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羣運營?

star復甦


2018年,社群漸漸又有了復甦的跡象,
經歷了2015年的大爆發,2016年和2017年的沉寂,現在運營社群的你是不是更加理性了呢?

其實正是因為社群在2015年的大爆發,使企業都一窩蜂的去做社群,完全沒有思考為何要做社群,做爛了口碑,導致用戶對社群已經免疫。想做好社群並不簡單,特別是前期要思考許多問題,今天辦辦學苑就告訴大家,做社群,你要思考的3個問題。

一、 做社群的目的

1. 獲客成本高
相比傳統的付費推廣,從獲得流量,到電話邀約或策略轉化,整個週期的獲客成本還是很高的,所以社群營銷的成本會低很多。
2. 內容雜亂

互聯網時代,網上信息良莠不齊,用戶很難看到你的內容,而社群能聚集到目標人群,更容易將自己的內容脫穎而出。

3. 誰都能做社群嗎

並不是所有產品都能做社群的,只要有過硬的產品和內容,社群更容易產生粘性。

二、 社群的作用及要點

1. 社群可以牽線搭橋
社群聚集的是對你的產品或者內容感興趣的人,所以社群裡討論的話題就是你的產品,這樣還能實行口碑營銷。而且社群中你可以直接知道用戶需求,更高效的與用戶溝通。
2. 建立社群前先明確目的
建群之前要先思考許多問題,後面才會有方向。首先你要明確社群的價值是什麼?能為群內成員提供什麼?你的社群又能為你的產品或品牌帶來什麼?
3. 瞭解群主的責任什麼?
群主責任重大,是社群內的KOL,必須建立一定的話語權,掌握輿論導向,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於產品。
4. 群並不是越多越好
千萬不要認為群越多越好,當你不能把控好每個群的動態的時候,社群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三、怎麼運營社群

1. 思考定位
你希望這個社群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聚集哪些人?你該如何去運營這個社群呢?
2. 捕捉目標用戶
當你明確了社群定位之後,你也就能明確了自己的目標群體需求是什麼,然後根據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和資源,但是當社群成員多了之後,就需要全面瞭解目標人群,細化需求。
3. 宣傳推廣
宣傳推廣的渠道有很多,例如:公眾號、QQ群、貼吧、知乎等等,但是要注意的是,儘量找那些與產品調性相符的渠道。
4.社群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用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都合適。社群規則其實沒有太多的束縛,只需讓人明白這個群幹什麼的,群裡有啥,不能做什麼,群主的聯繫方式。
5.社群結構
社群中的人群也有不同的屬性,一般將社群成員分成6類,負責人(社群日常的管理,群成員的維護都靠組織者來負責,也會是群裡比較活躍的人)、答疑解惑者(會經常發言,也能為大家答疑解惑,有一定的權威和話語權)、活躍氣氛者(能夠活躍群內的氣氛,也不介意被調侃,能夠輕鬆面對群內任何信息的人)、提問的人(小白,會經常提問,請求大家幫助)、不同意見的人(對群規或對群內消息動態不滿意的人而提議的人)、潛水的人(大部分情況不冒泡,偶爾說一句話)
以下是本文的完整腦圖,有需要的夥伴可以收藏!

辦辦學苑


本人曾經做過教育類上市公司的微信公眾號運營,從0到1,也做過不少家長的QQ群,微信社群,從0到1,後面獻醜啦。

關於社群運營,我打算分三個週期來說。1、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來搭建社群,群數量、群規模、群名稱、群定位,這些要素都需要提前規劃好。群規模並非越大越好,還是要根據群定位來設定,群數量可以逐步增加,群名稱(特指QQ群)注意抓準關鍵詞,便於新用戶查找。社群剛創建時,要及時審核進群成員信息,並且做好迎新互動(給人以歸屬感),在群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活躍群氣氛。當群成員有了一定規模後,每天設置2-3個時間點用來統一審核進群信息即可。

每一個群成員都是拉新渠道,當群有了一定活躍度後,運營人員可以主動在群裡號召大家介紹盆友加群或者直接拉好友進群,這個度要自己把握好,否則會引起群友反感,得不償失哦。

