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品尝北回归线上的壮家美食,醉美上林之舌尖美味


艾叶糍粑:清明节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艾叶糍粑也有清凉香甜,味道鲜美,有消除腻意,增进食欲的作用。

蕉叶糍是壮家民间风味小食,上林的街头巷尾随处可以买到,磨好的米浆加糖搓匀,用蕉叶包成长条状,放到蒸笼上蒸,蒸好的蕉叶糍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儿,一口就能咬到陷,一般的蕉叶糍有花生馅或者芝麻馅的,也根据各人口味,有咸和甜两种。

五色糯米饭也称“五色饭”,又叫青粳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过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歌节时,家家户户都蒸煮的一种耨米饭,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的传统食品,也是老少皆喜的特色食品。


凡到过上林县做客的游人,都品尝过一道特色菜——黑豆猪脚煲。它将产自当地丘陵山区的黑豆与猪脚、八角、盐等调料一起放入高压锅中煲煮,待猪脚和黑豆酥烂后即成。这道菜中的黑豆绵里带沙、柔软清香,让人百吃不厌,被誉为上林县十大特色菜肴之一

黑豆猪脚煲这道菜中的黑豆绵里带沙、柔软清香,让人百吃不厌,被誉为上林县十大特色菜肴之一

煎鱼片,味道独特,鲜美无比。

上林米粉饺粉饺选用粳细米,配以少量糯米,经浸水磨浆后,加适量淀粉,用净锅搅煮至七八成熟,搓成粉团,再用大棍碾压成薄皮,包入以马蹄、猪肉、虾米、香菇经调味制成的馅泥,再捏成有十摺边纹的饺子,入蒸笼蒸熟,食用时助以麻油、黄皮酱,并配搭一小碗上汤。

上林县人喜欢吃猪血肠。其作法是杀猪时,将煮熟的米饭加香料、猪血搅和灌肠。煮熟后每人分咬一段,别具一番情趣。

卖相虽然看起来有点特别,其滋味可是一尝过就忘不了的哦。

上林人遇贵客来临,必以“鱼生”相待,视“鱼生”为上品佳肴。其做法是将二斤重以上的草鱼等剔骨去鳞,洗净,截取其脊肉切成薄片,伴以醋、盐、葱、姜、蒜丝及熬熟的香油等,密盖一会儿即可食用。

上林的黑山羊肉质鲜美,也是到上林不得不品的特色美食。

上林白切土鸡最大的特点是皮脆肉鲜,所取的原材料是采用农家放养在山间野林中白天吃虫子、玉米、稻谷、土生土长的土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上林的气候温和,得天独厚,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生物的生长。

“马肉可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吃到的,可在我们上林就有,而且做法还很独特。”其中,上林三里镇的炒马肉最为出名。炒干的马肉很有嚼劲,而且味道十足,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以作为零食吃。现在游客也可以在上林县城的一些美食店里品尝到。上林人还就此开发出了马肉系列美食,如炒马杂、马肉火锅、马肉粉、马肉汤等。

北回归线上神秘的大龙湖盛产小银鱼,是南宁后花园上林县绿色环保的水产特产。小家伙通体透明,无鳞无骨,味道鲜美,银鱼不但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能滋阴润燥、养血安胎,有益于胎儿的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发育。


上林土特产主要有上林香米、三品水牛奶、蓝山酒、甜米酒、黑豆、甜笋、红碎茶、野香菇、果蔗、大明山特级茶叶、葵花油、茶籽油、大明山野生香菇、大红八角、蜂蜜等,在当地特产店均可购买。

粉蒸肉,为中国传统的待客名菜。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食性温和。以主料带皮花肉加稻米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

上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这里的饮食风格也融汇了多民族特色,别具特色。说到上林美食,当地人首推马肉:“马肉可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吃到的,可在我们上林就有,而且做法还很独特。”

上林最大名鼎鼎的美食“全鱼宴”,一鱼多吃即全鱼宴,将鱼头、鱼尾、鱼腩、鱼鳞、鱼脊肉等做成多种吃法,品尝多种口味。

雪花香芋是上林的特色美食之一。香酥可口,是每家每户上林人传统节日以及喜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经典菜肴。

一鱼多吃即全鱼宴,将鱼头、鱼尾、鱼腩、鱼鳞、鱼脊肉等做成多种吃法,品尝多种口味。

油炸银鱼鲜美可口,大龙洞水库水质清纯且富含矿物质,这里的鱼非常鲜美可口,其中银鱼最为珍贵。

鱼皮煎蛋

炸鱼块

蒸鱼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