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讓人拍案叫絕的「七歲詩」?

西安晚報


  中華自古多才俊。在歷史上,有很多人在童年時期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文學才華,寫出了讓當世和後世俱為驚歎、津津樂道的絕妙好詩,其中的一些“七歲詩”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駱賓王七歲作《詠鵝》 千古流傳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是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詩作《詠鵝》,被收入多種版本的語文課本,為天下人熟知。《詠鵝》語言清新明快、通俗易懂,寥寥十餘字,將鵝的外貌、神態、動作等描摹得生動傳神,使其靈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全唐詩》“卷七十九”收錄了《詠鵝》一詩,註明是駱賓王“七歲時作”。


  “七歲女子”受武則天召見 作《送兄》

  《全唐詩》“卷七百九十九”記載了一首署名為“七歲女子”的《送兄》詩:“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稀。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七歲女子”的姓名已難知曉,《全唐詩》上僅記載了這樣兩句話:“女子,南海人,詩一首。”“武后(武則天)召見,令賦送兄詩,應聲而就。”《送兄》詩短短二十字,寫出了別路、雲起、離亭、疏葉、雁陣等諸多意象。在人與雁的對比之中,透露出小詩人面對離別時的傷感。詩歌意境高遠,悽美而不淒涼。


  繆氏子七歲作《賦新月》 唐玄宗滿意

  《全唐詩》“卷七百八十三”記載:“開元時,繆氏有子七歲。聰慧能文,以神童召試,賦新月詩,稱旨。”《賦新月》一詩為:“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新月如弓,滿月可期!該詩清新雅緻,富有格調。後世學者認為,小作者以新月自況,表達了對未來充滿信心的豪邁之情,唐玄宗看了此詩後甚為滿意。


  李賀七歲作《高軒過》 韓愈驚奇

  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書》“卷二百三”記載:“李賀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如素構,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三”收錄了李賀的《高軒過》一詩:“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黃庭堅七歲作《牧童詩》 寓意深刻

  《苕溪漁隱叢話》“卷第四十七”引用了《桐江詩話》中的文字:“世傳山谷(黃庭堅號山谷道人)七歲作《牧童詩》雲:‘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風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千百年來,有人對功名利祿孜孜以求,有人對其視若雲煙。這首《牧童詩》,給無數凡塵中人以慰藉,又給無數追名逐利之人以警醒。


  陳普七歲作《白鷺》 士人奇之

  陳普,字尚德,福建寧德人,宋元時期大儒。清代著名學者顧嗣立編選的《元詩選》“三集”記載,陳普“七歲時,坐田間,有白鷺飛止,有士人戲語之曰:‘汝能賦一詩乎?’(陳普)應聲曰:‘我在這邊坐,爾在那裡歇。青天無片雲,飛下數點雪。’士人奇之。”


  解縉七歲作《詠小松》 縣官為解家免稅

  解縉,明代著名學者、官員,曾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解縉自幼聰明機智,明代學者陳鼐在《百可漫志》一書記載,解縉七歲時,其母寡居,生活艱難。一次,鄉里的公差來催交賦稅,解縉無奈,就去找縣官說明情況,並寫了一首詩:“母在家中守父憂,卻教兒子訴原由。他年諒有相逢日,好把春風判筆頭。”

  縣官覺得解縉小小年紀,不可能寫出這樣的詩來。於是就指著堂邊的小松,讓解縉再賦詩一首。謝縉不假思索,脫口成詩:“小小青松未出欄,枝枝葉葉耐霜寒。如今正好低頭看,他日參天仰面難。”縣官沒想到解縉這麼快就寫出如此大氣的好詩來,認為他是個奇才,就免了他家的稅。“邑宰大奇之,遂蠲其稅。”清代學者褚人獲在《堅瓠集》“六集·卷一”中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林章七歲作《題韓文公像》  私塾老師讚歎

  林章,明代文學家。明末清初學者趙吉士在其著作《寄園寄所寄》中記載,林章七歲即能作詩,當時,私塾老師讓學生們以“群羊”為話題寫詩,林章應聲而就,最後兩句為“會從北海風霜裡,伴過蘇卿十九年。” 林章又為韓文公(韓愈)畫像題詩:“獨立藍關雪,回看秦嶺雲。非幹馬不進,步步戀明君。”私塾老師嘆曰:“此子他日必忠而苦節者!”林章這兩首詩的內容分別取材於蘇武牧羊的故事和韓愈的詩作《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其忠君愛國情懷充溢於字裡行間。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林章說到做到。


  許宜媖七歲作《玩月》 豐子愷曾以詩作畫

  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在《隨園詩話》“卷三”中寫道:“江州進士崔念陵室(室,妻子)許宜媖,七歲《玩月》雲:‘一種月團圓,照愁復照歡。歡愁兩不著,清影上闌干。’”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1947年曾以該詩為題創作了一幅畫(畫上標註有“丁亥秋,子愷畫”),並將“一種月團圓,照愁復照歡”題於畫的左上角。畫面上,兩個場面對比鮮明:其一是高大氣派的樓房之上四個人圍成一桌,可能是在暢飲,或是在娛樂;另一個是樓房附近低矮寒傖的草房門口,有人在爭吵,有的扭扯。其意境與“月兒彎彎歸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相當,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歷史上,七歲能寫出好詩的還有很多,這些小詩人的作品水平之高讓人驚歎。而詩歌背後的故事,同樣值得人們去品味和思考。

作者 王佳偉

西安晚報> 2017年07月16日 > 版次: <10> 文化縱橫


西安晚報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些兒童,他們卻受遺傳,或是天資,亦有勤奮,也有幾者並存,湧現出不少“神童”,他們以自己的才華贏得了同齡人和長輩們的稱讚。這樣的例子古已有之,比如項橐,甘羅,曹衝,駱賓王,王勃,方仲永,夏完淳,紀曉嵐等。七歲作詩的人,古代也有那麼幾位,有些並且還流傳至今,為小學生所喜愛。

鵝*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以簡短的語言,把鵝寫活了。

送兄*唐*七歲女

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飛。

以雁飛成群反襯人的分別,很別緻。

賦新月*唐*繆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以弓喻新月,大膽,恰當。

牧童詩*北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壠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末句成為處世良言,千古流傳。

高過軒*唐*李賀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

此詩很長,體現了童年李賀的卓越才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