2、中期。社群規模有了,社群數量也有了,那就該重點提升社群活躍度啦,只有社群活了,才有可能轉化(變現)。運營人員畢竟精力有限,1人維護多群分身乏術,搞不好還會串群,那就尷尬了,這個時候就要挖掘核心用戶幫忙管理社群啦,其實在建群初期就要留意核心用戶人選,如果你有中意的用戶,就主動出擊,一回生二回熟,聊著聊著就成為你的核心用戶啦。針對核心用戶,單獨建立小社群,一來方便大家及時溝通群管理工作,二來給予核心用戶尊貴感,三來供大家深入交流。

3、後期。到了這個階段,沒有特殊情況,運營者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那些事啦,這裡我就不囉嗦啦,祝大家社群火到爆,刷屏刷不停!

從社群建立之日起,運營者就要抱有服務的心態來維護社群,想要從用戶身上獲取資源,先要給予用戶資源。

更多經驗交流,歡迎關注我們,與我們交流,謝謝。


姑婆那些事兒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生命的樂趣,就是在於每天每時每刻都不可逆。

三石會的12月,算得上是匆忙而又充實的。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與認可。特別是中旬在北京大熊老師的年會上,我們終於在社群領域,佔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12月的關於三石會2017的納新,我們依舊繼續推進。雖說不是十分火爆,但也穩紮穩打,光2016的續費會員也有50來個,後期肯定還會有更多續費會員。這是對於我們16年社群工作的肯定,當然更是一份支持。

社群招新的難度遠遠小於續費的難度。大家相處一年,基本也是知根知底,有沒有進步,是否學到東西,得到成長,這些都決定了老會員是否續費。試想,如果我們做得一塌糊塗,老會員又怎麼可能繼續續費?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12月8日啟動了三石會旗下另外一個社群—膜法會護膚社群。大家都知道,三石會旗下之前是有另外一個輕虹減肥社群的,從五月運營至今,我們也是按部就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膜法會是一個全新領域,我們獨創的社群模式,一次付費,終身免費使用。這個對於很多女性朋友來說,也足夠有吸引力。加之這款產品是由薛之謙代言,所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們的品牌曝光度。好的產品品質,完善的商業模式,走心的社群服務。相信膜法會,也即將成為三石會另一大社群品牌。

而輕虹減肥社群,因為有了前面幾個月的系統鋪墊,現在基本也是屬於自運營的狀態。準群主帶領會員自主減肥,會員主動打卡,彼此互相監督,減肥也變得輕鬆容易得多了。

雖然總體人數上沒有大幅增長,因為冬天其實是減肥的淡季,但總體人數也有800名之多,換言之,我們幫助了近千名受肥胖困擾的小夥伴解除了痛苦。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可以說得上是功德無量。

這個月,最最最重要的應數17--19號在北京參加大熊老師年會以及三石會北京線下聚會了。在年會上,三石會作為今年社群領域後起之秀,被認定為大熊老師社群電商逆襲聯盟的創始會員社群,另外我們所運營的輕虹減肥社群也獲得了最具潛力社群獎。

這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份鼓勵。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們在社群領域所作出的價值和貢獻。與此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不管在任何領域,只要深耕細作,總會有發光發熱的時候。

除了參加大熊老師年會之外,我們也在北京舉行了一次專屬於我們三石會的線下聚會。如果說之前我們都是線上交流居多的話,以後的我們將會線上線下並重。

通過成都,重慶,上海,北京以及其他城市小夥伴自發組織的線下聚會,我們一致認為,線下的社交比線上更真實,也更具價值。線上一年,不如線下一時。故此,以後只要有機會和時間,我們都將給到更多可以讓大家聚會的機會。

總的來說,三石會的12月,是收穫的一月。但我們的目標也絕非如此。對於新的一年,我們早已有了自己的規劃。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完美結束2016,迎接全新的2017。


我是磊少


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曾說“互聯網+”的本質是重構供需:供給方充分利用原有的閒散資源,挖掘需求潛力,從而創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交換場景。非互聯網企業在“+”上社群后,建立了一種新的供需模式,將產品與特定客戶進行精準連接,提高了供需兩端的效率。如果說,簡單的“互聯網+”是把一根網線拉進了實體空間,擴大商品的銷售渠道,改善存量。那麼,“社群+”則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創造需求,實現供給量和需求量兩端的增加。“社群+”模式給商家指出了一種定位客戶的“捷徑”,同時也為傳統企業完成互聯網轉型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如何做好社群運營?這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不敢說怎麼做就一定能保證社群做的很好,只是這些共性的問題值得社群運營者參考。以下所說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首先,我們要知道社群運營有四個階段:設計——運營——維護——變現。

