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汽車總站搬遷進入倒計時 「總站時代」將與市民「告別」(圖)

桂林汽車總站搬遷進入倒計時 “總站時代”將與市民“告別”(圖)

汽車客運南站建設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7月31日,桂林汽車總站將和市民“告別”了,雖然尚保留一部分售票功能,但以往在總站發出、到達的所有班線車輛都將不再進入市中心的總站,市民乘車將出現重大變化。

同時,新建的汽車客運南站將全面投入運營,桂林公路客運將從目前的“一主兩輔”變成西、北、南三站鼎立的局面。

1

汽車總站搬遷在即

桂林汽車客運總站搬遷工程包括建成桂林汽車客運南站,實現桂林汽車客運總站往南方向客運班線車輛搬遷至桂林汽車客運南站發班及完成道路、公交配套工程等,從2016年快速推進的總站搬遷工作將在十餘天后“落地”。

按照官方公佈的時間表,桂林汽車總站將在7月31日搬遷至新建的汽車客運南站,目前交通部門已將搬遷方案報市政府批准。

桂林汽車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車站已經在進行搬遷的準備工作,包括人員、車輛、設備的相關準備。7月19日,總站的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到汽車客運南站“踩點”,確定辦公位置,“實際上在7月20日之後,搬遷就將陸續展開,預計在31日之前完成。”

同時最重要的是,總站的客運功能將不再保留。

桂林汽車總站搬遷進入倒計時 “總站時代”將與市民“告別”(圖)

運營數十年的桂林汽車客運總站即將謝幕。

2

南站同步投入使用

承接桂林汽車客運總站客運業務的汽車客運南站建設工程已近收尾,將於7月31日同步投入使用。

客運南站位於凱風路西側、茶店西路南側,佔地約67畝,規劃總建築面積50181平方米。客運南站按一級客運場站建設,平均日旅客發客量1萬人次左右,一期建設客運站主站房建築面積7000多平米,發車位30個,站前廣場面積7000平米,大巴停車位125個,並配套洗車臺和建設檢驗臺等。

7月18日,記者從南站建設指揮部瞭解到,包括候車廳在內的主站房已在6月封頂,從外部看主站樓呈銀灰色,建築頂端呈流線形,窗體採用大面積的玻璃幕牆。

目前,主場站內部裝修已經完成了90%,下一步將安裝空調和其他運營設備,同時接入水電、光纖等工作也正在推進。而在主場站之外,近幾日基本完成了車站停車場以及配套公交場站的硬化,可以按期投入使用。工程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南站的一期建設工程已經準備接受相關部門驗收了,驗收完成後將交付使用,具體時間就在這幾天。”

據介紹,汽車客運南站投入使用後,所有原總站的班次都將在這裡上下客。這些線路主要是從桂林發往陽朔、平樂、恭城等南部各縣,往蒙山、賀州等區內周邊城市,以及往南至珠三角地區的省際班線車輛。

桂林汽車總站的負責人介紹,總站班線車輛全部調整至南站後,班次不變、發車時間不變,旅客購票和乘車都可以按照車票時間進行,但考慮路途時間稍遠,需比到總站乘車提前一些。

相比陳舊的汽車總站,南站候車環境更為舒適,配套設施更為完善,並大規模地採用自助購票機、電動按摩椅,能夠讓旅客得到更好的服務。

3

城市客運“三站”佈局形成

總站搬遷,南站啟用,桂林市區內將形成南站、北站、琴潭站等三個站點的公路客運局面。

長久以來,桂林汽車總站承擔著市區內絕大多數公路客運班線的運營。在高鐵和其他運輸方式尚不發達的年代,這裡是桂林最繁忙的客運樞紐。車站的工作人員每天從天微亮一直忙碌到深夜最後一班車進站,候車廳裡總是熙熙攘攘,每天數以千計的市民和遊客在這裡聚集。

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交通壓力的增大,忙碌的總站逐漸不堪重負。

據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0年開始,琴潭客運站開始分擔臨桂、永福和龍勝等市區向西方向的客運班車路線,分擔了汽車總站的部分壓力。

2013年12月28日,原本主要作為物流中心使用的汽車北站恢復客運功能,又為總站分流了興安、全州、灌陽、資源等班車線路以及往東路線的班線車輛。

而即將啟用的汽車南站則主要是南向線路的班線車輛始發和進站。這樣一來,位於城北、城西、城南的三個客運站基本覆蓋了桂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客運運輸路線。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目前來看,桂林三個客運車站基本能夠滿足旅客各個方向的需求,市區公路客運的場站佈局已經階段性完成。”

這位負責人也提到,根據城市的發展,客運站點的規劃也在不斷適應調整,原來“東南西北各建一站”的規劃已被現在的南、北、琴潭三站所取代,按照相關規劃,桂林還有建設磨盤山客運站實現水陸旅遊接駁等設想。

而總站搬遷後留下的地塊將進行綜合開發,考慮旅遊、商業等多業態的綜合使用。

記者從桂林市汽車客運總站搬遷南站建設項目推進協調指揮部瞭解到,汽車南站將於7月31日正式投入啟用,啟用後原在桂林汽車客運總站進站發班的省際、市際、縣際客運班線車和進站配客的市際、省際客運班線(含旅遊專線車)車輛,統一安排至桂林汽車客運南站進站發班,總計72條線路、497輛車。

按照交警和運管部門本月初發布的通告(徵求意見稿),以往到達總站和從總站出發的班線車輛都將改變線路,不再進入市中心。“也就是說,從31日開始,總站不再有大巴車坐了。”汽車總站的負責人表示。

不過據瞭解,搬遷後的客運總站將保留部分售票功能,目前8個售票窗口將酌情減少,同時設置了微信自助購票機方便市民和遊客買票。

同時,對於不瞭解新乘車路線的旅客,總站已經採購了多臺電動大巴為旅客提供接駁服務,可從總站乘車前往南站。

4

車站變遷見證桂林發展

“總站時代”的終結,影響著城市交通、建設規劃、業態佈局的深層次變化。

桂林汽車客運總站對很多桂林人來說,是篆刻在心中的時代印記,這裡承載著幾代人遠行、回家的記憶。同時,它也是這座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對桂林的貢獻難以磨滅。

坐落在城市主城區的桂林汽車客運總站作為主要的客運集散地,幾十年來為桂林人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加大了城區交通壓力。

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桂林城市快速發展,交通需求加大,各種車輛激增。汽車總站一面是桂林最繁華的中山南路,另一面則是街道擁擠的銀錠路,每逢上下班高峰期,總站附近的路段便格外擁擠,是多年來市區主要的瓶頸路。

另一方面,眾多班線車輛從城市的四面八方湧入總站,也給周邊道路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特別是西門立交一帶堵感尤為明顯。

而在總站搬遷後,南向班線車將全部在離市中心較遠的客運南站停靠,總站附近的交通狀況可得到緩解。同時,南站與琴潭站和汽車北站共同發揮作用後,將不會再有班線車輛進入城市的核心區域,對市民暢通出行來說也是一大利好。

但有市民認為到路途較遠的客運南站坐車自然沒有在市中心的總站方便。不過,從城市發展的角度考慮,客運站分佈在城市和公路銜接帶是大勢所趨,如南寧的琅東客運站等也曾被視作建得太遠,但琅東的發展可以說明這是一招妙棋。

但是,從目前來看,準備啟用的汽車客運南站公交等接駁配套設施尚不完善,市民轉乘不便是新站啟用後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客運企業和相關部門進一步解決。

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 記者沈青 通訊員劉靜/文 記者沈青/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