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大學生下鄉實踐爲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助力思想脫貧

7月10日上午谷老師講了中國二十四孝,佈置了一個小作業讓孩子們寫一封信給自己的父母,他們的話大多是“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回來吧!”可以看出孩子們缺少父母的陪伴。尤其是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最讓我們的記者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令人心酸的孩子,他是爸爸長年在外寄住在姑媽家,他寫的是:“爸爸,您在外地工作了這麼久,應該也累了,我想您了!爸爸,回來住兩天吧!”雖然很想念,但奢求的只是住兩天,這句話包含了多少的思念啊!因為孩子也知道爸爸的肩膀上扛著的是整個家庭,他不能因為自己的個人原因讓在外工作的爸爸分心。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大學生下鄉實踐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助力思想脫貧

該團隊致力於通過思想教育脫貧幫助新崗村貧困家庭做到真正的脫貧。長期的貧困,不僅會消磨貧困群眾的鬥志,也會限制他們的眼界和思路。而他們就是用比孩子們先去體驗社會的經驗去告訴孩子們外面的世界,而不是隻在這個思念家人的地方苦苦長嘆,讓他們明白只有讓自己強大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跟自己的家人相聚。讓他們有學習新技能的思想,擺脫貧困的能力;不能一昧地依靠他人和社會的接濟,不能“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更讓那些孩子們能意識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摘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根本上還是要靠自己辛勤勞動來實現的。貧困群眾唯有拔掉思想窮根,立起奮鬥之志,讓自身努力與外界助力同頻共振,才能真正擺脫貧困。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大學生下鄉實踐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助力思想脫貧

今天星火人們在新崗村進行了一個走訪調查,他們走訪的是一位73歲的老奶奶,現在家中只有她和44歲的兒子,兒子身患疾病需要長期用藥治療而且沒有工作能力,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都是靠老奶奶務農賺取以及每年的政府低保補貼。說到這兒老奶奶情緒有點激動,說如果有一天自己走了那她的兒子怎麼辦,他該如何生活。她希望通過星火志願者讓更多的人去關注他們,能夠給予他們幫助。採訪該團隊時我們瞭解到他們想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他們,做好宣傳工作讓社會各界能夠了解到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的難處。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大學生下鄉實踐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助力思想脫貧

接受採訪的星火志願服務團隊隊員表示:“在支教扶貧期間,他們將立足支教,狠抓扶貧,支教扶貧相輔相成,爭取早日為新崗村貧困村民帶來福音!”我們也期望他們在這條路上能夠走得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