運營初期,判定是不是社群有三個條件和五個要素,同樣也是社群運營需要注意的細節。

社群的三個條件:

1.成員擁有一致的價值觀、使命或者目標;例如現在有很多的學習交流的社群,這些社群的成員的目標是為了學習知識,因為學習知識他們聚合到了一個社群。

2.社群要有社群組織,組織是由穩定群體結構的一群人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這個群體結構要有一群人,包括管理、秘書、運營等成員,而且這一群人要在一起相互協作。

3.社群要有明確的規則要建立社群的制度保障或者獎勵機制,例如准入門檻以及踢出群的規則,活動的規則與日常管理規則。,大家都是因同好,同向來到這裡共同去做一件事。沒有制度的維護和遊戲式的獎勵機制,很難保證社群積極性。

社群的五個要素:

1.同好價值:同好就是你對某一個事物的共同的認可或者行為。例如:產品型社群——蘋果俱樂部,興趣型社群——美妝,對某種情感依賴的社群——校友會;社交需求社群——文案俱樂部。這些社群的成員公共的喜好聚集在了一個社群裡面。

2.內容的輸出

社群的重點不是單純的黏住用戶就可以,而是要注重內容的沉澱和輸出。很多人肯定會產生疑問:我們建立社群不就是為了黏住用戶嗎?這種想法是比較膚淺的。我們要知道,大家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用戶在你的社群花費的時間越多,他花費在其他事情上的時間就會越少少。當用戶花費的時間不能再與你的社群所輸出的價值相匹配,也就是說你能夠帶給他的價值遠不值得他付出那麼多時間時,用戶肯定會考慮放棄你這個社群。所以說一個優秀的社群是能不斷輸出優質的內容來直擊用戶內心解決其痛點需求,也是讓用戶感覺到舒服的社群。這也是運營一個社群的核心所在。

3.組織文化:一個社群的組織文化如果足夠優秀便能把社群的成員緊緊凝聚在一起。例如阿里巴巴的文化是:“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巴巴的價值觀是客戶第一;就是這樣足夠優秀的文化支撐著阿里巴巴的不斷創新、進步、做大、做強。

4.組織結構:這個可以理解為公司組織結構,必須要有CEO、總經理、市場總監,部門負責人等等,其實社群也是如此,組織結構,它直接決定了社群的存活。為什麼很多社群很快就走向沉寂,就是因為在最初沒有對社群的結構進行有效的規劃,這裡的結構包括:成員、載體、原則、管理。這四個結構做的越細化,相對的社群也就活的越長。

5.社群的生長和裂變:社群是不斷髮展與成長的,例如著名的“邏輯思維”從最開始只有59秒的語音到現在的“得道”,語音放在了第二條,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是因為用戶的需求也是不斷地變化的,所以這就迫使你的社群不得不做出改變,走上成長的過程。同時社群也是需要裂變的,需要不斷地細分用戶。舉個例子,很多人喜歡運動,因此加入了運動社群,但是每個人喜歡的運動項目又不一樣,所以當一群人在社群裡面討論籃球時,那些喜歡足球、排球、羽毛球的人很可能不會發言;但當你把群裂變為各種類型運動項目的社群時,這些人有的共同語言,他們肯定也會快速的活躍起來。

最後多說一點,要注意與用戶關係的維繫。

社群發展到一定程度,產品及其相關的內容要變為流量的入口,而社群變為關係的沉澱池,社群是作為打造與用戶關係的立體化或遞進、養熟的工具。從路人變熟人,從熟人變兄弟。人都是有依賴感的,如果你的社群能夠給成員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對其有一定的情感關懷。又或者說你的社群夠有力量,能給你的社群成員提供合理的保障或支撐,那麼很自然的他會對你這個社群形成一定的依賴感和歸屬感,甚至有可能用戶會因為他是這個社群的一員而自豪。


泛娛記


運營好社群可以從提升社群價值方面入手,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1、設置不能太低的群門檻

主要目的是篩選出有共同目標的人群,人群一精準,社群目標一統一,對後期社群運營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2、群主貢獻高價值學習資料

最好社群主有某一方面的特長,也就是有某一方面的絕活,分享出來以後可以發動群成員去實踐落實!因為沒有實際操作的分享學習等於零!

