會上首先播放了斗門文化名片PPT宣傳解讀。廣東省文化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李明華,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著名書法家喬平,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副會長曾應楓,廣州商學院旅遊學院院長、教授甘巧林,珠海市社科聯主席蔡新華,珠海市民俗文化研究會會長黃金河等6名社科專家就斗門10張文化名片進行了精彩點評,並與會場的觀眾進行了互動,現場氣氛熱烈,為挖掘斗門特色文化資源,推動斗門城市品牌建設與形象提升貢獻智慧和力量。專家們一致認為斗門將“非遺文化”與旅遊產業結合,串聯起散落在斗門各個角落的文化遺珠,為斗門帶來人氣、注入活力,成為真正的“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文化實踐,擦亮一張張斗門文化名片。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陳治家、龍成通、陳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