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調研|光汙染「當道」,如何才能不讓「數星星」成爲大家的奢望?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燈光廣告、照明設施、大幅面玻璃幕牆的反光......越來越多生活在上海的市民發現,上海璀璨的星空正在逐漸“消失不見”。

研究表明,由於大氣與光汙染的問題,現在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人看不到夜空中明亮的銀河。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上海淮海中路襄陽南路路口的電子顯示屏)

市綠化市容局在大調研中發現,近年來,隨著城市不恰當照明大幅度擴增,與光汙染相關的市民投訴呈現爆發態勢。目前,我國法律對光汙染的控制有所涉及,但對於相關投訴和訴訟只能基於物權要求停止侵害和賠償。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1

法律界定模糊

雖然明確了“誰來管”,但對於“怎麼管”沒有明確的細則,對於光汙染的監督管理,現有的管理手段主要還是依靠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行政管理,或者城管執法部門予以行政處罰,管理手段較為單一。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2

商業逐利失控

無論是大型的商業綜合體,還是中小商業店鋪,都越來越重視自身形象和對潛在客戶的吸引,往往形體過大、鱗次櫛比,且照度過亮、頻閃過速,嚴重破壞了區域整體夜景效果。

照明管理社會性強、專業性強,靠政府管理部門單向性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既需要專業機構介入,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更需要向市民群眾積極宣傳綠色照明理念。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光汙染不僅讓人難以看到銀河,還會造成其他問題。為創造和維護生態友好的城市夜晚光環境,市綠化市容局進行了地毯式調研,快讓我們一起圍觀都收穫了哪些建議吧:

1

加強部門間協作

在處理照明光汙染行為的過程中,可能涉及市容、城管、市政、環保、規劃、公安、司法、電力等多部門職責,各部門應加強配合與協作,多管齊下、齊頭並進,建立健全光汙染治理工作機制。加大法規標準的宣傳和引導,充分用好現有法律資源。促進市容、環保、商業、城管等部門協同,形成管理合力。

2

將防範光汙染的內容納入城市規劃體系當中

在政府公共照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當中,包含防止光汙染的內容,採用綠色照明技術和產品等等。完善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規劃,增加公共休憩區域、居住區周邊和交通主幹道、高速公路沿線對戶外廣告的禁設範圍,從源頭上控制可能產生光汙染的載體。優化商業街區規劃,儘可能減少商業性照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3

完善光汙染的監督管理機制

建議結合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強化事前規範,加強審批時的嚴格把關,重點明確要求其達到防止光汙染的技術標準要求。將預防光汙染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程序,對於酒店、娛樂城、城市標誌性建築物等大型建築,將預防光汙染納入其設計施工的環境影響評價程序。

4

引入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

對許多當場難以認定是否屬於光汙染的投訴案件,由區管理部門根據設施屬性的不同,委託具備相關檢測資質的機構依據《城市環境(裝飾)照明規範》、《公共場所發光二極管(LED)顯示屏最大可視亮度限值和測量方法》等技術規範進行檢測,並出具檢測報告。無論從景觀照明管理的規範性還是景觀照明的良性發展,第三方檢測機制在光汙染投訴處理中為必不可缺的一環。解決市容景觀管理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尷尬情況。

5

加強光汙染防範的社會宣傳

應將對城市優質光環境的追求納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增進市民身心健康的理念中,加大公益宣傳,提高社會公眾的意識。增加民眾對於光汙染的危害的認識,提高民眾的環境維權意識,同時通過宣傳有關光汙染的危害的科普知識、宣傳使用節能燈具和降低照明光照值的益處,積極倡導商家適度照明,低碳照明,提高民眾防範光汙染的意識。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供稿:市綠化市容局大調研領導小組辦公室

市綠化市容局景觀管理處

上海市市容景觀事務中心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隨手拍”系列活動又啟動啦!快來贏取屬於你的那份獎品!

視界 | 紫藤盛花期來臨,送你這一簾幽夢的浪漫

花訊 | 滬上7月賞花指南出爐,來一場夏日約會吧~

阿拉看環境 | 儂曉得上海“愛鳥周”的前世今生嗎?

【探秘】“網紅爆款”驅蚊植物究竟好不好用?

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大调研|光污染“当道”,如何才能不让“数星星”成为大家的奢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