3、定期組織群成員分享實戰經驗

通過此動作可以拉近群成員之間的距離,形成高互動社群,而且是圍繞一個目標,這樣的社群價值也才越大!

4、打造社群榜樣

最好從有實際操作的社群成員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社群成員進行重點宣傳,打造成為社群榜樣,這樣可以在無形中持續帶動成員不斷執行!

希望瑤哥的原創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這裡只簡單說一下,具體如何來落實這幾點可以關注瑤哥頭條號,查看昨天瑤哥寫的一篇實戰性文章,裡面有具體案例,以及把0價值的社群提升到100分的價值性社群!

我是今日頭條唐瑤:從0開始學習社群營銷知識,並持續輸出價值,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的成長快10被以上。

瑤哥的目標:未來3個月在頭條持續原創分享100篇社群學習文章,原創回答100個社群相關問答!歡迎持續關注瑤哥今日頭條號,點擊瑤哥頭像即可關注,見證瑤哥的學習成長之路!


四川唐瑤


產品人基礎運營,3點社群運營技能

產品人在工作中需要為對接的側面不同,針對的瞭解度需要去傾向對象。我們在與設計對接工作中,需要了解結構的設計美學,另外基礎的運營知識也是同樣是需要的。在做產品分享後隨著產品朋友的增多,自己也在管理一些產品中的社群,有微信、QQ。基於平臺的不同,不同的社群其定義的屬性也不同。通過適當的社群運營方法將社群中從孵化、到社群迭代,最終成為社群用戶2年都沒有一個主動離開的社群?

相信你也同感受,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參與或創建過很多社群,如何有效的將社群的日常管理成為運營的基本流程?如果說一個社群就是一個產品,那如何做好該社群的流量運營、用戶運營、甚至是渠道運營?

以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們社群為例

社群定義與目標用戶.

首先試想下,你在學校或在街上參加一個掃碼進入社群即可領取禮品或得到相關福利。你覺得這個是社群嗎?社群在於平臺上,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群體體系。什麼是群體?

群體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圍繞著共同的目標,在行為上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規範和準則、在心理上相互影響,具有一定結構 的個體的集合體。

一個是共同目的、一個是規則、一個是結構

那上面提的例子就不是社群,只是一堆人。有點像在超市裡排隊中一個一個排隊的隊列。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聯繫,除了廣告與隨便扯蛋。

一個社群是有一群共同定位的用戶、有一定的規則、社群的明確組織結構。在這樣的狀態下,才會稱之為社群,也就是我所舉例的”產品“。這樣的社群才可以有可以運營的說法。

在我的產品群中,以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群裡為例,這是今天的一條就廣告的內容進行的刪除。在這個社群裡,我繼續以定位、結構、共同目標來說明。

在建立該社群的前提條件是我通過產品的分享認識了對產品學習有需求的產品朋友。建立在有產品學習與擴展人脈的需求下,一個帶有產品經理定位的社群就這樣建立起來。

內容的不斷循環與加入門檻

一個好的社群會有好的價值,不管是商業還是流量.

社群的建立在基礎的產品人加入後,後續加群的朋友就不是那麼流暢了。可以簡單的說不是那麼容易。在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群中,要麼是我的產品朋友要麼是1-3年的產品人,並且能夠明確的在職、或從事產品工作的審核。加群的格式為:職位-地區-名稱,雖然是簡單的一個格式,但是一旦不給予群主說明都將無法入群。

雖然這樣做,可能會有有大量的產品新人或其他同學無法入群,但對於我來說我需要的是產品圈的那些朋友。入群的朋友也需要群裡能夠提供的是產品中的內容交流。為此更加高的門檻讓這個社群用戶更加精準。

進入用戶群定位與入群門檻要求好了,那如何保證社群的增長、多大的規模才是一個社群的合理人數?

