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所有人覺得每一個戀童癖,性侵犯都應該被判死刑。

一個性侵犯是到死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過錯,而我們又能拿他如何?

這就是現狀 ,這個世界真的拿這些罪犯沒轍。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關於“原北大教授瀋陽性侵學生高巖事件”,我們可能等不到一個想要的結果了。

前半段說案情不明顯 , 中半段說強姦不對 , 違反師德 ,後半段說需要建立現代師生關係 ...... 所以說到底能不能確定強姦了?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事情過去了20年,還是那句“一個性侵犯是到死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過錯,而我們又能拿他如何?”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高巖的案子雖然過去了20年,我們也能從其母親回憶當年高巖上大學的心理變化,

以及她的同學、老師對整件事情前前後後的回憶中

洞察真相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李悠悠,她是高巖的高中同班同學,大學同校的校友,在高巖去世二十年後勇敢地站出來,通過網絡對瀋陽進行舉報。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根據李悠悠在公開信中的陳述,高巖在1996年秋,對她含淚傾吐過:“他(瀋陽)像餓狼一樣向我身上撲上來。”

隨後高巖的同學和老師也都相繼站出來指出當年瀋陽對高巖的一系列不當行為。

間接性地證明了高巖20年前的自殺同瀋陽有關。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在高巖身邊人的心目中,這個女孩並不是因為

“失戀”而選擇自殺,而是因為巨大的“失貞”壓力。

是因為瀋陽對高巖實施侵犯後對其心理造成極大傷害,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一個有強烈貞操觀念的女性希望這個“強姦犯”能夠對自己負責,卻最終走投無路選擇了自殺

瀋陽,在某些人的心裡,這樣的人判死刑,不為過

但事實是只要他不承認,我們就沒辦法對他定罪。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通常這樣的“強姦犯”是什麼心理呢?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水果硬糖》。

(水果硬糖在美國網絡上的意思就是少女)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這部電影被提名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外國獨立製片電影,並獲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電影節最佳劇本、最佳電影及最受觀眾喜愛影片獎。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整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小蘿莉”懲罰戀童癖的故事。這是一部恐怖驚悚片,但令人深思的是,在整個過程中,觀眾會一度覺得這個被懲罰的對象是被冤枉的,反而會認為這樣的蘿莉太恐怖。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小蘿莉”性感、甜美、火辣、狠毒、冷血、聰明、博學、靈活、敏捷。

似乎具備了一切少女該有和不該有的特性,

這樣的少女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如果世上所有的少女都是這樣,還會有那麼多的悲劇嗎?這就是影片製造的巨大諷刺

在影片中,“戀童癖”幾次編謊話替自己開脫,甚至差點殺了“小蘿莉”,但最後都因為“小蘿莉”的機智、狠毒失敗。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而看上去被無辜牽連的“戀童癖”到最後“死”的那一刻,都沒有覺得抱歉。

影片講述了天真甜美的十四歲少女海莉在網絡上認識了三十二歲的攝影師傑夫。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二人相約在咖啡館見面,相談甚歡。海莉主動要求去傑夫家,讓他為自己拍攝藝術照片.......聊天喝酒之後,傑夫突然眩暈倒地,醒來發現自己竟被五花大綁。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原來是海莉下藥迷暈了他(這裡的諷刺點在於,通常被迷暈的都是少女,而此刻卻是這個成年男人)

海莉是為了懲罰在網絡上勾引未成年少女的戀童癖,主要是為了一個失蹤了很久的女孩,而主動找上傑夫的。

海莉在屋中搜尋傑夫進行不法行為的證據,然而也都是一些什麼也不能說明的藝術照。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中途鄰居太太來訪,也被海莉成功矇混過關。隨著海莉懲罰計劃的一步步展開,傑夫的真面目也逐漸浮出水面……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整部電影直到最後也沒有說清楚,海莉和失蹤女孩的關係,失蹤女孩到底是不是傑夫所害,傑夫到底有沒有真的被殺死。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但是在模糊的線索中,觀眾也不難推測:傑夫,長期以來,依靠給未成年少女拍藝術照,而勾搭未成年少女

這些女孩有的被迷姦,有的是“愛上”傑夫,即便是在有潛在的“真愛”對象時,傑夫也並沒停止在網絡上勾搭少女的行為。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而直到傑夫最後“死”去的時候,他依然不覺得自己哪裡做錯了。

也許,影片將最後傑夫的“死”交給了觀眾,說他死了,也對,影片中的那根繩子確實繃直......

說他沒死,也符合,畢竟從頭到尾,“小蘿莉”都沒有真的、主動、刻意傷害到他。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除了傑夫的“死”是一個謎,“小蘿莉”口中傑夫的同夥的生死也同樣是一個謎。

觀眾唯一知道的是,小蘿莉的復仇不會就此停止......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只有少女們做到像“小蘿莉”一樣聰明又狠毒,才不會受到侵犯者的傷害。

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根本不存在。

“小蘿莉”的形象在影片中就像是一個恐怖的化身,但其實就是一個“童話”故事。

影片其實沒有真正的去揭示殺怒,而是看觀眾的個人理解。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但是,倒是希望傑夫最後以死為代價去贖罪,既然他怎麼也不肯道歉的話,那就不需要得到原諒了。

傑夫的形象就像很多現實中的

禽獸一樣,事業有成、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卻又打著“高尚”、“愛情”的旗號去誘騙少女,毫無羞恥的人前一套人後一套。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因為他們面不紅耳不赤的說謊,讓原本如此明顯的事實真相變得像是栽贓陷害。這是所有禽獸的共性。

以“愛”的名義實施犯罪,這些人都該判重刑!

像影片中的傑夫那樣,像一個正常人,當你去同情他的時候,殊不知他背後正握著一把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