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鎮「金澤古橋甲天下」

金澤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鎮,有興於宋、盛於元之說,金澤坐落在上海青浦區西南部,是青浦區最西南的一個鎮。金澤鎮離青浦城區22公里,距上海市中心66公里,是個典型的江南魚米水鄉。相傳昔日有穡人獲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也有此地為水鄉澤國,且盛產魚米賽金,故稱“金澤”。金澤古樸得讓人驚訝,沒有太多的店鋪,也少有遊客,與許多古鎮相比少了些許胭脂氣,給人一種被時光遺忘的錯覺。

走進金澤,“江南第一橋鄉”幾個字,更突出了金澤的與眾不同。金澤的橋雖然不多,但在只有0.6平方公里的古鎮區內,完好地保存著10餘座古橋。這些橋大都經歷過宋、元、明、清四朝。金澤的橋都有個特點就是大多都相連著廟,形成了“橋橋有廟,廟廟有橋”的格局。這種廟橋相連,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曾帶兵經過這一帶,因為這裡河道縱橫,就下令士兵遇水搭橋,而為了保佑軍隊的安全,又在每座橋頭各建一座廟宇。

遊古鎮“金澤古橋甲天下”

傳說終歸是傳說,但“廟橋相連”的做法,給金澤添了不少情趣,更顯出水鄉居民對橋的尊崇和愛護。雖然與橋相連的廟許多已經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復存在,但走進古鎮,從那橋名和橋的側壁上所刻的對聯,仍可看出很濃的佛教意味。而且從現在的許多橋旁還能尋覓到一些寺庵的痕跡。

走在青石板路上,一座座的古橋從自己的腳下而過。走累了,就在橋畔的小店旁,借個小矮凳,稍加休息。周遭是那麼清淨、悠閒,除偶爾見到個把攝影愛好者孤獨的身影之外,剩下的只有自己的身影。

遊古鎮“金澤古橋甲天下”

來到古鎮,鎮裡最古老的石橋——是一定要看的。這裡的人們介紹說,這裡最古老的橋。就是建於宋代的普濟橋,由於當時開採技術有限,建橋材料用的全是紫沙石,呈紫褐色。在細雨中,紫沙石閃爍發亮,雨水的沖刷使古橋“原色畢露”,那些紫色的石頭清晰可見。遠眺整座古橋,形如月牙,纖巧飄逸,風姿綽約。

遊古鎮“金澤古橋甲天下”

普濟橋畔有座頤浩禪寺,它使橋顯得更加神聖。這個禪寺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宋代,據說名字還是南宋皇帝趙構所賜。這禪寺曾經有很旺的香火。

遊古鎮“金澤古橋甲天下”

這座離普濟橋200 米左右的迎祥橋,是“迎祥夜月”金澤八景之一,來到了金澤,不容錯過。美在它那月亮和小橋相依的畫面。古代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張繼的《楓橋夜泊》都描繪了這樣的美景。

遊古鎮“金澤古橋甲天下”

“金澤古橋甲天下”,以這樣一句話來作為最後對金澤的評價,也許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