第一個問題就是牽涉到做好以這個社群為例的渠道運營。一個社群的加入方式按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為例有2個大的方向。

口碑傳播的加入方式是一個社群在正式運營後好的表現。按照產品的說法,這是產品正向留住用戶的表現。在這裡用戶滿足了產品學習的需求,並且願意將該產品社群介紹給其他用戶。

外部加入的方式有固定現場加入的方式與各地通過內容散播留下社群的方式和入口、當然還有廣告加入的方式也是類似。但廣告的人群就不會精準,針對於社群的加入廣告加入是建議別採用。

現場加入的方式可能是以線下產品分享活動或線上產品直播等,社群的加入是一種高成本、效率高、社群衰退期短的方式。通過這樣的入群方式,脫了現場活動或線上直播後,用戶將會進入快速衰退期。

但通過外部鏈接內容入口,因為這樣是間接流量,是通過剖取平臺的流量。轉化時間與轉化週期都會比上面的方式低。但這樣的方式有一個好處,內容會一直在平臺上,入口一直存在。現在平臺中針對這類內容都有用戶點贊、評論、喜歡與不喜歡。好的內容、高質量的內容、被用戶點贊內容都會排名在前,這樣流量入口一直存在,成本相對活動來說低的多,並且因為內容、平臺的原因,獲取入群的用戶也是相對精準的。

現在的社群都是在500人限制,例如【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社群中,為了避免信息爆炸,每個人產生信息量的數量與社群人數呈現指數增長。

最佳的社群人數我在產品中要求限制200人,超過200人後就會考慮建立新的社群,在產品人這樣的用戶群體,工作日、週末、晚上與白天的消息量是明顯的有起伏變化。為此在這樣的群體選擇200人左右的社群是相對經過時間檢驗信息量能夠滿足消費的規模。

社群的職位與階級管理

不要用請、您好、麻煩.

在一個社群中,群主是最為高階級的用戶,你需要對群的規則、群裡的用戶進行管控和任命。在社群建立初期你需要對初始用戶建立合適的社群職責和社群的規則。不要小看剛開始的幾個人零零星星的人數,他們可以說是你的種子用戶。在這期之初你需要將這個社群的規則、和本社群的目標、與入群的要求等都統一說出。

在社群中,用戶加入後的必備歡迎方式是老用戶的激活。除了按照社群規則中的內容輸出,滿足有需求的用戶在社群中繼續活躍。注意這裡的活躍不是指在群裡發廣告、一天隨便扯蛋一些垃圾信息。而是值有效內容的輸出,按照社群的規則和社群的定位去滿足社群用戶需求的內容。活躍的用戶往往需要繼續被表揚或激勵,在【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們】社群中,這樣的社群已經建立了2年,沒有一個人主動離開。除開期間一些廣告商家或發違規信息的用戶外,整個社群的人數增長維持在200人內。

在這樣的社群中,你不是為了服務他們而存在的管家,社群中的存在需要以感情來維護。每逢節假日、每逢週末、每天社群中有些工作中引起的一些感情共鳴都可以成為社群成員感情維護的基礎和方式。

在社群中建立自己的為威信力是一個社群建立者其次要做的事,通過感情基礎,社群中的問題以外或對社群中需要進行管控的內容群主的威信力是整個社群在出現上述節點中的管控,並且你的話語或活躍直接影響了整個社群的內容走向

在社群中我以每日產品話題的方式,提出自己對每日以產品話題的見解。在這樣以產品內容輸出的社群中,威信力同樣也要建立在群主自身內容輸出上。對一些好的內容、高質量的內容進行引薦和分享。讓社群用戶真實的得到學習價值,也是建立威信力的一種方式。

社群的價值

流量的入口

好的社群就有好的用戶,不管是kol 用戶還是普通用戶,普通用戶積極活躍可能有挖掘的潛力、kol可能能夠帶來更多新的普通用戶,試問這樣的用戶聚集在一起的社群,能沒有價值嗎?但針對產品社群來說其用戶最好的方式是產品圈人脈、產品學習交流、產品進階。這樣的學習社群或行業社群,商業價值相對來說就更加精準。舉個列子,產品經理的需求供應商短信、接口、系統等商務人員都會尋找這樣的社群入手。尋找好的商機,這也是作為社群管理者或相應負責社群內容監督的同學需要注意的。及時對入群人員審核,防止是批量加入、廣告加入等。尤其在這樣的內容或用戶加入後,會嚴重影響社群用戶體驗。

