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么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和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德國的西部地區相對發達,是人才和資本集中的高地;

而德國東部則是無人問津的經濟荒地,不僅東部人自己想盡了辦法往西部去,連帶著東歐人也一定要跨過德國東部到西部去闖生活。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德國走起

雖然比之隔壁法國的巴黎一城獨大,德國的這種東西分佈不均的情況已經顯得很均衡了,但富裕的西部人還是為了東部的遲緩操碎了心。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統一後的分裂

1990年兩德正式統一。表面上看起來,兩德統一前夕,面積只有西德一半的東德,GDP以美元結算高達西德的80%,但這個數據其實有著非常大的水分。

當時的東德在蘇聯的操縱之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是固定的,而且這個固定值相當虛高。

黑市的真實匯率在固定匯率的1/4到1/10之間,也就是說其實東德的GDP總量最多也就是西德的20%。這樣糟糕的數據,還是在蘇聯老大哥的扶持下出現的。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到後來,社會主義展示櫥窗裡,也沒有東西可以展示了

而到了兩德統一快30年後的今天,兩地的經濟水平差異仍然很大。

德國東部剔除柏林以後的經濟總量,僅為德國西部的63%。同樣地,這個數據也有相當的水分。

聯邦政府為了彌補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從1995年開始徵收一種名為“團結附加稅”的新稅種,在西部原有的個稅和企業所得稅基礎上加成5.5%,支援東部生產。

如果去德國各地轉一圈,感官上的體驗會更好地印證這個數據上的差距。

前東德地區的道路又寬又平,上面卻沒有什麼車,西德擁擠的城市小道上,卻擠滿了汽車和行人。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前往東北德羅斯托克的大道上,空空如也

這樣顯著的經濟繁榮度差異,在社會發展已臻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其實並不多見。

只是因為在德國,東西兩部分的統一和友好是政治正確的主旋律,才會有這麼大張旗鼓的聯邦政府掛帥,調配資源給貧困的東部。

然而很可惜,這種努力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德國東西部之間的差異並沒有那麼容易被彌補。

以最會用腳投票的外國移民在德國內部的選擇來看。德國西部的城市獲得了全國70%以上的各國移民。

而即使是東部獲得的那30%,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由首都柏林貢獻的。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當然移民人太多也不好,當地居民會生氣的

隨著德國整合進程的加快,連東德人自己都開始往西邊跑了。

自2000年以來,前東德地區每年流失1.5%的人口,而西部則每年增加6%。

東西部的差異,實際上讓德國成為了一個靠西部拉動,整體來看半身不遂的國家。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也許需要奶一口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半身不遂的原因

要解釋德國東部半身不遂,可以找的原因當然有很多。

比如德國在戰前的三大礦產區:魯爾區、薩爾蘭和西里西亞,前兩個都位於西德,後一個在戰後則被分給了波蘭。

而且蘇聯軍隊到來之後按照慣例又對這裡拆機器運財寶,把東德薄弱的一點工業基礎也弄沒了。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蘇聯式發展模式:看到好東西趕緊拆光,裝上社會主義列車就跑路

但建設家鄉,靠的還是人才。在兩德統一30年後,德國東部經濟仍然沒有什麼起色,最可怕的原因其實是東德的人才凋敝。

從1949年到1989年,共有300萬東德人設法跑過邊境到西德謀生。

這300萬人裡,醫生、工程師、銀行家的比例高得出奇,等於是從內部掏空了東德繼續發展經濟增量的可能性。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連士兵都忍不住了,不跑一輩子都跑不掉

而且雙方的人才智力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傳統上,從19世紀開始,德國教育系統就強調研究-技工雙元教育。

有數理文學頭腦的孩子進入大學研究學術,動手能力強的孩子進入技校學手藝,兩者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相當,各得其所。

可近年來這個均勢正在被打破,越來越多的西部家長開始違逆傳統,希望孩子讀上好大學。

這讓更多人才湧入了智力密集的研發部門,提高了德國西部提高產業附加值的能力,讓這裡越來越富裕。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總理親自關心信息事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東部人卻對教育表現出了冷漠。由於聯邦政府的財政轉移非常大方,東部地區甚至出現了一批職業“等靠要”的居民。

他們最熱衷的事情是被極端黨派拉攏到街上去示威。

至於孩子的教育,則更是不關心的,只有一部分的東部家庭會鼓勵孩子好好學習,接受更高的教育,成為技術人才。

在這一點上,他們的進取心還遠遠不如那些土耳其移民家庭。

那些重視教育的家庭,也會引導孩子向西求學,或者在畢業後到西部去工作。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當然土耳其社區也很重視,傳統文化教育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教育,還是教育

這種教育理念上的差異,當然還是可以追溯到東西德被分而治之的時代。

很顯然,西德家庭有更多的資源和期望可以投入孩子的智力教育。另外,從東德翻牆而來的那些知識分子家長,也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看到了高受教育水平對生活的改觀。

在準備迎接工業信息化的德國,這種把高教育與高收入畫上等號的價值觀是正確的。這與東部的人才凋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現在人才還是沿著這條老路在遷移

教育理念上的差別,讓德國東西部之間的產業結構差距和人均收入差距越來越大。

同出一源的德國人,卻因為政治差異導致的教育理念差別,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與之相比,中國家長對教育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可是要高很多了。比如現在最受追捧的學前教育,居然是編程。

的確,在未來的信息社會,掌握程序語言,即使不從事相關的工作,也能在技能儲備上勝人一籌。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電腦體現了他們的身份

然而類似編程這樣的技能,在入門的時候是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上手,可一旦到了要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時,數學思維則是必須的。要讓孩子學好這個技能,還得佐以數學訓練。

然而說起數學……這真是大批中國家長永遠的痛,自己永遠都是教不了的……

明明出題的那個才是外星人。

德國的東西部發展這麼不平衡,這麼小的國家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