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去年,我的一個好朋友問我餐廳招不招人,我打趣地問她:

“大小姐,你逗我呢?”

我確實覺得她在跟我開玩笑。她家條件很好,畢業後門當戶對嫁給了一個生意人。

生孩子之後,婆家每個月給她3萬塊錢“工資”,說她照顧寶寶太辛苦了。

朋友們沒有不羨慕她的,清閒又有錢,怎麼突然要找工作了?

她跟我說,她從小的夢想就是開一家精緻的麵包店。

我依然難以相信:“你家投資一個,僱幾個人就得了,自己帶著孩子,能忙過來嗎?”

她有點急了:“我就想自己做!累也不怕!你就說幫不幫吧!”

看著她要強的樣子,我突然有點佩服她,聯繫朋友給她找了個培訓班。

今年初,她的烘焙坊已經開起來了,連烘焙老師都說:

“這姑娘確實不怕苦,冬天怕巧克力化了,工作室暖氣都不敢開,學員都想請假,她愣是沒落下過一節課,真挺棒的。”

後來我去她的店裡做客,問她:“覺得辛不辛苦?”

她邊摘圍裙邊說:“在家不愁吃穿,但出來幹,有成就感。不跟你說了,我幼兒園接寶寶去。”

這姑娘的道理,其實創業後的我完全明白:人生選擇,難的不是絕處逢生,而是走出舒適區。

而肯走出舒適區的人,必然是有一顆要強的心,就像孟子那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得一點沒錯。

如果說普通人的夢想是火,一點雨水的滋潤就澆滅了,而要強的人的夢想是湖,越積越寬,越添越滿。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說真的,我喜歡這個要強的世界,它讓女人敢走出廚房客廳,去追求一份事業和成功。

都說“太要強的女人沒人疼”,但比起疼愛,她們更想要一份尊重。

你知道嗎?一個全職媽媽已經算得上身兼數職了:1個全職媽媽≈保姆+專職司機+幼兒家庭教師。

粗略計算,一名中國的家庭主婦每日工作時長達到了10個小時以上。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圖片來源《逃避可恥但有用》

當好一名媽媽已經要付出這麼多,但那些要強的姑娘,仍然義無反顧選擇了職場媽媽這個更加有挑戰性的任務。

不僅要繼續照顧寶寶,還要披上戰袍,到公平的職場去爭一方天地,為了描繪自己的夢想,為了實現自我的價值。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記得我朋友跟我說:“你自己有事業,以後娶個媳婦專職在家帶孩子就行了吧。”

我搖搖頭:“想當煮婦還是白領,未來她自己選,反正我隨時都準備好了100%尊重和支持。”

每個人都有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尊重的權利,母親的身份無法限制一個女人做夢追夢,她的小宇宙比你想象得更強大。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不久前我就看過一則新聞:上海有個職場媽媽,因為工作原因,只能把孩子放在老家。

但她為了讓寶寶吃上母乳,每個月都坐火車,揹著40公斤的冰凍母乳回家。

多麼要強的女人,40公斤的重量裡,除了對孩子的無法割捨,一定還有對事業和夢想的苦苦堅持,對追求自我、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渴望。

“要強”對女人意味著什麼?對職場媽媽又意味著什麼?

29歲的簡妮是職場“白骨精”,靠多年奮鬥當上外企的客戶經理,然後她有寶寶了,也有了所有職場媽媽共同的煩惱——忙不過來。

睡覺成了奢侈,上班不得安寧,時時刻刻記掛著家裡。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婆婆沒法事無鉅細地關照她們,老公又幫不上忙,很多朋友都勸她,乾脆辭職當全職媽媽得了,幹嘛這麼辛苦呢。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可是她仍然不想這麼放棄,她想要變得更好,未來讓孩子引以為豪。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生活不易,人是會漏氣的,所以才需要偶爾打打氣。哪怕一杯牛奶,一聲“加油”,都是重新起航的號角。

這樣的女人,你“養”不起

像簡妮這樣,“要強”意味著忙,意味著疲憊。

但同時,“要強”也意味著能力,意味著尊重,意味著榜樣。

沒有任何人,能夠堂而皇之地剝奪一個女人的事業和夢想,丈夫不能、孩子也不能。簡妮不僅要強,還要人格獨立與社會價值。

一個媽媽首先是她自己,然後才是一個媽媽。

即使在追求自我和陪伴孩子之間,每天都要糾結一百次,但獲得尊重,獲得成就感的要強本能,讓她們在家庭和職場間找平衡。

要強不是女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生活的動力,是刻在骨子裡向上的自然力量。

正如推出這則短片的蒙牛品牌主張:自然力量,天生要強。匯聚自然營養,幫助每一個天生要強的人,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成就更強。

想贏不丟臉,連夢都不敢做才算弱,正在家庭和職場發光的媽媽們讓所有人見證了天生要強的自然力量。如果你是一位職場媽媽,有人問你:

“好勝心這麼強你活得不累嗎?”

那麼直接回答他:“抱歉,我不是非贏不可,我是天生要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