曾經遇到過一個場景,一個用戶加入社群后將社群中每個人都加了一遍直到用戶告訴群管理者才發現該用戶的惡意行為。為此可見一個社群的商業價值或流量價值也是因用戶群體的精準而非常有價值的


kevin1改變世界的點滴


現在,在百度隨手一搜關鍵詞“社群”,就會出來各種社群思維、社群營銷、社群運營、社群XX、關係型社群、產品型社群等等的術語。

我們來打個比方,比如你是一個賣美妝產品的,對美妝很有研究,你建了一個討論美妝的微信群,你們每天都在討論有什麼好用的化妝品,時下最流行的妝容是什麼。你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大家非常喜歡聽你講美妝,那麼你在這些社群賣賣你的產品,每天賺個萬八千也很正常,並且還能為你節省店面成本,這就是社群思維。

對於商業來說,社群完全可以讓你跳出傳統的競爭模式,獲得一種全新的盈利方式。

最近,一位朋友就通過他的核心用戶組織了一個四川地區B2B用戶的VIP用戶社群,為社群裡面的用戶提供有別於網站本身活動的價格優惠的產品,通過社群的運營,一個月組織了4次活動,完成了33W的銷售額。

在做社群營銷的人有很多,其中就有一個最近幾年大家聽得比較多而名字——羅振宇,或許說羅輯思維大家更熟悉一點。

根據羅輯思維完成的B輪融資,估值高達13.2億,而其最大的價值,就是構建了一個頂級的微信社群,這個超高的數字不僅僅意味這羅輯思維的價值,同時也傳達了一個信號:社群的春天已經來到。

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社群我也建了,還指派了人專門管理,為什麼我的社群就半死不活,跟個擺設一樣呢?更別談什麼增長銷售業績了。

手把手指導60家企業搭建社群,培訓累計超過26000個小時,輔導了300餘家企業的商越終端零售管理訓練機構首席顧問及培訓專家陳待忠老師說了,跟風玩社群沒有用,重要的是要學會怎麼玩。


1、學會定位,包括用戶定位和產品定位

對社群進行精準定位是利用社群增加銷售額的首要條件,社群與用戶的匹配度越高,用戶在群內的歸屬感越強,越容易與社群的運營人員產生有效的互動。定位對了,粉絲才會忠誠,才會對社群有信仰,這也是今後銷售的基礎。

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

目標用戶定位。比如羅輯思維的用戶主要是85後“愛讀書的人”,這群人有個共性,就是熱愛知識類產品,羅輯思維的會員加入要交200元和1200元的會員費,這樣就能確保會員能真正付出行動,實現轉化。

在創建社群之前,你要先考慮清楚,你的社群用戶是誰?其中的核心用戶又是誰?用戶之間是不是用什麼共同點,可以產生共鳴?目標用戶是不是認同你的產品?他們的購買力怎麼樣?哪些用戶會對你的產品有購買意向,或者可以發展成有購買意向的用戶?

其次要做的就是進行主打產品定位。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要想把每一個產品推廣到極致,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產品的同質化非常嚴重,這種做法只會加速失敗。

我們要做的就是對主打產品進行定位,讓產品的特性符合社群用戶的共性需求,將這個戳中用戶痛點的產品特性提煉成賣點來吸引用戶的購買。


2、以社交為前提,通過互動,拉近跟用戶的距離

很多人在社群內做營銷是怎麼做的呢?直接在社群內打廣告,告訴用戶產品的優勢、性能、特點、價格等等,通過長時間、高頻率發廣告的方式,讓用戶記住,從而實現銷售轉化。

是不是覺得又生硬,又冷冰冰,很令人反感?用戶購買產品的行為背後一定是有信任支撐的,而這種生硬的營銷模式完全無法提高用戶的信任度。

社群的一個尤其明顯的特徵就是具備社交屬性,這也為直接面對終端用戶,跟用戶實時互動溝通提供了支持。

我們可以通過社群為用戶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比如買育兒產品的,可以為用戶提供育兒知識,賣傢俱的可以提供傢俱的保養知識和室內搭配的知識等等。

