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晉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城不像城,鄉不像鄉”,這曾經是外地人對晉江的戲謔之語。農村工業化早早興盛,也留下了城市化滯後的發展短板。

直面痛點,晉江決心要改變“特大鎮”的舊貌。當地投入千億資金,改造16個片區,拆遷一千多萬平方米,短短几年,晉江城市快速“長大”。

但晉江市委、市政府沒有把小城鎮建設看成是簡單的造城運動,在“晉江經驗”的指導下,這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既有城的氣度,也有鄉的溫度。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高樓掩映下,晉江拿出126畝“黃金寶地”,保留了五店市傳統街區。

紅磚厝、燕尾脊、馬鞍牆,這裡有明清、民國至現代的閩南民居等特色建築近百座,穿梭其中,不時傳來的南音唱腔,讓幾代晉江人找到這個老地方和那些舊時光。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作為民營經濟先發地區,晉江城鎮化的難點不是建城,而是守鄉。2010年被晉江定位為“城市建設年”,這一年,晉江市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的第一份公函,卻是給了晉江市博物館,請他們對片區內的文物、歷史建築進行普查。其中特別提到五店市。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拆?還是留?

一百多畝的地,地價算起來就約六個億,如果再修,政府還要拿出四個億,這一進一出,就是十個億的資金。8年前,這對於一個縣級市來說並不容易。

五店市之於晉江,就是發源的地方,相傳最早晉江青陽街只有5間店面,天長日久,“五店市”這個名稱就流傳下來,但隨著城市的發展,曾經繁華的街市,慢慢退化成幾座破敗的老房,如果不是這次舊城改造,“五店市”很難重回晉江人的視野。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從鄉土到人文,從素質到氣質,晉江正重塑城市的根與魂,以涵口村等10個古建築群為重點,保留修繕6500多棟特色建築單體,一個萬畝鄉村保護項目正在進行專家規劃,改變是為了留住鄉愁,也留住人心。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在晉江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上百萬的新晉江人對這座城市來說不可或缺。“留人”一直是晉江發展中永恆的課題。

“來了都是晉江人,在晉江就是一家人”

晉江在全國率先推行“居住證”制度,為百萬外來工提供30項市民待遇;

探路晉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在全國率先實現異地高考;

探路晉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向企業員工提供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人才房等保障性住房。

探路晉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現在晉江每年都要將65%以上的市財政投入到提升民生福祉的領域,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7個民生體系中繼續探索更有“溫度”的改革。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本地人留戀,外地人嚮往,更多人可託付終身,晉江這座城市把平等、包容的魅力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點擊視頻,觀看報道《探路晉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探路晋江——致敬改革者丨共享一座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