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智商稅,你也交過嗎?

所謂智商稅,就是利用他人智商不高(也可以解釋為蠢)而定向徵收的費用。

由此可見,常交智商稅的人群大多有三個標籤:被利用;智商不高(蠢);被欺騙。

所謂“聖人千慮,必有一失”,何況我們都不是聖人,所以人生在世,誰還沒有交過幾次智障稅呢?

這些智商稅,你也交過嗎?

以下2種類型的智商稅,你交過哪些?

最常見的智商稅

1.重修費: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編譯原理,量子力學……智商不夠的你,都重修過嗎?

2.磁療枕+防輻射衣:特別買來兩個一起用的,其實根本沒有用……

3.在景區吃飯:不解釋了,經歷過的人都懂。

4.在電影院看《小時代》:除了電影票錢,時間也是金錢啊,全都交了智商稅!

5.兼職聯盟會員費:一開始你會覺得很正常,他們提供工作你交年費,等你真正進去就發現提供的大多數工作都是發傳單,促銷,服務員。其實多上網查查,和學姐學長混混,隨便去大型商場問問,你就會發現這種工作一點不難找,而且會長是兩頭賺錢,不僅收會費,還剋扣你兼職工資,完全屬於把你賣了你還幫他數錢的那種。

這些智商稅,你也交過嗎?

6.兼職打字員:什麼給公司打字員多少字很多錢,最後你先交人家公司資料費呀保密費呀,交完錢就沒有然後了。

7.街頭的各種騙局:什麼餓了幾天沒錢吃飯了,錢包丟了沒錢坐車了,借幾塊錢的啦……單純善良的孩子大多教過這個智商稅。

最不易覺察的智商稅

8.假裝勤奮

杜拉拉奮鬥3年,卻沒能升職。

如何迅速提升自己,是她每天焦慮的心病。

她的一天從《邏輯思維》開始,邊洗漱邊聽羅胖掰扯,地鐵上抽空打卡背單詞;上班一通忙,歇下來刷刷知乎,訂閱的專欄有更新,又發現幾場感興趣的Live順手贊助下,有空再看。

午飯時,邊吃邊玩手機,幾十個訂閱號的推送消息看也看不完,先收藏有空細讀;下班後等外賣,有點無聊,花幾塊錢偷聽分答上的名人60s回答,大V們很有趣很雞血,就是聲音有點難聽;晚8點,9.9元的“7天引爆學習力”付費社群,馬上要開課,趕緊進群充電學習,買的PPT高階課程時間衝突,只能放棄了。

杜拉拉覺得自己度過了自律而充實向上的一天,發個朋友圈,秀一下今天的課程,沉沉睡去。

好像做了很多,其實什麼也沒得到,假裝勤奮,也是一種智商稅!

這些智商稅,你也交過嗎?

9.速成成功學

諸如:

“30天,零基礎教你寫出10萬加爆文”,

“每天20分鐘幫你解讀一本經典好書”

“從月入3000到月入30000,X叔教你一年實現財務自由!”

這類成功學很好地迎合了現代年輕人急於求成,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賣點在於“快”,花極少的錢,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極大的成功。

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

這些智商稅,你也交過嗎?

10.知識付費

好像知識付了費,就是我的了。

所以特別熱衷於交各種會員費,聽各種付費課程。自我安慰這是在不斷學習,不斷充電。

追著“知識付費”的新潮報各種大咖課程,但聽過即止,從不會歸納總結,更不會用於實踐自我覆盤,結果花了大筆“智商稅”和時間卻完全沒有提高。

他們很懶,只想做個伸手黨,恨不得,你能把知識整理提煉後,再植入他們的腦子,最好有哆啦A夢的記憶麵包,吃一片就能獲得所有知識。

這些智商稅,你也交過嗎?

智商在線,是我們在消費商品,

智商下線,是商品在消費我們。

少讀雞湯,從我做起。

智商是個好東西。

希望我們,都好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