小米在開發MIUI的時候,就通過社群讓米粉參與其中,提出建議和要求,由工程師改進,小米從領導到員工都能在社群跟米粉持續對話,時刻解決問題,這樣的互動極大地提高了用戶的參與感和忠誠度。

通過類似這種分享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保持跟用戶有效的頻繁互動,可以跟用戶加強情感的聯繫,提高用戶的信任感和忠誠度,最終實現銷售。


3、打造社群線上線下的立體運營

還是以羅輯思維為例,羅輯思維曾經舉辦過不少線下的活動,比如“愛的抱抱”、“霸王餐”遊戲等等。線下的互動比起線上更能激發人與人之間的聯合。

在傳遞信息的豐富程度上,你應該有這樣的體驗:文字不如語音,語音不如視頻,視頻不如見面。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無論組織多少次線上的社群分享,不如一次線下社群活動的互動性更強。並且,對於社群成員來說,在投入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上,明顯線下活動更多,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越有利於社群成員的粘性和沉澱

社群的時代早已來臨,讓你跳出傳統的競爭模式!


單仁Charles


第一,明白社群的定位首先要肯定定位,那就要明白這款社群的目的用戶和中心優勢。一個社群假如沒有一個明白的定位,就讓用戶找不到歸屬感,增強了社區的活動性,便無法有效沉澱用戶。第二,肯定用戶的需求並滿足大局部用戶的需求假如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你能夠經過坑蒙拐騙的方式吸收他們過來;發現真相之後, 他們隨時能夠分開。但是你又不能滿足一切人的需求。所以,要依據用戶的詳細狀況來運營。第三,將用戶停止分級,培育中心用戶依照金字塔模型,位於最上方的用戶,是最少的,但是也是我們的中心的用戶。這局部用戶通常會添加微信, 或者在微信群,在公眾平臺的後臺留言。這些人不只用了這個平臺,還會想方法協助我,讓平臺開展的更好;他們就是口碑傳播的節點,也是活潑整個群體的主要人群。第四,引導用戶產出優質內容明白產品的賣點和中心優勢之後,就把一些比擬好的內容放在用戶比擬容易發現的板塊。這時就能夠找一些圈內好友(也可請水軍)幫助灌水,並請一些業內專業度較深,比擬有共同見解的資深人士幫助製造內容帶動。例如社群寶是由企業帶動的,那麼前期的迸發無妨應用一些所謂的“明星效應”。第五,雙向提升社區活潑度與用戶沉澱社區有了一局部用戶以後,除了需求不時的發明優質內容,還需求提升社區活潑度,沉澱用戶,讓越來越多的用戶變成忠適用戶。另外還要避免社區產生一些“看 客”,即只看看,不說話的用戶,由於這種用戶一旦構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屬於“殭屍粉”一類,社區活潑度也得不到很好的進步,那麼就需求在用戶沉澱的同 時,要提升社區活潑度。第六,管理你的社群能夠直接收理社群,當然更便當的是用一些輔助的社群管理軟件。比方昀魔方,基於挪動端的社群管理APP。 不但能夠將線下人脈導入線上,智能晉級管理形式,更是突破傳統社群的單一信息傳送構造,多元化銜接信息資源,以共享醞釀互利,完成社群經濟的價值落地。不只如此,昀魔方還著力於促進圈層化的互動,以商圈引薦為載體,開展圈層鏈,搭建外部資源的對接窗口,真正意義上突破社群管理的信息壁壘,完成經濟價值的最大化。昀魔方聚焦於以商協會、社團組織、企業傢俱樂部等為代表的商業社群,目的定位十分精準,更有利於傳統商協會等組織的轉型晉級。

媽媽嗨淘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社群撲面而來。有的社群生命力旺盛,一直持續不斷;但大部分社群只是剛組建時比較火,幾天後也就成了死群了。而在當今這個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核心能力,就是社群運營能力,我也做了一年多社群運營,簡單談一談我的經驗。

社群的核心是人。這個人指的是社群成員。我們每建一個社群,都有一定的目的,而關於社群成員的選擇,應該根據我們社群的類型而選擇,而不是漫無目的的隨意添加。我們在學校之前建了一個求職群,主要用於發佈周邊學校宣講會、500強名企實習招聘信息及職場乾貨。一開始,對於群成員的選擇就沒有進行精準定位,大一到大四的學生,全都拉到了群裡。每天發佈信息,反饋不是太好,而且很多人在裡面打廣告、閒聊,影響了整個群的氛圍。後來我們改進了思路,新建的求職群有針對的拉一些成員,雖然社群總人數少了,但是效果好了。大家都是一批即將步入職場的學生,彼此之間有相同的話題,形成了良好的群氛圍。所以說,做社群一定要進行精準定位,找準目標群體,才能構建良好的社群。

除了目標群體的選擇,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即是群內容。用戶來你這個群,看的就是你群的內容。因此,社群內容的選擇一定要精益求精。社群運營者一定為用戶選擇合適的推送內容,滿足用戶需求,才能使用戶長期存留下去。

此外,社群管理者要及時回覆用戶問題,並維護好群內氛圍維護,促使社群形成一致的價值認可,才能使社群長期存留下來。

智聯校園 徐浩然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很多人做社群都只考慮到後面運營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從根本抓起,根本問題沒解決,怎麼運營都做不好社群。

首先,明確產品本身是否適合做社群;然後,再給社群一個清晰的定位;最後,再去思考怎麼運營好一個社群。

一、首先應該清楚知道這個產品是否有必要做社群?

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做社群,如果從一開始就沒認清產品性質,去做社群固然做不好。

那什麼樣的產品適合做社群呢?這裡列出了產品適合做社群的3個標準:

(1) 產品(服務)本身具有群體屬性,適合用戶一起來玩;

如跑步,羽毛球,讀書,學習;再比如釣魚,喝茶,健身等。但水果,雞蛋,枕頭,耳機等這些就不具有。

(2) 產品(服務)所屬的行業具有群聚屬性;

比如衝鋒衣,屬於戶外這個標籤,無論戶外騎行,爬山,野營都是一群人。Nike就是其中的典型,雖然賣的是鞋子,但是運動鍛鍊是群體屬性,所以NIke+社群也是業界標杆。眼鏡,餐廳,可樂就似乎比較難了。

(3) 能夠針對產品的用戶創造互動場景形成社群;

如,尿不溼/奶粉品牌針對媽媽群體,組建育兒社群,容易聚集媽媽群體。

海爾互聯網冰箱“馨廚”就是典型的案例,它革命傳統冰箱功能,融入互聯網,一臺冰箱擁有影音娛樂,天氣查詢,美食菜譜,食材超市功能。

用戶能夠就美食,做菜的問題和經驗在APP上交流互動,微信公眾號@馨小廚 也擁有數十萬粉絲用戶。這就是通過產品功能實現用戶連接,進而營造了社群,讓廚房生活更便捷。

二、社群定位清晰垂直

社群最初定位清晰,最好相對垂直些。

比如秋葉PPT社群,就是供大家學習PPT的一個社群,這樣當大家想到PPT社群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想到秋葉PPT社群;

反之如果社群定位不清晰,涉及領域不夠垂直,久而久之群裡什麼樣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社群雜亂無章很難管理,慢慢變成廣告死群。

三、成功社群必備的5個特點

失敗的社群各有各的不幸,而成功的社群肯定有它既定的特點。不論是微信群,BBS還是APP形式存在。我認為一個成功的社群肯定是能夠可持續的實現商業目的,而要做到這樣,它自身在運營中就會具備一些共性特點。我總結了5條供大家參考。

1. 社群承載於高效的溝通互動工具上,可以是微信群,微信,APP等,關鍵是用戶使用頻率高,最願意使用的,同時可自由交流。

2.社群成員擁有共同需求,目標,興趣,愛好或屬性(地域文化等)。而不是單純依賴關係,因為有關係並不一定有話題。比如同樣是三壽的朋友,做營銷的和做土建的放在一塊,也許就沒話題了,這樣就比較難。

3.社群內一定會存在有強關係的若干的小群體。比如一個1000人社群,裡面肯定有3、5人形成的小群體,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定比另外995人要強。

4.社群內一定有組織分工,規章制度(加入/退出/處罰等),包括官方運營人員和積極會員。但不能有階層,誰比誰高貴,否則會破壞社群的公平性。

5. 成功的社群最開始建立的是群員的物理連接,未來一定是情感連接。


這5點可以作為運營社群時不斷調整的方向,一點點的去打造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